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也爱写小说连载小说古风言情投稿专栏
拾槿辞 第三章 平城之落日嵩杉,胡家之鲜衣怒马(中)

拾槿辞 第三章 平城之落日嵩杉,胡家之鲜衣怒马(中)

作者: 摇摇摇到外婆桥_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23:47 被阅读4次

除沐老将军的调令外,沐家在朝为官的长次两子沐璥言、沐璥轩亦由原都平城调职入新都洛阳。除却正于军中历练的庶出第三子沐璥和,武官世家沐氏中弃武从文的首例、第四子沐璥琛此番历经中正评判,更是幸由圣上亲赐官职于京,想来个中应不少沐氏出身的宜贵妃娘娘的帮助。宜贵妃沐氏雯华十四岁入宫,如今已近十二载,仍圣眷依旧,更可见一斑。沐氏举家迁入新都后,圣上又赐下额外恩典许贵妃娘娘回府探望亲人,此等恩宠,更是唯沐氏独一份儿的。京中各家族也是眼红,是以接下来新一届的秀女遴选,各个儿的,都暗地里猫了好一股子狠劲儿。

话说那日元恂于沐槿道了别,果真就直接上了路,紧赶慢赶的在第二日午后抵达洛阳城门外。的确是慢了的,而眼下那一夜未眠的乌青,亦无法瞒过父皇的眼睛,是以元恂绞尽脑汁编了他与一位好姑娘的好一段缘分,想着这般也能挡挡近来父皇越逼越紧的订婚势头。

原先在皇祖母还在的时候,他只有七八岁的年纪,还未册封太子之时,皇祖母就一天到晚的拿了各家的名门闺秀来给他挑选了,而今还未定下,他也知父皇着急,朝臣更急,身为皇长子、这天下的未来储君更是未来的天下之主,太子妃之位的空缺确是万万不可。但,即使如此,即使自小自己便崇拜爱戴的皇祖母也常常以自己与曾祖先帝为例教育他,娶妻应娶贤良淑德者,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需见过,大婚之后,二人自然便是举案齐眉、和和美美的一对合璧夫妻,可他总还是觉得要娶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女孩子,怎说也要相处过、相处的来、相处的令自己满意令自己可以放心,能为自己负担让自己少些操劳的女孩子,冥冥之中,他也觉得,会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在不久的将来的某一时刻,等待着他。

洛阳城一如既往的暖和许多,但相比较而言,元恂还是更喜欢旧都平城,那里有小时候他和皇祖母欢笑的身影,有他最美好的记忆,还有母妃……他从未谋面过的母妃,为他的出生而死的母妃,便是葬在平城那片土地之上。

不错,他知道父皇迁都是为了更好的与汉族融合,但这并不代表他会赞成父皇的举措。拓跋氏千万年代代相传的姓氏说改就改,驻守多年的政治中心说迁就迁,无论是已故的皇祖母,还是父皇,都这般赞成着汉化,可他即使对祖奶奶和父亲百般崇拜,也如何不愿这样就抛弃了老祖宗根源上的这些东西。

洛阳很热,他很怕热,那些个朝臣们有时如长舌妇一般议论起来,就都说怕热是因为胖,可实际上他不胖,只是怕热,怕的紧。自幼在终年寒凉的平城里长大的孩子,哪里能适应的了洛阳的烈日炎炎。即使是现在这般的冬日,洛阳气候暖和宜人,他也依旧不喜欢这里,不喜欢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于是元恂想啊,等他登了基,一定要让都再迁回去。

父皇并没有说什么,他的那一肚子编出来的缘分经历也就都没处施展了,不过,朝上那些个朝臣自然也是不会放过这的,探病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一个个的抹的比他自个儿都清楚,然后他绕了路了,在哪一处停的久了,朝臣们假设出了各种猜想,说他偷懒了。是以元恂只得在那大殿四处尽是凹凸不平的破花纹的地上跪了很久,详细陈述了一路的事情,而在朝臣面前又不好说什么缘分,就只能再行编纂故事,说罢一抹额头,已然是一手的汗了。元恂暗暗下定决心,等他登了基,一定要让这些群臣好好的大换血一番。

