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作者: 叶蓝色的秋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18:56 被阅读75次

一直作为谈资的苏州打工生活过去有一段日子了,曾有几次提及,可是总觉得不够完整,今天旧事重提,写文以记之。

2015年寒假前夕,有一个高中同学说有去苏州做寒假工的机会,有意愿的可以联系他。经过慎重考虑,我按通了他的电话。而后是计划行程、买票、期末考。

到了出发的日子,因为同去的几个同学都是在兰州出发,只有我一个在西安,虽然到站时间基本相同,可是车次却不同,也就是说我将一个人坐20多个小时去往苏州。当然对于已经去过不少地方的我来说,并没有畏惧,只是觉得这次出行非同寻常,既不是旅游,也不是求学,而是去打工。

同去的几个同学都说出去既可以见见世面,也可趁机看看传说中的江南水乡。所以我在火车上充满了憧憬,脑海里全是想象中的小桥流水。

旁边座位上的乘客上山下下,手机里不多的几首歌听了好几遍,吃了三桶“康师傅”之后,我知道,梦想中的江南该到了。下火车是凌晨一点,和同学回合之后,便在灯光下看苏州车站,等接我们的人。

当时学校已经放假,很多外出求学、打工的人都开始踏上回家的路,也即春运开始。却有几个不甘心自己目前境况和眼界的不羁少年宁愿在外漂泊,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到达工作的地方是凌晨三点左右,可是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四季如春的温暖,却是比西北更大更猛的寒风,让我对自己是否在江南有一丝怀疑,特意掏出手机定位,明明是苏州吴中区。

几个人在一个环境很差的早餐店里总算挨到了天亮,我和那个高中同学特意出去看看周边环境是否是传说中的白墙灰瓦,结果是我们机械地回来,还有口里念念有词的失落。

经过将近一天的手续,才算办理了入职,慢慢了解到这里是苏州的工业园区,整个一大片全是电子工业厂房,周边的宾馆超市餐饮等服务业全是靠工业园里员工生存,之所以用生存这个词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大半的关门停业,店主回家过年,寒假工虽然不少但毕竟只是部分。

办完入职安排好住宿跑到公寓楼下找找有没有饭店,从早上到现在水米未进。看到有一家“正宗兰州拉面”,管它正宗与否,填饱肚子最重要。

进去用惯有兰州人吃面的方式喊了一声:

“老板,来个二细。”

“什么?什么二细?”

“哦,来碗牛肉面。”

看了餐馆里打的广告,有炒面,烩面,砂锅……我瞬间懂了。

说说宿舍,八人间,因为有几个老员工,所以在没有搬进来新人之前,各个床位全是他们的东西,地上全是垃圾,还有电饭锅、电磁炉、泡面桶、衣服包装袋、装过鞋子的盒子……

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在他们的床头都有一个电风扇,象征着过去夏天的炎热。在寒暄中,知道他们六个都是河南人,其中一个比我小两岁,说初中毕业之后他就出来闯荡了。说完他就到水房接水洗锅准备做饭。我们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我们的床位上还是他们的东西。

简单的水煮挂面伴着一个洋葱,吃的津津有味。还有自己拼凑起来的电脑放着《小葡萄》,屏幕因为电源原因总是一闪一闪,其余几个无话,抽烟的,洗脚的,还有一个大叔拿起一瓶白酒自斟自饮。

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哦,原来这就是打工人的日常。经过一番张罗,终于在买来的黑心棉被窝里躺下了,用WiFi大师破解开无线,给父亲报了一声平安,想我就要在这里度过一个月了。

第二天公司安排培训,第三天便在一个老员工的带领下开始上生产线,厂房里全是电子设备发出的滴滴的声音,流水线除了换班和遇到紧急情况之外是不停的,还有测试用的电脑昼夜不停运转,屏幕上显示的是繁体字,对学历史的我总算一点慰藉。

所有员工穿无尘衣,所有的一切有条不紊。刚刚开始,因为从未接触此类工作,总是笨手笨脚,也总是出错。慢慢摸索出窍门,三天之后已经可以独立运转两台电脑了。取下上一个人流下来的电路板,插线,检测完毕,拔线,放到流水线上,如此反复,简单而又忙碌。

时间安排的一滴不剩,八点开始上班,十点休息十分钟,十二点下班。而后午饭,十二点五十上班,下午三点休息一次,到六点,晚饭,五十上班,八点下班,一天结束。

当时介绍我们过去的那个人说公司提供食宿,原本对于提供的饭没有抱太大希望,可是吃了一次之后,觉得自己想象力还是有限。

总之,不被饿死就好。

我隐隐约约中想起从前看到外出打工回来的同龄人穿戴时髦光鲜靓丽时曾有的羡慕,不禁感叹,原来那只是回家为时不多的打扮。

在车间里慢慢熟悉了,在工作之余的闲聊中,了解到有很多的人都来自河南,原来这个人口大省的人真的遍布全国各地。

同线的几个寒假工是河南安阳工学院的大二学生。因为卖弄自己学过的安阳殷墟遗址,和他们寒暄之后便有相见恨晚之感。同时苏州漂泊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是同样的身份,原来有这么多的人选择过年出来磨砺自己。暗暗佩服他们河南人勤奋的同时也慢慢安下心来,既来之则安之,何况有这么多的人一起。

