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相遇2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12:12 被阅读0次

1、又至初冬晓雾时:与课相遇,与自己相遇(下)

今天,我上了一节不伦不类的课《对话作文:却话初冬晓雾时》,既可以称之为作文课,也可以称之为阅读赏析课,还可以解读为思考、聊天课。反思这堂课的问题:首先在于定位不是很明确,练习的点没有找到,所以学生的生成不是很明确。于是,重新定位一下,目标一,学习审美,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雾之美、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目标二,积累写雾的词句,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写景和叙事相结合的写法。

其次,为什么我与学生的对话不够?因为对于日记和生活的观照不够全面。

“但是这样的雾却给我们带了诸多不便。今天一大早,吃着早饭的时候,收到了上早班的妻的短信:今天的雾太大了,走洛社大桥吧。我心里一动,想到浓雾锁道的景象,但是走比较陌生的路,似乎并不安全,从东方红大桥下来,雾蔼沉沉。我没有走小路,打着灯,跟着前面朦胧的摩托车灯。 ”这一段日记在上课的时候是被忽略的。或许也因为介绍雾中的人情美的文章不够,而且片段写作的题目也不是很清楚,学生的生成也不够。于是,补充修改。第一,以“雾中”为题,写一段景物描写的片段,要求写出景物的独特魅力,注意写景的层次。第二,以上学路上为题,说说,你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恰当叙事。

一边反思自己的课,我一边将课件发给了爱好思考的好友——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范恒立老师。范老师给我的建议是:“梅兄,愚以为内容多了。就以您的日记来上,您谈谈。让学生谈谈,再让学生写写片段。拙见。”也是啊,只要对这篇日记充分解读,深入反思。这一篇写雾的文章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写了几次景物?从哪一些角度来展开,写出了雾的什么特点?还可以增加一些什么内容,补充一些什么?而我呢,上课之前情绪和想法过于膨胀,内容过多,没有设计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因此导致了学生的无所适从。

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中说,“一想到教学……我就想提醒自己,尽量少花时间用信息和我自己的想法把空间填满,而要多花点时间营造一个学生与主体及彼此对话的空间。”反思之余,我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上课的时候,教师如果内心满满的都是自己,都是上课的内容,这样的一种状态还不能算准备好。教师还应该从上课的内容,观照学生的生活,然后才能进入对话的状态,成为一名好的对话者和引导者。

相关文章

  • 心灵的相遇2

    1、又至初冬晓雾时:与课相遇,与自己相遇(下) 今天,我上了一节不伦不类的课《对话作文:却话初冬晓雾时》,既可以称...

  • 心灵的相遇

    心灵的相遇把尘封已久的心扉再次打开,爱依旧,却物是人非,年少懵懂的爱情也许是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值得等待的,是最甜蜜...

  • 心灵的相遇

    在我看来,阅读与写作,就是一场心灵的相遇——一种可遇而不渴求的心灵碰撞、交流、思考。它至少会经历以下几个阶...

  • 心灵世界下的自我相遇(2)

    本文参加#“再见,不负遇见——我的大学”#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心灵世界下...

  • 寒假写作1:升格期未考试作文

    写作要点1相遇,2最美季节。 题目中的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相遇...

  • 心灵的相遇3

    2、从文到人的持续关注:与学生相遇 2018年秋季,新学年开学,我依旧留在初三。对教材和中考熟悉,这是益处。不过,...

  • 心灵的相遇1

    博尔诺夫说,“生命是人积累起来的内在力量,而且特别指是与主流的理性力量相对立的非理性的情感和激情的力量,是一切形式...

  • 心灵的相遇5

    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一书中向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四个层次的问题。他更进一步追问,学生和教师的自我的品质是如何形成或...

  • 心灵的相遇4

    敞开和理解:好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心灵相遇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多数人会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教什么?更深入的问题...

  • 相遇心灵路

    文/鲁宏墨香 无论你相不相信 那一刻 我们相认相识 双眸对视的瞬间 你找到了我 我,也找到了你 两个心灵 真的相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的相遇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oq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