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困惑 | 佛理

作者: 扬蹄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5:57 被阅读114次

文/扬蹄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晴

有时候,是善良抑制了我们的想象,有些坏人是真的坏得可怕!

慈善的困惑 | 佛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来自一位书友分享:

在几年前,她在街头看见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跪在菜市场的街头求助,面前是一张纸,上面写着求助内容。当时她觉得他们十分可怜,动了恻隐之心,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全部给了那对夫妇,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够对他们或多或少带去点帮助。当时她还甚感自豪和骄傲,觉得自己的力量也能给他人带去温暖。

可是,过了几天。那位书友在不同的地点的看见相似的情景,另外一对夫妇抱着孩子跪在路边,面前是一模一样的求助内容。书友顿时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她觉得自己的善良被人利用,不但没有真真切切帮助那些需要的人,还助长了骗子团伙的气焰。

所以,不禁疑惑,我们所谓的慈善,是真的是在做慈善么?

从佛理的角度来看,慈善是一种传递慈悲大爱的行为。而佛教强调的慈悲,慈是给予快乐,悲是拔除痛苦,由此获得无苦之乐。有利他愿望,还要有智慧的指导,懂得如何去帮助别人,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

慈善人人都可以做,没有大小。真正的慈善是自己发心去做,既不能要求回报,也能不要求别人要做到和你一样的程度。慈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它是一种内心的选择。佛理给出以下五点慈善的意义。

第一,慈善可以成就慈悲心,让内心充满阳光。

也许现象会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的心不会撒谎。当我们真心想帮助他人那刻,并切实实践了,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会油然而生。看似那位书友是被人骗了,但如果没有不得已的苦衷,谁会愿意抱着孩子跪在那里祈求别人的怜悯?异地处之,相信大多数的我们都不愿意以脚踏自己尊严的条件去谋取他人的同情心而获得利益。

也许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那个能力为他人拔除痛苦,但我们获得是自己内心的快乐与喜悦。即使别人欺骗了你,而你发心想要帮助他,这是在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第二,慈善可以成就无量福德,通过服务大众来广结善缘。

刚过去的2017建发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作为一名参赛者的我而言,真想给主办方、志愿者、拉拉队等工作人员点个大大的赞!

考虑到周六有雨,所以物资包里准备好一次性雨衣。主办方还在比赛当天提醒参赛选手雨衣不要随意扔在跑道上,否则跑者踩到会滑倒摔伤;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冒着雨做好直播、拍照、指引、医疗、送水和收拾残局、清理垃圾等工作;拉拉队及路人都在给我们参赛选手加油助威。下雨虽冷,心里却是满满的温暖,真诚地感谢!

第三,慈善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与对立。

现在这个社会,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关注别人,才显得冷漠、没有温度。如果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温暖的回应,世界真的很美好呀!

前两天有个朋友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女孩儿在问网友“右手的动脉在哪?”没想到,收到的回复1是“小可爱,你的动脉被我藏起来了,你笑一笑,我就给你看。”回复2是“找什么动脉呀,买瓶脉动来喝喝,倒过来念就对了。”回复3是“这个问题你不需要知道哦!这是医生才需要知道的事情。”……最后,那女孩笑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在无形中挽救了一条生命。

第四,慈善可以对治嗔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社会多一些慈善,就会多一些温暖人心的帮助,也多一些化解戾气的关怀。

我国的西高东低的复杂地形地势注定经济无法均衡发展,由此国家宣布扶贫扶弱政策,鼓励沿海经济带动内地的发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支持大学生去当选村官、去山区支教,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带去暖暖的感动和善意。

此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自然灾害发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藏着掖着。救灾抢险人员冲在前线,志愿者和普通大众响应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争取把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还有很多公益事业,养老保障等等,因为对善的追求,社会才变得和谐美好。

第五,慈善不仅可以成就慈悲,还可以圆满智慧。在关心他人过程中,内在的我执和习气都会随之弱化。心也会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空灵。

有幸碰见那些面目安详,亲和力极强的人。他们的脸上常挂着笑容,把别人装进心里,会让人不由自主想去亲近他们。他们的内心谦卑、柔软且宽容。神色倒映出心境,心境折射出神色。当一个人内心能装下别人,那别人心里也会惦记他。

你说你成不了那样温柔的人,穷得也只剩下蚂蚁花呗的欠款了。没关系~慈善这件事与钱没多大关系,主要是你的心!

