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54/7b42b4f667a78ecf.jpeg)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表达关怀。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长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
所谓兄弟(姐妹),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
然而,却又不这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
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颗树上折断了手。"
这是龙应台的一段文字,很精确、微妙的描述,说出了兄弟姐妹间不同于所有社会关系的含义。
看到这些文字,竟勾起了一些记忆。
我有个姐姐,是个八零后,大我两岁,中学老师。我做地产,完全不同的行业;现在偶尔见面,更多时候是通过微信了解对方的状况,或者在回爸妈家时相聚;觉得每次聚会都是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并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想。
现在细想,其实我对她有很强的依靠感;而且越来越觉得有个姐姐陪着一起长大是件幸福的事。
我对姐姐的感情大约经历了三个懵懂的阶段吧
(1)小屁孩互相讨厌阶段
其实小时候并不觉得有个姐姐是很好的感受。每次爸爸单位发了好吃的东西,都要一人一份,而且我小时候是很弱势、内向的性格,又常被姐姐抢零食,抢玩具;因为两人年龄只差两岁,还得经常穿她穿过的衣服。
大约在我三四岁刚刚有一点记忆的时候吧,爸爸单位组织出去旅游,可以带一个孩子,姐姐那时候已经五六岁了,可能是外出比较好照顾吧,所以爸爸只带她出去;而且总是趁我还没睡醒的时候偷偷把她叫起来,瞒着我。当时的我就是超级不开心啊,后来能稍微表达自己感受时,看到他们拍的合影,就会问,为什么没有我啊?我也要去啊;每次一看到照片心里就一肚子的委屈。
那时可能就会有一种潜在的想法,要是没有姐姐就好了,好吃的都是我的,好玩的都是我的,衣服全是新的,再也不用穿她的衣服了。
我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候长的很可爱,又活泼,很受亲戚、爸妈朋友的喜欢。爸爸学校的校长还认了她当干女儿,听说爸爸只要带她去单位,同事们都特爱逗她玩儿。而我相对姐姐的性格来说,就内向很多,不爱说话,还认生,长的没她可爱,总是觉得被冷落;有时还会胡思乱想,我到底是不是爸妈亲生的啊,都不给我买新衣服,不带我出去旅游,真是要烦死了。
上小学时,我们在同一个学校,相同的上课时间,却很少一起上学、放学,反而都是跟自己最好的小伙伴一起手拉手去学校、回家。看来当时她也不喜欢我,我们彼此都不喜欢对方。
五六年级的时候,爸妈都很忙,没人照顾,姐姐就开始担任小大人的角色,学着简单照顾我俩的生活;夜里我很怕黑,姐姐走哪儿我跟哪儿,完全不敢一个人活动,晚上睡觉得和她睡一张床,有她在就会觉得超级安心;但她不让我和她睡一头,所以我俩一直都是闻着对方的脚丫子味儿长大的。
后来,我妈从远房亲戚中找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来家里做保姆,这才结束了同样是小孩子的姐姐照顾我的生活。
所有人都夸姐姐懂事、乖巧;相比之下,我就觉得自己蠢的不行,好像什么都不会。
不过那时开始隐约觉得有姐姐还是挺不错的一种感受,起码能保护我。
小时候还没意识到有个人在同一个家庭,从出生陪着你一起长大其实是很幸福的事情,你们拥有许多共同的成长体验,彼此知道对方最初的品性;她和你争抢过吃食玩物,偶尔也会为你挡掉危险;这种感受不是父母、朋友能够给予的。
长大后,你会发现这段陪伴将是人生中无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时光,即便是充满了幼稚的吵闹。
(2)少女时期的崇拜阶段
姐姐在少女时代越长越好看,成绩也好;在学校里开始有男孩子追她,班级里最帅的男生要认她当妹妹,好朋友一大堆,人缘儿好的不行。周末从来都是各种忙,我越来越崇拜她,她出去玩也都爱带着我。所以,她的同学大多都认识我,因为我是她的小跟屁虫。
第一次看琼瑶阿姨的梦幻言情小说是从姐姐那里拿到的书,觉得好好看啊;可不小心被我妈发现了,就气冲冲的问书从哪里来的,我就很不要脸的想都不想把姐姐给供了出来。之后我妈把书给没收了,也不知道我姐是怎么跟借她书的同学交代的。好像这事儿挺对不起她的,太不讲姐妹义气了,可当年的我就是那样的胆小怕事,谁让她是我姐呢?
我和她在读初中时有过一年的重叠时间,我刚进校时,她读初三。那一年里,我完全感受到了有姐姐的好处,各种优越感啊。
因为她在学校各方面都不错,又连续担任校级干部,所以很多人都认识她。因为这个缘故,我在学校里受到各种哥哥姐姐的照顾,连在同学中的人缘都有变好,那种感觉真的是棒~极~了!
