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每天写1000字想法
突破圈子,冲出同温层

突破圈子,冲出同温层

作者: 文一叨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8:56 被阅读0次

本文是同一主题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中国人有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灵长类动物又何尝不是?自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人类就习惯了按照家族、氏族、部落的分类,组成社会,建立城邦,形成国家。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现代人又会主动被动地打上一个个标签,并按照血缘、地缘、业缘等社会学意义上的分类进行自我定位和群体划分。当被问到你是什么人时?可以有很多答案,大到国家,小到街道、村庄。

在每种分类中,人类都可以找到自己身份所属的圈子,找到心灵自己所属的同温层。在这个圈子和同温层组成的舒适区中,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不陌生的,因而也是安全的。就像温水中的青蛙,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满意而舒服。

既然圈子和同温层这么舒服,呆在里面不好吗?不是不好,实在是太好了。但时代变化太快,以至于我们有时候弄不清楚我们所处的圈子和同温层是否还存在,是否能够给我们提供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无他,主要有两种情形:

圈子被不断解构,再分化重塑。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社会学意义上的各种“缘”在不停地解构。过去农业社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温情被“杀熟”取代,基于同一身份认同的欺骗与伤害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万物互联时代,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职业所形成的亚文化、次文化、亚圈层日益繁盛,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形成了众多的圈子文化。一个人可以跨界,把自己归属于很多圈子,但每个圈子的稳定性都不相同,仅靠一个圈子保护自己,已经是远远不够了。某种意义上,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适应变化总好过被动变化。

同温层不保温,裂变在加速。人的能力与舒适区都是有上下界限的。在叨姐看来,这个下限就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上限是人在某个人生阶段的职业天花板。当代人遇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于这个区间在不断变宽,要提高上限的难度越来越大(类似于资本回报率边际递减),而下限又不断变薄,似乎随时会跌穿底线,所以出现了日本人所形容的“下流社会”,M型社会。这样的同温层,温度波动越来越大,稳定性也越来越差,还怎么保温呢?同温层内温度剧烈搅动,容易出现为了维持自身体温而彼此争夺有限资源的现象,是为同温层裂变的加剧。

面对变化,最好的应对不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变化应对变化、适应变化。这既是战略选择,也是策略处置。最优选择是立足现有资源,突破圈子,冲出同温层,给自己一个与更广阔外界建立连接的机会。

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有时候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如同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一样,冲出舒适区后,挑战和机遇也会迎面而来。

所以很多创业者的名言是:活下去!

相关文章

  • 突破圈子,冲出同温层

    本文是同一主题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中国人有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灵长类动物又何尝不是?自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

  • 建立连接,不要怕麻烦

    本文是同一主题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叨姐在上一篇文章《突破圈子,冲出同温层》提到,这是关键的第一步,是走出自己舒适区...

  • 冲出习惯,突破常规

    摩拜单车用了有段时间了,此后满大街出现各种小黄车,小鸣单车,打着0.2元的旗号,我也不为之心动,一则懒得下载新...

  • 圈子的突破

    2022-10-231.地理差异带来的吃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深入后的理解 目前感受到的南北方差异:以前没有那么强烈...

  • B-52 Stratofortress General Phot

    B52 同温层堡垒

  • 同温层效应

    什么是“同温层” “同温层(stratosphere)”这个概念,大约一年多以前就在全世界受到关注。 在气象学中,...

  • 突破圈子,迈向进步

    项目上的生活每天都是简单的重复,两点一线的模式。现场和项目部,不是这两个地方就是来和回的路上。每天面对的人也是熟悉...

  • 2021-02-17 如果要求你一定要打破自己现有的舒适区、去结

    主动突破圈子只在我想要,以及行动 自己做得最成功的突破自己圈子的法子,就是先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去找那群同样想做这...

  • 我今天数了数我的人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你周围交往的人,就决定了你混的圈子和水平,也代表了你的财富水平。 我决定冲出自己的圈子,去...

  • 突破

    小草突破泥土, 太阳冲出乌云, 是自然的突破。 不管多么困难, 不管有多少艰苦, 只有心劲在那里, 一切不是事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突破圈子,冲出同温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se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