佛法里有“无财七施”

一是和颜施,给他人一个微笑,也给自己些许自信,瞬间人与人的距离也就拉近了,善意在彼此间传递;

二是语言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可见一张嘴有多厉害!不随意诋毁羞辱他人也是温暖且善良的呐,努力做到吐字如金,金口玉言;

三是心施,负能量可以通过日记、运动等方式自我消化掉,或者跟亲近的人分享,寻求解决方法。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拥有朝气蓬勃的心灵同时也为他人带去力量;

四是眼施,“世上不是缺少美,而且缺少美的发现”,记得曾经有次转多次公交、穿越拥挤的人潮只为去看传说中绚烂的三角梅。结果回家之时,才发觉小区里的三角梅并不比景区里差,照样美得红艳。

五是身施,看到别人需要帮助,身体力行去做就对了。我们的犹豫不决就是因为想得太多太谨慎,却不知道帮人就像抓住运气一样,稍纵即逝。等一切利弊想清楚了,也就不再是那么一回事了。

六是座施,在公交上给老弱病残孕幼让座,也是慈善之举。把方便让给需要的人,多为他人考虑一分,我们以后也会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善良就是这么传递下去的。

七是房施,在进入三级修学前有一个见面会,地点就是一个书友的茶舍,布置精美、别致。无偿提供一个场所供大家喝茶、聊天、学习、交流,分外舒服自在。

儒家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人与自然的关系;释家(佛理)讲人与心的关系。

愿你我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


《佛理》篇,纯属个人心得体会

本着学习一点,分享一点的心态,呈现出的是个人对佛理的理解

佛理博大精深,加以个人的想法和书友们在读书会上的经历分享,更加贴近生活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本人认识尚浅,敬请谅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当,欢迎探讨指正

感恩

参考文献:《慈善的困惑》济群法师演讲稿(节选)

参考资料:2017.11.26杏林读书会上书友们的分享

相关文章

  • 慈善的困惑 | 佛理

    文/扬蹄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晴 有时候,是善良抑制了我们的想象,有些坏人是真的坏得可怕! 不知道你有...

  • 《成功的困惑》|佛理

    文/扬蹄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晴 今晚是我第一次参加西竹寺的读书会,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接触佛学。...

  • 佛 理

    生活中并不常往来的一位朋友,从远方打来电话,说她已经认真参佛好几年了,说自己的心智在佛理中得以迅速提升...

  • 佛理

    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 弟子问释迦牟尼佛: 您既神通又慈悲,为何还有人受苦?...

  • 佛理

    世间之佛是咋样的,被人称之为世间之佛的说法? 所谓世间之佛,也就是佛系人生。当一个人面对无常的调理的时候人的身边就...

  • 日偈同养上品莲(97)

    一 生是迷惑颠倒佛,理即事离非真佛; 佛为平等觉众生,理通事达究竟佛。 ...

  • 学佛的困惑

    读熊逸先生的《思辨的禅趣》,想起了多年前写的这篇旧文,现略加修改,以飨读者。——题记 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为了普渡众...

  • 六即佛

    理即佛 名字即佛 观行即佛 相似即佛 分证即佛 究竟即佛 [十四讲表第一讲先明佛义]41[六即佛]:[理即佛、名...

  • 吃素 | 佛理

    文/扬蹄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晴 你吃素么? 我是不吃的。 从小就不怎么吃青菜,身边也没有几个人是素食...

  • 胡说佛理

    你说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执着于红尘万物,执着而得不到或者解决不了,所以痛苦、烦恼。如果能够把一切看空,那不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慈善的困惑 | 佛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bu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