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6871/60f2ed5e6c91cf7b.png)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里关于离别说过这样一句话:
“对于情爱离别的这件事,我们只是缺少练习,我们要习惯接受这种事情,并且要练习这种能力。”
离别这件事情我们汉文化儒家思想里面似乎一直比较敏感甚至抗拒。孔子云不知生焉知死,所以不聊,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古时如果无意触及,还要敲木鱼,念经思过。连言语都无法自由畅所,可见我们对离别,对爱情的离别处理一直都不太熟练。
亡者为大,好像在那一刻生死已高于一切。其实生死也是一种离别,而这个离别的地点叫阴阳界。只是我们都在这边,对那边的世界一无了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那时,弱冠之年的苏轼无意闯进王弗的豆蔻年华,两人一见如故,如胶似漆。由于双方家府都是当时地方名士,在隆重热闹的婚礼下喜结连理。一路欢声笑语,甜蜜温馨,羡煞旁人。
谁知金童玉女惹来了老天妒嫉。十年后的春天,生机盎然,花香伴随着鸟语,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戛然而止。爱妻病逝,人生无常。
时光要人走,思念让人留。转眼又是十年,虽这期间,大文豪身边不乏才女伴随左右,但从未正式娶妻,全以小妾居称。相信是依然无法释怀那笑靥如画眼波流转的浓情蜜意,才让刻骨铭心的记忆哪怕二十载年华来冲洗也无法抹去。
“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对于初次见面的倩影,记忆深刻,小轩窗缓缓推开,杉木座椅,美丽少女正依窗梳妆。梦牵魂绕,一生难忘。
而离别总是这样猝不及防,面对爱情的离别,生死的分隔。他们无法改变与抉择,但对于真挚情感的表达和无限思念的感悟,他们没有任何吝啬。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同样是感情真挚的陆游和唐婉。两家书香门第,又属世交,陆游经常偕唐氏在沈园吟诗作赋,花前月下,宛若一双蝴蝶嬉戏翩飞。正值金人南侵,兵荒马乱之际,两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终于暗生情愫,恨不得立马将这世间美好风景携手并肩享尽。
终于,两人婚礼隆重举行,风光无限,震惊全城。可谁知造化弄人,唐婉天生生育缺陷,无法为陆家延续香火。加上才华横溢的她本身就与当时的封建旧朝显得格格不入,陆母又是威严专横之人,直接强求陆游一纸休书,从此斩断情缘。
十年之后,故园重游,两人偶遇,物是人非。一时间怅然离愁,各自心头,百般滋味,百感交忧。陆游忍不住内心喷涌的情怨恩愁,想起曾经的酥手,藤酒,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无奈世俗功名,人心险恶,情路荆棘浅薄。几年的离索换来一杯愁绪,是否对错!
美好深情,乱世佳人,没有生离死别依然被辜负的爱情,似乎更让人扼腕叹息。不过陆唐二人没有因此消融,后来各自生活,仍然认真面对,坦然得过。
可见自古我们的汉文化基因里,对爱情,对离别似乎一直都无法言说的束缚禁锢。美好的感情得不到祝福,才子佳人也不能相拥而簇。
“只见过那合久的分了,没见过分久的合。”
有现代情歌词曲天王之称的李宗盛,似乎早就参透爱恨情仇,在歌里尽情曲径通幽,挥洒自由。
钱钟书对与杨绛女士的爱情感悟是:“我们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种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不仅有桃李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更是早已融合在彼此精神之中。
而杨绛女士先后痛心送走女儿和丈夫后,在百岁感言上回应的是:“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这位旷世才女早已坦然这世间的一切,面对爱情,生死,离别的处理方式与态度,她已然练习的游刃有余,泰然自若。
我们会羡叹古人的纯粹热烈的爱情,也欣赏现代人们情爱里的独立。
也许面对爱情的缘分来临,我们无法抗拒。也许面对情缘破灭的时刻,我们也稍显乏力。而生死离别我们也可能始料未及。但期望着,在这些事情还未找到我们之前,我们早已练习好抵挡这一切的能力。熟练些!再熟练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