晨上四更的时候,四房的花姨娘忽然就喊着腹痛不止,正是临盆之兆,此是搬至新府来沐府上下的头一件大事喜事,是以大半的人手都去帮忙了,不管是帮正忙的还是帮倒忙的还是袖手旁观的,都跑了个精光。空空荡荡的小院儿里,沐槿与岑姨娘对过坐着练绣活儿,小屋一进门处缺了一壁三折的屏风,而以姨娘与庶女的身份,的确也不可能有资格去向管事索要,只得自己动手。夏日的荷叶儿于针下一点点勾画,栩栩如生,岑姨娘细细的绣着这屏风角下的纹样。一共三折三片绣样,连起来是一副夏荷图,皆是岑姨娘先绣好了荷叶,在交由沐槿绣水荷。荷花其实并不简单,其中色彩的渐变更是重要,是以岑姨娘把那绣图也画的细致,沐槿绣起来倒也不难。但此刻的沐槿却忽然分了心,思虑起那日的元恂来,太皇太后娘娘在时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元恂便已在选妃,她不知,是不是到了自己这般年龄,便已该议亲,而碍于自己身份不受重视,才没有将亲事提上议程?想来花姨娘方十五岁便被四叔收房,十六岁便已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这个时候,即使未到议亲时,也离那时不远了。

岑姨娘看着沐槿盯着地面一个劲儿的发呆,便出声唤了唤沐槿,沐槿回神儿后,她便询问道:“小阿槿,想什么呢?”“我在想……阿娘,您说,阿槿将来会嫁入什么样的人家呢?”岑姨娘笑出声来:“原来是想这个呢?这个还早呢,阿槿不想多陪阿娘几年?”“没有!”沐槿慌忙反驳道:“阿槿那日遇到太子殿下,他说阿槿太瘦了,比不得太皇太后娘娘给他选的未来太子妃,阿槿就寻思着,太皇太后娘娘千秋之前,他也就阿槿这个年纪吧?”岑姨娘点了点头:“皇家结亲,娃娃亲是常有的事儿,像你这个年纪的公主摆在皇家,应该都是有主儿的了。你瞧着,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他的妃位的空缺会对他往后的储君位,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所以太皇太后娘娘着急为太子谋求皇妃,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太皇太后娘娘嫁给祖先帝的时候,也不过,十一岁。”“十一岁?”“嗯。不过寻常人家的孩子,如若没有结过娃娃亲,女孩子的话也没有中选入宫,那么结亲的年纪,至少也要十二三岁吧。”

沐槿若有所思:“阿娘,那……女儿是庶出,能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呢?”岑姨娘想了想,叹了口气,继而一壁绣着一壁道:“阿娘别无所求,只要我的阿槿,嫁给人做个堂堂正正的妻便好。”她住了手上活计,抚上沐槿的额,道:“能穿着大红色的嫁衣,戴着金灿灿的凤冠,正经从大门八抬大轿的进去。可以一对凤凰花烛彻夜燃到天亮,可以由夫君拿一把秤杆,掀开正红色的大婚盖头。不必伏低做小,不必第二日去给正妻献茶被泼一身,生下来的孩子,也能是尊贵的嫡出子女。”“阿娘,别说了。”岑姨娘摇了摇头:“当然阿娘也知道,是阿娘连累你。以你的身份,必定是只能嫁入至多三四品官位的人家,但只要他肯对你好,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沐槿慌忙点头不住,便再不敢提及此事,以免触及岑姨娘伤心事。

花姨娘产下沐府的十姑娘,取名沐璃。四房一连得三个女儿,这一胎,便是彻彻底底的坐实了老四沐璥琛爱花而多女的名声。老太爷自然是大为失望,虽然也不过是个庶子,但庶子挪给嫡母抚养,不也一样?四房里一个儿子也没有,这也不是个事儿不是。现下里一个劲儿的叹息,说来这老四找的女人,果真是,一个比一个没用,只得将目光转向岑姨娘的肚子。不过老大是个争气的,儿子并不少,再添一个庶子,实则也没什么大的用处。当然,比他更失望的,是花姨娘。四房里一直没有长子出生,她费了多少心思劲儿才怀了并且保下这个孩子,结果还是个不带把儿的,说什么也是没用。

宜贵妃娘娘受圣上旨意,亲回娘家探亲。这是天大的喜事,定远伯府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与皇室接触的好机会,早早的便提前一整日将沐淑借探亲姑姑之由送回了娘家。