半个月之后便是农历新年,同行人全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年,除夕前一天公司放假,从除夕到新年初二。据说苏州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寒冬,虽然只有零下3—4℃,可是南方的风风实在不敢和西北的干冷风相提并论,怪不得出门总是感受到彻骨寒风,晚上和衣而睡仍旧被冻醒几次,也终于明白南方人一直呼唤的集体供暖是什么原因。

那天下班之后我和那个同学在楼下超市采购完“年货”,无非老坛酸菜火腿之类,商量这三天应该怎么过。回到那个早已习惯了的宿舍,那个大叔正在和他家孩子打电话,做父亲的一直在问孩子期末考的成绩。那个夹着快烧完的香烟手一动不动,袅袅升起的烟就像人的思绪一样,绵延曲折。脸上不时露出笑容。显然他在强装坚强,还在充当“严父”的角色,不住强调一定要听话,过几天他就回家,给买玩具新衣服云云。

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因为厂子里过年三天小假之后便开始生产,这期间上班工资是加倍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过年加班费才留下来。他打完电话之后我问他:“在这儿上班几年了?”他说七年,年年如此,年后回家。“车票买了吧?”“买了,今年出了一点意外,是站票。”后面是打工人常有的粗话。我问原因,他说:“原本打算今年不回家,因为厂子效益不好,休假比较多,我一直在回不回之间徘徊,可是女儿闹得厉害,硬嚷着要见我,所以买票迟了,站票。”

大叔继续说:“三年前,我母亲去世,办好请假,坐车到上海,直接坐飞机回去,什么也顾不得了,没办法,真的没办法。”那句“没办法”是大叔的口头禅,上班时我们总会拿这个作为噱头,可是那晚我听出了他长年在外漂泊的心酸与艰辛。

公寓楼下面的饭馆只有一家还开着,用A4纸贴出“春节期间,所有饭菜涨价2元”的店堂告示。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二人到楼下,我点了一份炒面,他我记得是砂锅,居然吃的津津有味。旁边座位上几个年纪相仿的小伙已经微有醉意,一箱啤酒已被喝得所剩无几,放在耳朵上的手机和遥远的家人通话,听得出来是他母亲,“哎呀,妈,我今天放假,你放心,吃的啥?火锅火锅,挺好的,啊?肯定肯定,再有几天就回去,挂了啊……”挂掉电话之后他饶有兴趣的和同桌几个人把瓶里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还异口同声“新年快乐”,而后结账离开,桌上的盘子里的炒面吃的精光,刚刚被他摁灭的烟头余烟袅袅。

外地年夜饭简单,可是我觉得那是成长,有太多太多的人为生活所迫在这个我们国家最重视的传统节日里在外地过年,没有烟花,没有热气腾腾的火锅,没有亲友间的走访,只有安静下来的工业园区里死一般的寂静。如果不是回到宿舍后那哥们电脑里播放着的春晚,我居然怀疑这是除夕。

父母还是打来了电话,我不知道是不是刚刚那位启发了我,居然也吃的是火锅,今晚那个不存在的火锅店生意一定格外好。我没有多少感伤,只是觉得这是一次经历,倒是后来听母亲说那晚向来坚强的父亲接完电话之后居然哽咽。

无聊刷空间时看到一个同行的女孩写了一篇长长的日志,诉说着半个月来的遭遇,说和母亲视频时哭的稀里哗啦。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个民族的人民为什么在劳作一年之后想回家团聚的原因,有亲情、有思念、有想听听父母唠叨的情意结。

家的味道只有在外地过一次年才有更深的体会。那天恰好是发这半个月工资的日子,从ATM机里取出了两张百元大钞,居然是刚刚改版过的土豪金,崭新锃亮,路灯下看着自己挣来的那点钱,居然又不想用掉留作纪念的念头。那晚收到很多朋友的新年祝福,我一一回复。

其中有个女生说:

“羡慕你在外面闯荡的感觉,起码很充实,在家真的太无聊了。”

“可是真的好冷啊。”我说。

她过了一会儿回了一句:“那不一样。”

大年初一,无聊的我们相约出去玩,第一站便是苏州大学,公交车里乘客三三两两,看得出来几乎全是和我们一样的寒假工。出了工业园区才知道其实江南水乡是名副其实的,除了未曾改变的湿冷,道路两旁的树木居然丝毫看不出冬天的痕迹。

