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相遇1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14:45 被阅读0次
管社山庄的荷花

博尔诺夫说,“生命是人积累起来的内在力量,而且特别指是与主流的理性力量相对立的非理性的情感和激情的力量,是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和意义的动力的不竭源泉。”(《教育人类学》)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和培养这样一种内在力量。而所谓的课程,不过是教师通过设计系列活动,来促进学生与自我、他人和这个世界相遇,从而不断重组经验和完善人格的过程。

1、又至初冬晓雾时:与课相遇,与自己相遇

又至初冬时节(2018年),这两天的早晨和上午一直是浓雾笼罩。

浓雾。眼前的熟悉的世界一下子陌生了。飘飘渺渺,缠缠绵绵,婉婉约约。像大幅的纱巾,似厚厚的绸幕,如广阔的云海……这是怎样的世界!这是海市蜃楼,这是近在眼前,却似懵懂无知;这是诗意的述说,梦想的告白,这是淡淡的水墨画。这是非人间的美,却在你的身边。能够放飞心灵的翅膀,能够让平庸激发性灵的文字。……”翻开以前的日记本,找找那写雾的片段。一下子翻到了十一年前的《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的日记。

多么熟悉的内容,虽然已经十多年,但依旧能想起当年浓雾遮天的情景。世事纷繁复杂,然而那些特别的相遇却总能穿越时空,让人刻骨铭心。

“授课和工作连成了一气,知识与行为打成了一片……这种经验可创造他们自己的环境,这种记载可保存他们自己的经验,而这种文章又成了他们环境的一部分,取这样的教材,照这样的教学,可使儿童的经验一天一天地深入而扩张;他们的环境,把经验作基础,一天一天地新鲜而恢廓,他们的精神、思想、声音、符号(文字)自由自动的在里边运用着,受了教师的辅导经过共同的整饰,变成了他们的文学……”(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黎锦熙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孩子去观察生活,去捕捉那一次次的相遇,在相遇之中获得美的陶冶、智的应对。

“不知香雾湿人须,日照须端细有珠。政是春山眉样翠,被渠淡粉作糊涂”(杨万里)。雾是一种陌生化和美化,能生发许多诗意。我这样思考这一节课,我觉得应该读一读古人写雾诗词。类似《夜雨寄北》中的“巴山夜雨”,雾这种自然现象也造成了时空的阻隔。这一节课是不是可以让学生们重温一下“苏州园林的隔与不隔”花墙和廊子的设计,让熟悉生出了层次?还可以播放一下那英在《雾里看花》这一首歌中高亢而又激越的演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上课之前,我觉得我的设计很丰富,我的设想很完美,但是上完以后,却感到真失败,因为这一节课,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带着一种满满的失望,我写下了反思。

相关文章

  • 心灵的相遇1

    博尔诺夫说,“生命是人积累起来的内在力量,而且特别指是与主流的理性力量相对立的非理性的情感和激情的力量,是一切形式...

  • 心灵的相遇

    心灵的相遇把尘封已久的心扉再次打开,爱依旧,却物是人非,年少懵懂的爱情也许是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值得等待的,是最甜蜜...

  • 心灵的相遇

    在我看来,阅读与写作,就是一场心灵的相遇——一种可遇而不渴求的心灵碰撞、交流、思考。它至少会经历以下几个阶...

  • 心灵世界下的自我相遇(1)

    本文参加#“再见,不负遇见——我的大学”#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心灵世界下...

  • 心灵的相遇2

    1、又至初冬晓雾时:与课相遇,与自己相遇(下) 今天,我上了一节不伦不类的课《对话作文:却话初冬晓雾时》,既可以称...

  • 心灵的相遇3

    2、从文到人的持续关注:与学生相遇 2018年秋季,新学年开学,我依旧留在初三。对教材和中考熟悉,这是益处。不过,...

  • 心灵的相遇5

    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一书中向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四个层次的问题。他更进一步追问,学生和教师的自我的品质是如何形成或...

  • 心灵的相遇4

    敞开和理解:好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心灵相遇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多数人会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教什么?更深入的问题...

  • 相遇心灵路

    文/鲁宏墨香 无论你相不相信 那一刻 我们相认相识 双眸对视的瞬间 你找到了我 我,也找到了你 两个心灵 真的相拥...

  • 寒假写作1:升格期未考试作文

    写作要点1相遇,2最美季节。 题目中的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相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的相遇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gw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