此举说白了其实就是与宜贵妃娘娘攀攀关系,好往后助定远伯府一臂之力,再步高升。而各有各的小心思,沐淑这一回到沐府,拜会过了老太爷老太太,又见过了沐璥言,便一刻也没耽搁的去了大夫人阮氏房中。阮氏见了女儿自然是高兴,一阵寒暄过后,二人便要进入正题。沐淑放下茶盏道:“女儿听说,母亲罚了那个新来的庶女?”“不错,你倒是消息灵通。”“呵,母亲闹的这样大,让女儿如何不知?女儿觉着,母亲与其费力气与那些个无关紧要的庶女姨娘斗心眼子,不如想想要紧事。”阮氏皱了皱眉,道:“不过是给她们个下马威,教教她对着嫡母应有的态度罢了。这不,也顺带着搅黄了沐澜的婚事么,母亲又怎会容忍她一个庶出的丫头嫁入孙府那样高的门第,金秋那贱骨头肚子里爬出来的种罢了,那般,太便宜她了。”沐淑还是淡淡的,并未置可否,只接着自己的话题继续道:“母亲与其把心思放在这些事上,不如思虑思虑棉儿的未来。”“棉儿?”“不错,母亲,现下朝中局势已定,将来入主东宫之人非太子莫属。倘若太子当真已经到了合适的年纪,棉儿便没有优势了。趁现在朝中各家各族还未发觉,我们应该尽快想个法子,把棉儿的画像送入宫中。”“你的意思,是要把棉儿送入太子府?这……淑儿,这,太子足足比棉儿大了六岁有余啊。”“那又怎样?难不成您还指望着以棉儿的身份,嫁入什么极好的的门第做正室吗?”“母亲担心的不是这个,棉儿年轻,她,她能驾驭太子的正妃之位吗?”“年轻就是资本,太子是比棉儿大了六岁,但母亲有没有想过,将来太子殿下倘若登基,他身边的女人绝对不会少。而这些当中,又有哪个不是年轻貌美的?如果不年轻,指不定还要被比下去了呢!而且您以为,现在朝局风向如此明显,这正妃之位非棉儿莫属了吗?”“什么?棉儿还不一定是正妻?”

沐淑挪开目光,道:“祖父近来受皇上重用,荣升一品官位指日可待。但终究……您别忘了,祖父与棉儿可是隔了一代。父亲如今的四品官位往上慢慢爬着,还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大富大贵。你心疼棉儿女儿明白,但您想想,棉儿若为宠妃,父亲的仕途会容易,弟弟的仕途也会一路坦荡!”沐淑压低声音轻轻道:“文明太皇太后娘娘的父亲,是燕朝旧臣冯朗,燕朝覆灭后,太皇太后娘娘罚没入宫中为奴。十一岁时,太皇太后娘娘被选作贵人留在祖先帝身边,饶是太皇太后娘娘,传奇一世的女人,曾经也是从贵人的位子那么一点一点的爬上去做到皇后的!棉儿不是个没算计的,虽然脾气烈了些,但这些,母亲都可以慢慢调教的,您难道还担心这个不成?”“话倒是不错,但是……”“没什么但是,母亲,棉儿如若能嫁入太子府,那便是一世的荣华!就算做小,将来再问鼎中宫也不是不能,又有什么亏的呢?”

阮氏静静地看着女儿,默了良久后叹了口道:“果然,为人妇了,就是不一样了。你嫁作人妇之后,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不错,女儿为人妇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明白了,在这世上,呵,说的难听些,儿子才是最重要的,女儿,都是要嫁进别人家的。女儿最重要的用处就在于她可以以她的夫家的能力,为她的兄弟铺下荣华富贵。太皇太后娘娘一人之荣华,扶持了冯氏一族多少代繁荣昌盛?太皇太后为皇后之时,冯氏一族的势力便开始壮大,为太后时,冯氏家族势力更是不可一世,而现下太子殿下又是由太皇太后娘娘亲自抚养长大的,与冯氏家族的感情更是颇深,甚至极有可能胜过生母娘家林氏,太皇太后一人之显贵,冯氏一家便跟着沾光,维持屹立不倒四朝之久。而这之后,不论如何,其朝中势力已然根深蒂固,非轻易可动摇了的,所以不论下一代皇帝如何,冯氏一族都能保其族昌隆繁盛下去。”“可到底,文明太皇太后娘娘只有一个,冯家也只有一个,千年难遇。”“那又怎样?棉儿是我的妹妹,我清楚她的能力,她没问题的。”


《拾槿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槿辞 第三章 平城之落日嵩杉,胡家之鲜衣怒马(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gk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