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想过会在现实中遇到“新一”,确切地说,是在气质上像极了“新一”的人,就连说话语气都如出一辙地自信和轻慢。
那年,我被市一中的高中部录取,其实是替补录取,距离分数线差了五分,为此,家里交了八千。
好贵的五分。
但我不想改去别的学校,因为一中是市区唯一的省重点,而且离家也近,所以,我不想舍近求远。
然而,进了高中以后,我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像只丑小鸭,而且,是那种似乎永远都变不了天鹅的丑小鸭。
因为入学没多久,我就发现,其他同学轻而易举就能理清思路的数理化,对我而言,就像进入迷宫一样怎么都绕不出来。
每当任课老师问“都明白了吗?”,同学们齐声说“明白”的时候,我都想怒吼一声“你都讲了什么啊!”但我不能吼,因为那就是承认自己笨。
就在颇为灰心的时候,“新一”步入了我的视线。
实际上,想让人不注意到他是一件比做数学题还要难的事。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很受任课老师的青睐。比如,当老师提了某个难题需要找人回答,而台下一片寂静,情势莫名紧张的时候,任课老师都喜欢点他的名,就像狄仁杰每当遇到疑难案件时,总爱问“元芳,你怎么看?”所以,只要听到他的名字,我就会缓缓地舒口气,因为用不着自己来丢脸了。
他叫秦之远,是个理科成绩特别优秀的男生。我有些怀疑,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天赋。他不但成绩好,长得也很酷,而且像新一一样皮肤白皙,热爱运动。
我有点慌张,开始对比新一和秦之远的不同,以避免自己把对新一的喜欢转到他身上。但观察比较之后,对他的喜欢仿佛更胜从前。
当时的班主任是个平易近人,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男老师。一次期中考试后的晚自习,他把我叫进了办公室,首先分析了一下成绩排名和强弱科目,而后突然问:“你最近是不是有心事?有什么事可以跟老师或者朋友说,不要憋在心里。”
听到这话以后,我觉得自己像个被抓现行的小偷,心虚地只想逃跑。于是,我随口敷衍地回答:“没有啊。”然后便不再说话。言多必失,我心想。
原以为自己的痴傻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减,可一个月以后,全班重新调整了座位,秦之远被换到了我的后面。
虽然我很清楚,他绝对不会关注像我这样的丑小鸭,但我却对他的一言一行都很在乎。从那以后,我体会到背后发烫是什么滋味。
我不敢看他,也不敢和他说话。同班期间,我对他说过的唯一一句话就是谢谢。
那是一节自习课,我的笔掉在了地上,他俯身捡起来,问了句是不是你的,“天哪,他居然对我说话了。”我激动地想着。那一刻,我只觉得周围的世界忽然变得那么可爱,明朗。虽然让人有点晕眩,但我还是镇静自若地说了声谢谢,连微笑都没有,是的,我不敢,怕别人会看出我的心事。
有人说,如果喜欢一个人,会包容他的所有。对于这句话,我原本是不信的。但那次,当秦之远生病呕吐时,我信了。周围的同学对他突然吐酸水都避之不及,而我却没有丝毫嫌弃的感觉,有的只是心疼和担忧。
当他感冒好了回到学校,我忍不住望了他一眼,看着他身姿敏捷地跑回座位,充满了活力和朝气,我心里的愉悦和踏实大概只有自己知道。
之后的日子里,除了数学有所进步之外,其余的理科科目我依旧听不太懂,但想到以后可以选文科,我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过,这份希望里没有包括对他的非分之想,对我来说,安静地待在远处看他打球,听他说话,就已经很好。
直到高中文理分科前,我都没有主动找他说过话。他选了理科,所以,我们不再是同班。
分班后的每一次期中考试,我都会趁着家长会结束,悄悄地跑到他班上,发现讲台上有多余的成绩单便拿走一份。看到他的分数和名次依然那么炫丽,我的心里会莫名地骄傲,是的,就是莫名其妙。
再后来,就是高中毕业,各奔前程。他进了北京的名校,而我,选择了家乡的二本。
在旁人看来,也许这样的暗恋颇为沉闷。既没有表白,也没有追求,更没有天荒地老,此志不渝的震撼和感动。有的只是躲藏,和如今回忆起来的恬淡。但对我而言,这样就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