刚开始要入团时,需要有入团介绍人填写推荐理由,我毫不犹豫的写了我姐的名字。她写字很好看,所以我们同年入团的一拨同学中,我的入团申请书是最漂亮的,当时也是很自豪呢。
她初三毕业之后,还有男同学托我给她传消息什么的,各种讨好,也是享受了一段不错的美好时光。
整个少女青春期,除了享受她带来的福利外,还得不时活在她的阴影下。
暑假我俩一起去美术培训班学习画画儿,明明同时开始学习,可她很快就跳到中级班学习复杂的石膏素描和基础的色彩训练了。我却一直呆在初级班天天画圆球啊、立方体啊,画了整整一个假期的圆球,幼小的心灵受到了1000点的伤害和打击啊;虽然在一个培训班学习,却是各有各的小伙伴,俩人从来不在一起玩,但她却不允许画班的任何一个人欺负我。
有次我去拔牙,她在旁边看着我疼的呲牙咧嘴的样子,哈哈大笑,我就更疼了。她收到男生写的情书,被我妈训斥时,我站在旁边也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不过内心却是默默崇拜着她的,画画、写字都比我好,感觉也是有一种莫名的荣耀呢。
慢慢的,自己也开始有了成长的秘密,不跟爸妈说,却会坦白的告诉姐姐。她总是站在我的角度给我中肯的建议,而我也知道,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些小秘密。
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见过了对方最糗的样子,了解彼此的喜好与厌恶,互叫对方的小名,彼此知道对方的秘密和最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偶尔还会有争吵;但是,已经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我们将永远会是亲密的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还好,有我姐呢。”
(3)慢慢进入亲密的姐妹阶段
第一次坐火车离开家乡去上大学,姐姐去送我,离别的车厢里,我俩竟硬生生的挤出了忧伤的眼泪,和爸妈分别时也没哭啊。
大二时,学校组织出去写生,从山里回来后发现银行卡被盗取,钱被别人取光了,是一整个学期的生活费,不敢和爸妈说,怕他们批评我,第一时间给姐姐打电话哭着说了事情的经过,她就安慰我说不要着急,并立马打了钱过来。直到好几年过后,爸妈才知道我丢银行卡的事情。
每次放假回家,总是带我去吃各种好吃的,恨不得把我没在家时她吃到的美食全部分享给我。当然也能享受到她男朋友对我的各种讨好、礼物之类的许多福利。
那时候喜欢写日志,好的不好的都记录下来发在空间里,她看到就会留言鼓励、安慰,觉得那是最真诚最无私的支持,遇到特别窝心的事情,就打电话给她倾诉、抱怨;从来不怕她会误解,把我想成什么样的人,或是给我贴什么不好的标签;因为她是最了解我品性的人。
工作后,有时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人和事;我常常感觉,当自己遇到无法诉说的烦恼,却又能毫无保留的balabala说给她听时,大概是因为她能给我最坚定的安全感吧;我从不担心会因这些以及奇怪的想法而觉得羞耻、被嘲笑,她永远能理解我所有的感受。
还有谁能听你抱怨而不嫌弃你呢?我们反感经常抱怨的人,也都争取做不抱怨的人,可生活中还是会有一些负面情绪需要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啊。而姐姐对我来说,就是那个照单全收并让我没有后顾之忧的亲密小伙伴。
最初毕业时我在上海了几年,离家远,从来没考虑过爸妈的感受;可能潜意识里就是觉得姐姐离他们很近,有人照顾,所以特别安心的过了几年海漂的自由时光。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一直都是年轻时的模样吧,永远不会老。可事实是我们慢慢长大,他们会老去,也会生病。
有一年,我妈突然眩晕在家里,并送进了医院,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大脑是空白的,眼泪不经同意便簌簌的往下流。姐姐赶紧安慰我说,你别太担心,肯定会好起来的,没那么严重;可其实我知道她心里也是不踏实的。妈妈住院了一个月,我和姐姐互相鼓励,并轮换着在医院照顾;出院后,我们说起这事,都说“还好有你在”。
短短的话语中又含着许多不须明说的支持,这是属于我们俩之间最坚定的依靠。
姐姐现在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并有了可爱的女儿;而我觉得小外甥女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小孩,每次看到适合她的东西就想全都买给她。
如今我也结了婚,筹备婚礼的细节时,她似乎比我还要操心、在意,好像这婚礼是她的头等大事,并在婚宴上收到了她送来的最大红包;当你感受到人生中有一个除了爸妈之外,还有无条件对你好的人时,幸福感真的会爆棚啊。
平日里,我们各做各的事情,很少见面;却会随时发旅行、美食、衣服的照片给对方,而不觉得是在炫耀或矫情,只是单纯的分享快乐。
就像龙应台说的:所谓兄弟(姐妹),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
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我这样,因为有姐姐而时常觉得幸福。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一心一意为着你好的人,多么踏实、安心。有她在,就觉得自己是妹妹,可以任性一下,放肆一下。
再过几十年,生活也许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变化,我们可能都已鬓发苍白,唯一不变的却是我还叫她姐姐,她还叫我妹妹。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