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公开审判
在手电筒的光照下,李大湖发现,房间里整整齐齐地摆着许多木盒子,木盒子上面架着一挺轻机枪。噢,原来是个军械库,这真是个意外的发现。那些木盒子,长的里面一定是歩枪,方的无疑装着子弹。
李大湖掀起盖在机枪上的那块布,只见枪身的法蓝层闪着幽幽的蓝光,竟是一挺崭新的德国造马克辛。他把枪抱在怀里,左右摆弄了一下,竟有些爱不释手。
此地不可久留,李大湖让王有福把前面的孙家斗叫过来,拍着枪管说:“大个子,这挺机枪以后就归你了。抓紧时间,把弹夹里子弹压满,等会走的时候,你断后。”
“是!”孙家斗激动地接过机枪,连声叫好。
王有福清点了一下,共有50支步枪,30箱子弹。李大湖吩咐,枪全部带走,子弹能带多少就带多少。10个俘虏兵,每人正好背5支枪。李大湖、荚存义、王有福三人专事押解,孙家斗扛机枪断后,其他队员一人扛一箱子弹,吴谷山也叫他扛一箱,这才带出5箱子弹。
出了当铺后,李大湖领头,以急行军的速度迅速离开烔炀河镇。等到了陈家堰子时,已经鸡叫三遍,天亮了。
一行人进了陈氏祠堂,王家齐、王家志已经煮好了早饭,但没料到会多出这么多人。李大湖说,早饭让他们先吃,我们再等下一锅。又对王家齐说,你去跑一趟张山洼,把张克平区长请过来。
那几个新兵早已一拥而上,一人抓一支长枪,背到肩上晃悠着。李大湖见状,对戴志忠说:“你让他们先把枪送到那个偏房里,还有这些子弹,都拿进去。莫忙着背枪,等会儿还要搞一个正式的授枪仪式。”戴志忠说:“是要有个仪式,还要讲训练课呢。”
当务之急是对俘虏的处理。趁他们围在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李大湖说:“大伙儿边吃边听哈,我有几句话跟大伙说道说道。先前说过,包你们平安,我李大湖说话算数。共产党的队伍讲政策,优待俘虏,绝不会拿俘虏的性命不当回事。但是,何去何从,你们要自己拿定主意。我们共产党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我相信你们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干嘛要替反动派卖命呢?想清楚了,愿意留下的,就是解放战士,就是我们的阶级弟兄。不愿留下的,也不勉强,只要……”
“那你们现在就能放我们走吗?”插话的是那个老兵。
“行啊,”李大湖答道,“吃过早饭,愿意留下的,由荚排长统一安排。想走的,到赵班长那儿登个记就行,我们绝不阻拦。”
那个老兵听了这话,开始和边上人交头接耳。李大湖也不干预,自个儿走进灶间,帮王家志烧早饭。
忙了一阵,离开灶间,出门时看见那个俘虏班长正向这边张望,便走过去问他什么事。那班长回头望望,见没人跟着,便压低声音说:“长官,我是真心想留下来,但他们有几个人要回去,我怕他们坏事,害了我老婆。等我回去把老婆安顿好,再找机会过来。”
“你有这个心思就好。”李大湖赞许地说,”过不过来没关系,只要愿意为我们做事,就算是我们的人。“顿了一下,又说:”你是个有家室的人,过来了反而不方便。适当的时候,我会派人和你联系。你现在去登记,把真名留下,以后好找你。“班长答应一声,抽身就去登记。
在赵文祥那里登记的,除了班长,还有那个老兵,另两个是常和老兵一起玩牌的。登记的时候,老兵说,父母双亲都已经年过六十,都要靠他赡养。身边的那两个兵也随声附和,说是的是的,我们家也是这个情况。
李大湖说,回家尽孝也是正理,咱们不打不相识,但愿以后我们能做朋友。来来来,我送你们到村口。
……
王家齐去张山洼,几乎是一路小跑。这条路他已经是第二次走了,头一次是陪王有福一道,去给张区长送信,告诉他,山区的几个小特务被抓又被放的经过。张区长听后哈哈大笑,说,干得漂亮!还夸李大湖变聪明了。王家齐心想,这次吴谷山被抓,张区长不定会怎样开心呢!
