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两岁男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
正文:
很多人对我外企销售的身份很好奇,心血来潮对自己过去8年的外企经验做一些分享,小小的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也借此机会自我梳理一下。我经历的两家都是美国公司,所以这里的分享仅限于我了解的美国公司。
我眼中的外企(一):人员和文化外企,在很多人眼中很神秘,有的人却觉得外企的人很不接地气,跟中国文化水土不服,更有的人,认为外企就是崇洋媚外的洋人的东西,根本就不屑一顾,但其实,这些看法都有些片面,我试着给大家揭开一点外企的神秘面纱。
当然,就算是在外企的人,他们眼中的外企也不一样,这跟个人经历有关系。曾经的《杜拉拉升职记》几部曲红极一时,也曾一度成为我的生存法则,但对于一线销售而言,那本书里的内容还是有些片面,更适合总部,或者已经有着很大办公区域的分公司。
外企和外企更不一样,同一个行业的竞品公司的员工,站在那里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哪家公司的,我们经常笑称有的外企招聘看颜值,要求肤白貌美什么的,但其实,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经历的事,走过的路,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多少可以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到很多内在的东西,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你是不是适合某家公司,基本已经是注定的。
有的朋友说我是天生为外企而生的,外企就喜欢我这样的人。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不是这样,因为我是一毕业就进了一家美国公司,还是培训生身份,说我是科班的外企销售,一点都不为过,很幸运的是,我在外企所经历的一切,从业务到人际,都是手把手有人教的。
我经历的第一家公司可以说是中国市面上发展的最深的外企,从人员架构到业务分工,到内部沟通模式,都是非常先进的,越是先进的公司,分工越明确,架构越完善,对执行的要求越高,“简单的工作,精确地重复”,是一家外企最一线员工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你就是一颗螺丝钉。
在这样的外企成长起来的我,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对一个人在外企的职业发展络线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今后去了任何一家外企都能很快适应,因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基本有了大概的了解。
我经历的第二家公司,入职的时候企业发展要比第一家公司落后十年,说落后,并不是理念和产品,而是人员架构,分工,内部沟通制度这些,也就是我要从一颗螺丝钉变成一堆组合好的机械元件,一个人要做很多工作,这样的经历对我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我经历了一个人作为一个团队发展到一个人带领一个小团队。
说完人员,再说说文化,很多在中国的美国公司,都是百年企业,百年企业都是文化治人的,这样就是前文所说的,为什么不同外企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文化不同熏陶出来的结果,但类似的是,文化在外企里面的影响里非常大。
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文化这个东西就会跳出来,帮助管理层做决策,有的公司叫做愿景,或者信条,这是引领一家公司走向百年的重要因素。
在外企的日子,好像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平衡,做每一个决策,谈每一个合同,做每一次活动,都会考虑到短期完成指标,和这个决定对我这个市场未来一年两年三年的影响会怎样,我的每一任老板教给我的东西都有所不同,其中一任,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如何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处理。
所以同一家外企出来的人,也会有所不同,因为遇到的老板不同,也基本决定了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你个人的发展潜力的释放。换句话说,遇到一个好老板,比遇到一家好公司,更加重要。
好的老板,更能传承公司的文化,善于发展每位员工的优点,而不是盯着缺点不放,有发展的心态愿意成就员工的未来,也是自我成就。他们给性格不同优势不同的人都能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愿意给每个优秀的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
当然,这跟自己的努力也是分不开,我之所以喜欢呆在外企,很大程度上讲,外企这个平台,还是看能力的,基本你有能力,再遇上合适的时机将你的能力很好的展现出来,加上一个好的老板,你的发展都不会太差,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一面,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情况存在,大家不要深究。
外企还有我非常喜欢的一点,你只要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有了发展的机会,你缺什么不要紧,公司会帮你补,一年到头各种培训,演讲技巧,决策能力,沟通技巧,谈判技巧,创新思维,只要你愿意学,公司会给你带薪培训的各种机会。所以不同的人,在外企这个平台上对自己的定位不同,他收获的东西也不同,如何利用外企这个平台发展自己,真的是看个人能力。
所以外企出来的人,彼此之间很容易沟通,他们给人感觉好像无所不能,可以沟通谈判,可以组织会议,可以随时在很多人面前演讲,会做PPT又懂得数据分析,服务做的很到位又善于捕捉市场信息。
但每个人还是有所不同,比如我,就是属于业务型的,属于做事的那一种,后来知道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是狮子,也理解了自己,确实更关心事情的达成而容易忽略过程中人的感受。
所以认识自己挺不容易,需要经常反思回顾才能融会贯通,今天先写这些,仅代表个人观点,言谈不够严谨,请勿深思,仅做了解。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