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我,今天是365天里寻常不过的一天。
对于孩子,这是他第一次踏上社会的日子,即便那只是幼儿园。
如果不是这件事让我记住今天,那么它和此前的以及此后的365天不会有什么不同。它会泯灭于我三十几载人生中,浩浩荡荡的无意义时光之间。
常常令我忐忑的是,自己还没有搞懂怎么去适应各种环境,怎么最大化为自己争取生存的空间,以什么面目去面对生活中的权威,现在竟然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教养他,抚育他,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是为难。
有时候很想跟孩子坦白,妈妈并没有比你懂得多少人生的道理。很多事经过以后,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了后来生活的台阶。筑的牢固与否,已成定局。但,也就只能想想。
02
今天比较沉重的是看到郑州的新闻,说暴雨导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这个数字令人震惊。
因为此前听到的消息是几十个人,现在猛然成了300多。300多个家庭堕入黑暗。而所谓的追责,不过是我们这些遥远的关注者想要一个心里的安慰而已,对于已经破碎的家庭,缺口已经无法弥补。但也期望这追责不再只是什么降职、记过,成为一个笑话。
03
林生斌,这段时间,虽然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新闻,把他的事件冲淡了,但我相信大家都没有忘记他。然而,我并不希望看到更多有关他与前妻的婚姻如何,他是否有给二老分钱之类的话题。
我也不相信网上有关二老说的他对朱小贞婚前出轨、家暴、侵占遗产之类的事。涉及到巨额财产的分割,信息的极端不平衡、看客的虚拟的自我感动式的打抱不平,这其间充斥了太多对人性之恶饕餮窥私的欲望。林生斌以流量赚钱,他可能错了,但他没有邪恶。
更错误的是,他对一群没有真实、足够的利害关系的人坦白自己的私事,把对私事评判褒贬的权利让渡给了那群所谓的曾经支持他后来倒戈反对他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至于对二老、对前妻如何,只要不涉及违法家暴,其他的,还是省点心吧。公共领域应该尊重人的隐私权。从来没有一部法律规定,一个人可以以道德的名义,对别人的道德生活横加指责,判定罪责。
04
最近通勤的时间重温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那是好几年前看了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再看的。这次又有新的发现。赵玉皎的翻译,翻出了神韵。我相信即使读日文,也不见得有更多美的享受。
《鼻子》,除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之外,还有有意思的一点,“我在乎我的缺点,但我不想让你看出,我很在乎”。另外,暂不知道芥川是否会画画,他把人的特别形态、及特别视角描摹的极尽传神,惟妙惟肖。
《山药粥》,即使我一无所有,但,独自呵护自己的梦想不被打扰,也是一无所有者一种睥睨一切的生之喜悦啊。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你的伟大,别人愿意与你分享,你的私欲和贪念,无法分享。在这一点上,自欺和欺人,握手言和、沆瀣一气。
《疑惑》,“我只是感觉,我头脑中的齿轮有某处没有合上,而且,那个没有合上的部分背后,盘踞着某个超越了我的自我认知的秘密,这令我悚然心惊”。这一篇,我看的时候想着鲁迅的《伤逝-涓生的手记》。这种自我剖析,让人心幽暗处的捉摸不定一点点定型,让你可见、可触。人的内心有一个思想警察,每一笔债,即使搁置了,它也有案底盖着陈年的戳。
《秋山图》,其描述的笔力,和作者所景仰的杜甫描述公孙大娘的剑器舞的诗句,美的感染力可堪媲美。这里,如译者所说,显示出芥川高深的汉文造诣。
如他描写古画
画是青绿设色,溪水蜿蜒流过之处,点缀着村落和小桥。画面上方主峰起势,山腰上秋云悠悠,以蛤粉点染,浓淡有致。山以高房山的横点构成,翠黛之色如新雨初霁,其间点点朱砂,描出丛林中的处处红叶,朱砂翠黛交相辉映,其美妙竟是言辞难以形容。
若仅如此,这幅画便只是华丽之作,但它的构图极尽宏伟,笔墨又至为浑厚——可谓是在绚烂的色彩之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空灵澹荡的古趣。
写出的前提是看到、感受到。然而,在这一步上,我们普通人已经力不逮于万一了。
《小白》,寓言味道较浓,但不失温暖活泼。只能算是芥川文集中很普通的一篇,与杰克伦敦描写动物来比,不是一个方向,也不是一个力度了。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