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与蛇》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出自著名的《伊索寓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觉得农夫真傻,更觉得蛇这种动物真可恶,忘恩负义。
从此,幼小的心灵对蛇多了一份憎恶,也对善良多了一份警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反复在想一个问题:就是造成这个故事以悲剧结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话说从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回来的农夫,看到路边有一条蛇。农夫停下脚步,走近一看,一条蛇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农夫以为这条蛇被冻僵了,不由顿生怜悯之心。于是他就把蛇放在怀里,让它暖和暖和。等蛇苏醒过来,本能地咬了农夫,最后杀死了农夫。农夫在临死之前,那肯定是又后悔又伤心:“我本想做件善事,却由于自己见识浅薄而枉送了性命,因此遭到了这种报应啊!”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从这个故事本身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蛇没有错。因为对于蛇来说,它并不没有像人类这么高级的大脑,它不能理解农夫对它的好意,它本能的认为农夫对它是一个威胁,所以它咬人,这是它的本能反应。
而农夫保护动物的这份善良也没有错,就像如今我们保护很多大型凶猛动物一样。你想,老虎狮子不比蛇更危险,我们不是一样把它们保护起来吗。那么到底哪里错了呢?
其实,农夫错就错在保护蛇的方法上。他没必要把蛇放在自己的怀里,他可以有很多方式保护这条蛇,比如可以给它找一个温暖的地方,或者给蛇身上盖上干稻草等等。
所以,蛇没有错,善良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做善事的方式方法上。
02
但是,我们经常听到别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说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对好人要善良,对待恶人不能心慈手软。
可是人是复杂的,没有说谁的脸上写着好人和坏人。有些人看上去像好人,但是心却很坏。有些人虽然看上去不像好人,但是心底却很善良,这可不像蛇那么好辨识。
所以,我们理解这个故事有偏差。我们不应该讨论该不该善良的问题,也不应该讨论对什么人善良的问题。因为这还用讨论吗?答案已经板上钉钉了。人肯定要善良,而且是对所有人都善良,这一直就是我们的主流价值。但是需要我们讨论的是做善事的方式方法,这才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比如说,之前网上讨论很火的,关于老人摔倒了需不需要扶的问题。这还需要讨论吗?当然要扶了。难道我们还需要先确认一下是好老人,还是坏老人,之后再决定扶不扶吗?这个根本不需要讨论,关键是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怎么扶的问题。
由于出现了几次因为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以至于人们对做这件好事心生顾虑。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想什么方法,可以来规避这种人性的弱点。比如你可以用手机拍照的方式,现在手机这么方便,你可以拿出手机来录下证据。当然但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这只是想说明的是,做好事你得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同样是做好事,你用手机取证,只是换了一种做好事的方式而已。而且恰当的做好事的方式,可以抑制人性作恶的动机。如果没有好的方式,那么遇到扶老人被讹的话,很多人就不会去扶了,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对谁都不利,从而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很冷漠。
再说,没有听说那个人一出生就是恶人,也没见过谁一出生就被人当做坏人。人出生本来就是不分善恶的,就是一张白纸。至于后来有人成为恶人,主要还是受环境的影响。
还有就是,这个人是恶人,难道就一辈子都是恶人吗?难道一辈子都被贴上坏人的标签吗?这恐怕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人们善良要区分对待的话,那么那些不小心误入坏人行列的人,就永远都感受不到善良,那他怎么会变善良呢?他只能会一直作恶下去。其实,说到底,恶人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才给了作恶有利可图的漏洞。如果一个社会,作恶一点好处也没有,估计没有人会去当恶人。
所以,善良不应该区别对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更恰当的做好事的方式。
03
这个故事给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就是:
首先,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要做好事,做一个善良的人,可是另一方面又用《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诫孩子,有时候不能善良。那么作为孩子就很迷茫,到底该不该善良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给孩子做好示范作用,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做好事,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这样,孩子就知道怎么表达他们的善良了。
其次,就是学校应该进行这方面的相关教育,就像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像防震演习,火灾演习等等。当真的地震来了,火灾来了,按照确定的方案去做就可以了。同样在面临着怎么去做好事的时候,也需要给学生们讲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把好事做好,并且多实际演习一下。
最后,社会上的新闻媒体多对于一些恰当做好事的案例进行报道,而不是盲目强调自我牺牲式的做好事的方式。同时,多宣传一些好的做善事的方式方法。
总之,善良是人类公认的美好品质,不应该被误读。人什么时候都要善良,只要选择好合适的表达善良的方式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