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参加了一个教师读书活动。这次,我们读的是冯卫东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
今天,是我们读书营开始的第一天,阅读的内容是《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31151/c2311b26b85ff8bb.jpg)
“真学”二字,来源于“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可以理解是“真正的学习”,也可以是“真正地学习”。书籍并没有做概念上的尝试,而是界定为学校教育。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少,读起来很轻松,所以今天的读书任务愉快地完成了。来谈谈今天的阅读感受吧。
书中提到“回到或站在儿童立场上,重构我们的教学。”我的理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情。教师的思维是成人的思维,更成熟、更理智,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社会生活的经验少之又少。在教学中,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某个知识点,我们应该怎么讲。怎么讲,学生才能够听得懂。怎么讲,学生才能更容易接受。
在我们的办公室里有一个数学老师是备课组长,教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她经常给自己的教学提出问题,“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他们小学已经学过了某某知识点,理解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也经常会在办公室里,看到这位老师去听一些网课视频,就是想要学习别的老师是如何讲这个知识点的。
我们的语文学科和数学则不同。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不管怎样讲,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那么,我们的语文课程如何从儿童的立场去教?
我想到了我的学科领路人——欧阳老师。她说,教学目标简单一点,一节课把某个知识点讲透,让学生有所得。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什么都有了,然而没有深层次的内容。
是的,她的语文教学是系统性的。根据教材,每个学期学好什么内容,每堂课学好什么知识点,她都能做到胸有成竹。
欧阳老师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带完一届毕业班后,再回到七年级去教书。会觉得七年级的学生什么都不懂,于是又开始一点一滴地去教。
除了学习要从“儿童立场”出发,我们在学校处理学生问题时,也要现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说,学生情智的不成熟,会有一些幼稚的想法或者举动。首先,我们应学会接受,接受他们的错误。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办法去改变既定的事实,接着,是尊重。尊重他们幼稚的行为或者言语,再来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开始,就用教师的身份、威严来对学生造成“压迫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