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发奖励,有的孩子得到的是钢笔,有的孩子得到的是巧克力。孩子们无论是先得到了钢笔还是巧克力,大都不愿意再拿出去交换另一种。
我们一直认为默认的东西最好,这个大家都知道,比如车子的配色,我们中的多数人会选择宣传册上面印的那种,还有我们之前说的那个案例,孩子们无论是先得到了巧克力还是钢笔,大都不愿意再拿出去交换另一种。
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吗?其实就是损失框架。
什么叫损失框架?
损失框架:先让你获得,失败后再拿回去,比成功后直接获得的激励效果更好。
当我们得到了一个默认选项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默认已经得到了,这个时候再更改选项,除非其他选项显著优于默认选项,否则我们就不会进行替换,因为损失框架的存在,导致由于更改而选错,难过程度会高于一开始就没有选。
今天分享的话题是“默认效应”,仅仅是知道了这个思维陷阱的概念吗,当你遇到一个具体问题,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解释,在思维上安装一个监视器,警惕思维陷阱,不因为思维错误继而导致决策行动上的错误,这才是学习《明智行动的艺术》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