果然不错,张克平听了王家齐的报信后,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刚穿好衣服,又脱下来,招呼道:“凤英,快把箱子里那件新白纺绸袿子拿来。凤英问:“这会儿又不过节,咋又要穿新衣裳呢?”张克平说:“你不懂,这比过节还要喜气。快拿快拿!”接过袿子刚套上身,还没扣上就往外走,凤英在后面喊:” 没吃早饭呢。“”不吃了。“张克平回了一句,拉着王家齐,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路上,张克平问这问那,想知道究竟是怎么抓的。王家齐说,我没参加行动,说不上。张克平急得直搓手,弄得王家齐很不过意,便补充道:”队长说,要召开审判大会,还要请你当审判官呢!“”哈哈,“张克平开心一笑,”这个官,我愿意当。“
审判大会的会场,就在祠堂最里面的大场院。这里是陈氏宗族聚会的场所,宗族议事,春间请戏班子唱戏,都在这个场院。场院的一头,有一个木质大舞台,上面有封顶,可以演戏,也可以在台上开小型的宗族长老议事会。现在,这个舞台成了临时审判台。舞台前沿上方,拉了一条白布做的横标,上书”审判大会“四个黑色大字。两位新队员,持枪站立在舞台两边。舞台中央摆着一个长条桌,后面放了两把靠背椅。长条桌的前面放着一个方凳,那显然是为犯人准备的。
陈家堰子今天男女老少都不下地干活,晌午时都扛着长凳,牵着小孩,陆陆续续进了大场院。过去,他们曾在这里看过审判汉奸,那场景比看戏还过瘾。今天听说是审叛徒,这叛徒的角儿比汉奸小不到哪里,一定是有看头的。所以,当他们看到李大湖陪着张克平登上大舞台时,顿时欢呼起来。
”乡亲们,同志们!“李大湖待张克平坐定,走到台前,”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审判大会。审谁呢?是审一个我们革命队伍的败类,一个叛徒。他投降敌人,破坏我们组织,杀害我们同志,和汉奸领日本鬼子杀害中国人差不多,这样的人该不该杀啊?“
下面一阵声浪:”该杀!“
”给他千刀万剐!“……
李大湖做着手势让大家平静 下来,然后侧身指了指坐在台上的张克平,说:”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审判官。“
张克平连忙起身,向台下躹了一躬。
”不用介绍啦。”下面有人在喊。
“那不是张区长吗?”
“张区长,好久没见你了。”
“张区长好像瘦了不少。”
“当区长烦神呢,哪像我们老百姓."
"好了,好了,”李大湖笑着说,“既然大家都认识,我就不介绍了。”说过收敛笑容,大声宣布:“下面,把叛徒吴谷山带上来!”
场院里骚动起来,大家都屁股离开板凳,踮着脚,向台下张望。
王有福和孙家斗一前一后,押着低垂脑袋的吴谷山,从门里出来。转身上到台上,来到那个方凳子跟前,孙家斗伸出双手,在吴谷山肩膀上一压,软沓沓的吴谷山屁股没坐住板凳,一下瘫倒在地。
台下一阵哄笑。
孙家斗不得不再费点事,拎起吴谷山,两手扶着他坐稳。孙家斗和王有福刚下舞台,前面的那两个队员立即侧转身,枪口指向吴谷山。
“啪!”张克平拍了一下惊堂木,“吴谷山,抬起头来!”……
审讯其实没花多少时间,因为吴谷山的罪恶都是明摆着的,用不着对证,整个过程,就是张克平历数吴谷山的罪状,吴谷山别无选择地说是。
看看审得差不多了,张克平放低声音,和李大湖交换了下意见,然后两人同时站立起来。
“现在,我代表党和人民,“张克平义正词严,”判处吴谷山死刑,立即执行!”
不待吴谷山瘫倒,两个队员一边一个,架着他,拖下台去。
“在哪枪斃呀?”台下有人喊,“我们也要去看看。”
李大湖回答:“想听响儿的,就不用去看了。子弹金贵,省下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