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想法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饶的南方,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 -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饶的南方,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 -

作者: 文史挥墨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13:37 被阅读0次

在历史上,由于战乱和经济等原因,发生过不少人口大迁移事件,“闯关东”就是其中之一,且为人熟知。所谓的“关”就是山海关,有的不熟悉的人可能以为,是关外东北环境太苦,东北人纷纷南下。实际上却恰恰相反,是位于“南方”的山东人去往东北求发展。

山海关是东北边境地区和中原大地间的一道关卡,清人入关后就颁布了禁令,对关东,也就是山海关东门以外的地方,实行长期封禁政策。

直到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黑龙江以北地区被俄国侵占,清政府为了保障边境土地,才解禁允许关内人前往关东。

促成闯关东情况出现,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19世纪末,中原地区人口大量饱和,山东、河北两省的矛盾更是异常突出。加上当时华北地区连年大旱导致饥荒,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选择大量涌向关东谋生。

可是既然都要背井离乡,山东人为什么不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呢,去肥沃富饶的江南,不比去严寒荒凉的东北要好?

人在极限的生存状况下,可能会头脑发昏犯错误,但强烈的求生意识之下,犯错几率大大下降。山东人选择东北,其实是明智的选择。

首先,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对于人们来说,要生存就得有地。但是山东的人口都饱和了,难道富庶的江南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吗?

所以,山东人选择了有更多荒地,并且地广人稀的东北。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能吃苦、肯耕种,就一定饿不死,土地就是希望。

还有就是,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农业生产方式也会有不同,山东人到达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还很可能水土不服。

但是前往东北的话,生活习性没有太大的改变。而且在东北地区进行耕种,只需进行开荒,继而沿用原来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最重要的一点是,东北当时刚解禁不久,这意味着广阔的平原和森林还没得到开发,林土资源十分风土。东北平原的土壤是黑土,非常肥沃,不输南方土壤。

因此,东北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闯关东的百姓善于利用,努力发掘,这样的地理环境绝对是发展优势。

人口迁徙不是小事,人文差异也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我们常说走出舒适圈,但我们最终还是为了走到舒适圈里。因此对于山东人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去往一个与家乡的生活环境更相似的地方。

但说到底,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离开家乡的土地,前往远方重新开始呢?所以一直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魄力,一直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相关文章

  • 长篇纪实文学《无水之河》第三部《老街岁月》(节选)

    【1】匆匆而来,悠然而去 1982年的开年之初,正是三九严寒深处。从四年前的初春开始,在这个富饶的东北大地之最南端...

  • 我们都是一家人

    闯关东需要点手艺 民国年间,时局动荡不定,很多山东人为了混口饱饭,纷纷流入东北闯荡。“闯关东”可不是容易的事,你得...

  • 东北权氏。山东人?朝鲜人?

    闯关东大移民,有多少山东人成了东北人?他们受了多少磨难? 据考证,东北现有的权氏族人无非两支来源,一是山东迁民,或...

  • 春风十里任你享

    闯关东,满清时,山东人民混不下去了,往东北迁移,尽管政府有禁令,但生存第一,谁也顾了了,纷纷往大东北去。 一去,就...

  • 最难忘家乡的青苞米

    过去,在东北,青苞米是主食。 解放前,南方人闯关东,都往东北跑,因为北大荒就是北大仓。北大仓,粮食吃不尽。 东北是...

  • 东北农村你不知道的秘密(二)

    今天的东北人,大多数都是当年闯关东过来的。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闯关东的家族,据说是因为狐仙保佑,昌盛到了如今。 ...

  • 农村变脸术

    东北农村,男人开始变脸了。 农村不再是富饶之地。战乱,1931年,日本开始攻打东北军。波及面积之广,百姓无不流离失...

  • 言传身教是最宝贵、最真切的的家风家训

    爸妈是传统的山东人,老爸是个退伍军人。他没有像电视剧闯关东那样去东北闯荡,而是响应部队号召来到了大西北新疆。老妈是...

  • 这渐行渐远的人生

    我出生的地方叫曲家屯,我的父母都是山东人,闯关东来到这里,所以说,我们这一代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据说最早拖家带口到...

  • 东北民俗||年俗之三:祭祖先、拜长辈

    生活在东北的人,多数是闯关东过来的。想当年太爷爷一辈或是更上一辈,领着妻儿,挑着挑子奔向东北求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饶的南方,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fj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