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
苕木匠读《周易》(8):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苕木匠读《周易》(8):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作者: 苕木匠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09:28 被阅读20次

    苕木匠读《周易》(8):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首著名的“七步诗”,相传是曹操的三子曹植被兄长相逼时所写。

    曹操一共有四个孩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中曹植的文学造诣最高,也深得曹操宠爱,曾有心立他为太子,也因此在身边聚拢了一帮追随的辅佐人才,如丁仪、丁讷、杨修等。由此,曹植一直为其哥哥曹丕所嫉恨,想除之而后快,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和理由。后来因曹丕不拘小节而失宠于曹操,加之大臣们极力反对废长立幼,所以还是曹丕被立为太子,继承了王位,成了魏朝的开国皇帝。但他的杀心仍然未去,并在上台之前就借父亲的手杀了当时的太尉杨彪之子杨修,自己上台后又首先灭了丁仪、丁讷兄弟,最后准备找曹植的茬。一天上朝时,曹丕命曹植在七步内作一首诗出来,否则要他的命,曹植就作了这首诗。正是这首诗,曹丕没有再死命相逼,而只是给了他几双小鞋穿。当然,这故事不见于正史,或许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看曹操父子不顺眼,添油加醋后写出来埋汰他们老曹家的。呵呵。

    咱们言归正传,来继续看周公他们兄弟打架。那可是真实版的“相煎太急”。

    十二、逆我者亡

    写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说一下当时的力量格局了。

    周朝当时的权力制度是王下面为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他们对天子负责,是朝政的制定者、天子的保卫者和王令的传达者。三公之下是冢宰,也即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是王命的执行者、天子的大管家。太宰下面是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百官。

    成王即位时,他的外公姜子牙为太师,是王室的智囊。周族的家族领袖、地头蛇召公为太保,是王室的盔甲。周公为太傅兼太宰,掌管着朝廷的行政权。

    周公摄政后,各怀心思的周族权力集团被明显地分为三派:

    一是以周公为中心,主要由行政官员及忠于周公的诸侯国组成的权力集团;

    二是以成王为中心,由召公、姜太公所领导的周王室及外戚的势力集团;

    三是由管叔、蔡叔、霍叔等武王众兄弟、成王众叔组成的外围军事集团。

    周公要篡夺王权。召公及姜太公要为成王保护王权。三叔不服周公的篡权。一时间这个新生的政权上空乌云密布、雷声振天。

    周公的篡权要想成功,就必须清除掉另两个集团的中心人物成王和管叔。两人比较,掌握兵权的管叔对周公的威胁更大,也更容易拿下。所以周公摄政后,首先就将矛头指向管叔鲜,要拿他开刀以除后患。

    兄弟相杀,外人不愿插手,弄不好就会左右不是人啊,所以周公对诸侯的调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说服他们,他做了两件事使其行为合法:一是向成王借旗帜﹔二是给管叔安罪名。

    他先说服姜太公和召公,同意其打着成王的旗帜去平叛。两公也同意了。不是相信周公摄政的诚意,而是权益之计。因为强权之下不得不借。也可能有坐山观虎斗的心理吧。

    周公借到王旗后,还得借武庚、淮夷等周族敌人的名。只有将管、蔡的不满上升到投敌叛国的高度,才能使周公的征伐名正言顺。所以他对外宣传:因为担心三叔与武庚反叛朝廷,所以我周公临时摄政。果然他们就反了,看我有先见之明吧。并不是我想兄弟相残,实在是不得不杀啊。我现在就要起兵去镇压,大家都跟我来吧。可笑的理由和逻辑不是。三叔反的是周公的摄政行为本身,如果他不摄政,又哪来的反叛?这逻辑不通的谎言竟然清清楚楚地记在史书上。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唉。

    应该说周公这两手都是对姜太公灭商计划的活学活用,最后的结局也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实践。周公的“平乱”很顺利,或许是对手的士兵们敬畏王权,或许是士兵们都不愿参与这场对他们自己而言毫无意义的战斗,或许是管叔的部队中出了叛徒,也或许是管叔们本来就没有准备对抗等等原因,反正战斗的结局是一边倒。对手的部队基本上没有抵抗,或就地投降,或望风而逃。周公于是杀商王武庚及三哥管叔,囚小兄弟蔡叔,贬小兄弟霍叔为民。然后将商族遗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分给武王灭商时投城的微子,建宋国以存商祭。一部分封给幼弟康叔封,建卫国。

    头脑简单的莽汉管叔太好对付了。

    但周公的篡权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平坦,因为还有两个狡猾狡猾的老家伙在那里布局呢。特别是那个满脑袋鬼点子的姜太公,可不是吃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苕木匠读《周易》(8):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gd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