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到苏州大学站之后,无论我们怎样说门卫就是不让我们进去,只好作罢。沿着对面的平江路游览下去,游客倒不少,原来白墙灰瓦的景色真的有,小桥流水伴着文化街特有的韵味,文科生的情怀还是被激发了出来,迫不及待到一家书店里给女友寄了明信片。那天是情人节,2016年2月14日,记得清清楚楚。之后的苏州园林、唐寅园、金鸡湖等等好多地方都是玩的非常尽兴,着实考验拍照技术。

小假期转眼而过。又该到上班时间了。回到车间,只是我们被安排到了夜班,所有休息吃饭的时间数字不变,只是翻看了个个儿,晚上上班刚开始几天总在倒时差当中,尤其到凌晨2、3点是到底是几点搞不清楚,靠着前面的工友打瞌睡的样子,还能偷偷笑好一会。

似乎我们早就忘了这才是新年初三。原来离开了那个环境,过年,真的只在朋友圈和空间里才能看到。后面陆陆续续有新人进来,在他们面前自己俨然已是“老员工”,开始叫他们如何测试,卖弄起来那点可怜的经验。

有天下班之后,恰好一群新员工刚到公寓楼底下,我看着他们拉着行李箱,抱着和我同一个地方买来的黑心棉被褥,看看他们的时髦穿着,居然在心里又发了一大堆文科生特有的感叹。听那个大叔说这个地方人口流动非常大,来来走走,四季不断。不变的,只是楼下那家卖黑心棉的老板娘。

因为陕师大比兰州的几所高校开学早,我是同行的人当中第一个办理离职回校的,离开那天,下夜班是早上八点。同条线上几个关系好的工友来和我道别,还加了联系方式。突然离开这个从刚开始手忙脚乱到熟练操作的地方,居然还有一丝不舍。

上了一晚夜班,回去洗澡收拾东西换上衣服,把眼镜片上的污垢擦了一遍又一遍,我对那个高中同学说:“明天我回到西安,又是一名坐在亮堂堂教室里上课的大学生。”他一个劲点头,连连称是。他没马上睡觉,送我下楼,到公交站,他说:“我喜欢这种以前很铁,分开后不联系,见面后依然如故的感情。”我上车后,刷空间,他写道:“兄弟,十层楼,一条街,足够。一路顺风!”

啊,我他妈真喜欢这个一个月的日子。

火车上实在太困,居然睡的天昏地暗。醒来后看到工友发来的消息,说:“一个月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和你相处很好,愿你记得我们测过的那些线路板,还有安阳的我。一路顺风!”我回复一个戴墨镜的表情,算是默认。

到西安,下雪了,坐上回学校的616,心想,这一定是瑞雪兆丰年。到宿舍爬到床上又是大睡。直到又长高的舍友推门进来,才相约出去吃饭,用刚刚发的工资请他吃了一顿,也算我为自己补得年夜饭。

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第一周周末赶快穿上新买的鞋子回家,西安到老家的火车那天感觉特别慢,慢的让人心急。到家,父母看着我一个劲笑,我说;“看什么,你们儿子一直很帅这个事实难不成你们不知道?!”

现在加了联系方式的工友并未联系,只是偶尔点一下那个赞,原来那些不久之前的事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可能所有的祝福与怀念全在那个赞上面吧。                               

                                       

                                      2016.10.26  于昆仑堂

相关文章

  • 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一直作为谈资的苏州打工生活过去有一段日子了,曾有几次提及,可是总觉得不够完整,今天旧事重提,写文以记之。 2015...

  • 樊文花头条丨一名流水线员工蜕变成区域经理

    我是河北石家庄的区域负责人张燕,在加入樊文花之前在苏州电子公司做一名流水线员工,没有特别突出贡献的普通员工。后来一...

  • 在苏州的日子

    我于10月18号调入了备用线 天天不知道该去往何处 下一步不知道该通向哪里 我很迷茫 可能就是这样吧 我感觉我是一...

  • 2017在苏州的日子

    2017年在苏州的日子,虽然都是手机拍照记录下来的照片儿,还是有些值得留恋的小景儿

  • 在苏州隔离的日子

    截止到2月22日 ,江苏连续4日无新增病例 ,苏州超过半数确诊患者已经治愈出院。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

  • 哭了,不要怪这个时候也在乎,只怪自己不争气

    还记得2012年,我怀孕了,那时在还是流水线女工,公司活做动,给员工颁小发礼品, 挺着肚大子排队去领 看着前面同的...

  • 回忆在苏州打工的日子

    我是2011年去的苏州,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自己也不想念了,便出来了。那时候我表姐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电子厂...

  • 回忆在苏州打工的日子

    我是2011年去的苏州,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自己也不想念了,便出来了。那时候我表姐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电子厂...

  • 青春岁月8

    那年八月,我跟同学刘文友来到苏州。我跟依寒是在上班是认识的。当时她是QC,我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员工。 依寒巡线巡...

  • 7

    权生从播音员工作辞掉后,就去了一家机械厂做一线员工,每天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劳动。和几种机械零件每天打交道,每天反反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苏州做流水线员工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xp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