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之自然

作者: lamanly | 来源:发表于2017-04-01 06:12 被阅读13次

对女儿的生活的苦恼,他只是点拨,从不干涉。姚思安和木兰的每一次对话,都寓含深意,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姚思安的微笑中,淳厚的声音中,低低的语调中传递出来。

他那样的两个女儿,木兰的道,莫愁的儒,是这样的两种文化,根本就不是完全割裂,而是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那样的方式,就是人类行,便是“绝圣弃智”,没有了人身的藩篱,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她说,姚思安在人间为仙,做事做人,都是随它去吧。。。那样的人,那样的生活方式是林语堂先生的理想人格

姚思安云游前,与木兰谈了一番关于庄子,关于“道”,木兰说:“父亲,我好像懂了一点。”姚思安摇头轻笑:“不,你这样说,就是没有懂。道是没有任何一个字能表达出来的。”

最后他还是走了,剩下了木兰和莫愁。。。

到底是梦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梦?我还是好想要问庄子。。。

回头看,曼陀罗花盛开在那里,雨后的阳光还没有出来,他在那边拈花一笑。。。

相关文章

  • 林语堂之自然

    对女儿的生活的苦恼,他只是点拨,从不干涉。姚思安和木兰的每一次对话,都寓含深意,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姚思安的微笑中,淳...

  • 林语堂之自然 自然的韵律,淳朴的气息,读林语堂的文章,这是我最深的感受。 “让我以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

  • 《苏东坡传》 第二十八周

    《苏东坡传》——林语堂 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

  • 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段时光,这时,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

  • 每日一语5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最近,读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在自序中,林语堂自问自答: 为什么要写苏东...

  • 林语堂之孤独

    其实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

  • 摘抄 人生自然的节奏 林语堂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此,在此一段时光之中,我们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光相混...

  • 人生自然的节奏 著林语堂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在此一段时光之中,我们充满了早秋的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

  • 读书笔记 | 《怎样读书》②

    书本内容之:林语堂谈读书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是...

  • 《苏东坡传》-有趣的灵魂当如是

    读完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印象中林语堂先生是幽默自得的,而苏东坡更是随性自然。只是通篇读下来,有一点观感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语堂之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wb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