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想法散文
读书记(155)《中国文学史话》——题大于内容

读书记(155)《中国文学史话》——题大于内容

作者: 闲人无稽 | 来源:发表于2019-12-31 18:18 被阅读0次

书名太大了。抛开对于作者的他人评价,单从内容和题目来看,还是内容架不起这么大的题目,好比偌大个晾衣架只空荡荡挂了一件衣服,总是凄凉了一些。

本书应该当做胡兰成关于文学的论集,尤其是下卷的对周作人、张爱玲、鲁迅、路易士等的文章,更像是回忆录,不构成史话,单从史话出发,大概只有上卷的《文学与时代的气运》可以算得上。为激励青年后辈如朱天文、仙枝等的文学创造,作者亲自撰文指导他们,本书的很多文章就是由此集集而来,所以在看本书前,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学的基本了解,是很难一下子领会作者的结论式论断。比如在写到宋唐之间的文学对比时,胡兰成是偏向后者的,因为

“隋唐是从魏晋南北朝的大变动中开出来的,而宋朝则是从残唐五代的之乱出来的,创造力不及,宁是思省的,观照的,所以说唐诗如饮酒,宋词如品茶。”“但五胡乱华当年是有心的知识刺激,残唐五代却是没有。”

如果不了解基本的五胡乱华和残唐五代的背景,是只能当读过就读过了。这一点倒是很能够联系到鸦片战争之后所起的新文化运动,都是有大量的外来刺激,才能激发彻底的变革,虽然这个变革在作者眼中看来,是过犹不及,

“五四”在原则上把礼教来打到了,至少在文学上写中国人的情感没有了形式,以至小说里用了西洋人的情意与动作的形式来描写中国人,这样,文章先就不美了。

在当时能提出这样的观点,难怪会被各路人马批评。不过从现在的一些列追寻民国大师足迹的行为来看,胡先生似乎说对了。文中还有很对对于历朝历代文人的评价和对于“士”、“民”文学的论述,没有一定的学识,是无法理解他的妙处。

凡读文章,都是取可取之处,品可玩之处,存可疑之处,判可叹之处。胡兰成在文中当然也是有被后人所诟病的,单举两点,其一,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刻意捧高。即便是我们的文化真在后世的认证中有绝对高度,也不至于到藐视一切,先于众人,预设未来的地步,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去拔高文化的层次,虽然佩服作者的勇气,但还是不够客观看待平行文化。

其二,对于当时作家的刻意捧高。朱天文、张爱玲确有才气,但绝不到冠绝一时的程度,文无第一。胡兰成是真爱这两位作家,随处可见对她们文章的提及,提携后辈是不遗余力,全然不顾读者的过犹不及的反感,也是不容易。

胡兰成的才气确是有,只有读过他的文章才能对他有主观的理解。但也得兼顾那个时代的形势,没有环境也不成一书。

相关文章

  • 读书记(155)《中国文学史话》——题大于内容

    书名太大了。抛开对于作者的他人评价,单从内容和题目来看,还是内容架不起这么大的题目,好比偌大个晾衣架只空荡荡挂了一...

  • 玉凤与胡兰成!

    最近在阅读胡兰成的《中国文学史话》,只能说自己对于中国的文学掌握的不够深厚,在此之前,竟然也没有发现中国文学的强大...

  • 2018-07-31

    VPN似乎崩了,打不开github。31题: 155题: 419题:

  • 2019.07.21

    读《相对论史话》理解引力,空间,时间的关系。

  • 杭州:细雨西湖媚,微风杨柳斜

    细雨西湖媚,微风杨柳斜。 断桥觅仙踪,苏堤读史话。

  • 焦点解决金句1

    坚持分享第 418天 读《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至10页 20220812 1. 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

  • 态度大于内容

    最近一直在听丛非从的作品音频,甚至还买了两本书,觉得很多情绪想法都感同深受,而且也给了很多方法论。 这两天,一直在...

  • 流程大于内容

  • 形式大于内容

    我们从来高喊着实事求是的口号, 我们从来心怀着拼搏为民的信念, 我们从来把自己逼的忙忙碌碌, 我们从来都说自己碌碌...

  • 形式大于内容

    培训还没结束,单位就通知让回去参加队列训练,我第一反应就是抗拒。可没办法,抗拒无数次后,就没有心力了,便说等下课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记(155)《中国文学史话》——题大于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li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