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快下班时,同事A和我说,明天上午要请半天假。因为请假归我管,我便随口问了句,“明天上午有什么事吗?”同事A支支吾吾没说话。
我瞬间意识到,自己越界了。即使我具有批假的权利,也没有探听别人隐私的权利。当时如果我的问题是,“手上的工作交接清楚了吗?”也许双方都不会感到尴尬。
上面的问题,在朋友看来是关心,而用在同事身上就是探听隐私了。同事A不愿意回答,恐怕在内心觉得我管得太宽,毕竟只是同事。
就像我昨天写的关于职场“伪朋友”的文章那样,我没有分清朋友与同事的区别,跨越了他人的边界。
归根结底,还是定位不清、边界不明。而这往往是与职场大忌。
02
其实,职场人际交往的关键就在于边界分明。一旦越界,不仅自食其果,还会大面积的影响到其他人。
前阵子,好朋友兰兰说自己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原因是公司另一个部门经理B总喜欢直接安排她做事。而正常的流程,应该是两个部门经理沟通好,由兰兰的部门经理C安排兰兰任务。但由于经理B比经理C强势,就径直吩咐兰兰。
所以,兰兰很被动。做任务,自己本职工作就会受到影响,被顶头上司知道了,恐怕就在部门待不下去了。毕竟,任谁也不愿意留一个总是忙着别的部门工作的员工。不做,又得罪了强势自负的经理B,唯恐以后被报复穿小鞋。因此,兰兰那段时间常常左右为难。
当时,我建议兰兰将情况向部门经理C汇报清楚,请他们经理之间协调解决。但从她的反馈来看,这个举措显然不奏效。
03
职场上,这件事情并不复杂,解决起来也不难。只要分清边界即可。但兰兰的部门经理C与另一个部门经理B的行为显然都不合适。前者没有处理好份内之事,导致员工左右为难;后者手伸得太长,跨过了别人的界限。
边界不明、越界行事,看似影响甚小,实则辐射很广。兰兰所在部门的其他员工唯恐变成下一个炮灰,而这种担忧持续很长时间后,对公司氛围、任务完成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另一个部门的员工看上司如此作为,心里也有怨言,因为不被重用的滋味,不会太好受。既影响团队士气,又阻碍跨部门合作。
后来,听说部门经理B与C均被调离,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而新来的上司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强调了“边界”意识,禁止“越界”。
04
职场上无意识的“越界”行为,很大程度的时候都是受到生活习惯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生活上的“越界”常常直接导致了职场上的越界。
家长时常查看孩子的手机信息,在孩子提出意见时却不以为意。这就是没有边界感的体现。
这样的家长在职场中也会常常过分关注别人的激动徘徊在越界的边缘,一不小心就跨过去了。
弟弟找的女朋友,姐姐提出很多意见,坚决不同意。这在生活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越界的表现。
这样的姐姐在职场中大多也是“操心“”的命,无论是该管的,还是不该管的,她通通都要操心。看似很“有权”,实则常常吃力不讨好,一不小心就越过了别人的边界还不自知。
所以,我们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培养“边界”意识,分清“你我他”。这样在职场中,才会很轻松地做到“不越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