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楷模曾国藩

作者: guoliming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20:06 被阅读41次

    曾国藩,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后人对他的评价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创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挽救大清于将倾,立下不朽功勋;他桃李满天下,留下太多名言金句,堪称人生导师。近100年来,有无数崇拜曾国藩的人,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两个死对头都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曾国藩

    历史长河中有如此多先贤,偏偏曾国藩被无数人拿来学习,当做楷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着诸多毛病,一个真真切切的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断努力,从一无所有,最后成就一番伟大的功业。

    一、古今第一完人也有好几次被打击到要自杀的程度

    第一次是靖港大败。曾国藩在组建湘军后,初出茅庐,志得意满,认为肯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没想到在自己亲率下的首次作战就被太平军大败于靖港,曾国藩羞愤之下,两度投水自杀,幸亏被部下救起。他依然不死心,叫人准备好一副棺材准备殉葬,后来被左宗棠骂醒。没料到数天后竟然传来另一个战区的十战十捷的好消息,这才振作起来。

    第二次是湖口惨败。1855年,石达开采取引诱战术将曾国藩引入番阳湖内,将湘军水师分割然后逐个击破。湘军再次遭遇大败,太平军甚至将曾国藩的座船俘获,为避免自己被俘,曾国藩再次跳入江中,幸好又被幕僚救起。

    第三次是祁门遇险。1860年,曾国藩将总督府设在祁门,祁门很不利于设营,曾国藩却坚持己见。几个月后太平军围困祁门,曾国藩手下士兵已经悉数派出,无兵可派。曾国藩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他写好了遗折和遗书,手持短剑,等待太平军攻克的那一刻。谁知不多时,大将鲍超前来救险,曾国藩这才又逃过一劫。

    这三次自杀,情况略有不同:第一次是不敢接受失败,斗志全无,消极逃避。第二次是勇敢面对失败,走投无路,不自杀就要被活捉。第三次则是从容应对失败,视死如归了。每次都是致命的打击,但他从不放弃,越挫越勇,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不难看出,曾国藩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与逆境,但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以“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的意志力量坚持到了最后。

    二、曾国藩治家

    曾国藩一生中共修家书1500余封 ,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

    曾国藩家书

    他的后人们,中有秀才、监生、优廪生、优贡生、举人、进士达20余人。废除科举后,这个人群中有160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少人还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学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在外交、中外文化交流、数学、化工、文化艺术、军政、医学、农业等诸多领域为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

    曾国藩认为 , 立志是成人成事的根本。他勉励子弟要自立自强 ,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士人第一要有志 ,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当今的一些家长对于子女的成才比较看重,在自立自强精神方面的教育则相对不足。

    曾国藩曾谆谆告诫子弟要勤劳节俭。在曾国藩看来 , 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手段,是兴家的根本,而且是一种道德精神——— 于任何事情上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曾给家人立下规 矩:家中男丁,要闻鸡起舞,操习技术,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长知识;家中妇人,则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纺绩烹饪,日日不惰。

    仁义孝悌。曾国藩在其家书中写道“为商之家,如果是勤俭持家的话能延续三四代,耕读之家,如果勤俭持家的话可以延续五六代,孝友之家,勤俭持家可以延续十代八代。”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之所以成功,最为根本的一点是他以身作则,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写到“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之孝有十分,右作不能教弟成 名,则我大不孝矣!”

    虽然曾国藩弟弟、儿子、后代都足以让他欣慰,但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则为其女儿,他的女儿大多遇人不淑、命运多舛。前三个女儿的几个丈夫多是他从小选定的豪门子弟,却不料长大后骄纵、暴躁,只有小女儿曾纪芬是长大后才给她选的丈夫,而且感情生活也很好。再比如,他大女儿、三女儿受不了丈夫虐待想回娘家待着,却被坚守理学的曾国藩送回婆家“耐劳忍气”、恪守妇道,最终导致抑郁而终。可能在那个年代,“纲常”在曾国藩这样的士大夫心中,要比自己骨肉还重要,我们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评价,但却不是今天人们所要学习的。

    三、开放包容,不断精进迭代

    曾国藩的思想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开放和包容的。也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思想,才让曾国藩能不断突破自我局限,干成一番又一番的丰功伟绩,也正是因为此,曾国藩才能拥有号称晚清第一智库的幕僚团队。

    曾国藩幕僚

    曾国藩好友欧阳兆熊写了《一生三变》一文,对曾国藩的这种变化作了深刻而又精准的概括。欧阳兆熊所说的一生三变,是说曾国藩做京官时迎合时尚讲理学,办团练时欲建事功讲申韩,后来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保证事业取得成功,又改学老庄的柔道,行当行之行,止当止之止,以超脱旷达的态度对待挫折、失败、成功与荣誉,以出世的情怀思索人生的终极价值。对于曾国藩来说,欧阳兆熊之言确系不易之论。

    在曾国藩对待洋人的态度上,也能发现他开放包容的特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他除了发现“洋人船坚炮利”以外,没有看到他们与历史上其他蛮夷的区别。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他的想法发生了根本变化。他看到中西方在武力和文明水平的巨大差异,从而大力倡导洋务运动。为此,曾国藩创办第一个军事近代化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成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而他在京做官时钦佩的理学大师倭仁,这时候却依然是顽固派的代表。

    四、读书

    曾国藩一生非常喜爱读书,到晚年,把左眼都读瞎了,右眼的视力也很不好。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小例子非常能说明问题。话说他在道光16年,又一次落榜,因为身上没有钱回家,就向一个同乡借了一百两银子,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了一套精刻版的《二十三史》,一咬牙就花了100两把那套书买下来了,然后回家的路费也没了,最后把身上的衣服被褥典当换了一些钱才得以回去。他家境并不是特别富裕,世代务农,这一百两算是一笔大款,但是回到家,他爹却没有完全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责怪他。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这是曾国藩赠与其九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勉励其在连年征战后好好读书,修身养性,以待厚积薄发。

    曾国藩读书不仅心到、眼到、口到,而且注重点评,所看之书皆圈点、批注,随时记录下读书体会。他认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就是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而且他还把自己原来叫“求阙斋”的办公室改名叫“三乐书屋”。

    曾国藩读书讲究“约、专、耐”。“约”是指读书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刻苦钻研,直到弄懂、弄透,与其一生四处撒网而收获甚微,不如在一个方面深入研究而有所建树。“专”即是“读书不二”,读书的方向已定,那就在这个方面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弄懂每一个问题,集中精力才能步步为营。“耐”即是读书时要以字、名为基础,若一句弄不明白便不可以再看下一句,今天看不懂的明天要继续再读,总之,不弄明白绝不罢休,不可好高骛远,以速取胜。

    五、坚持记日记和静坐的好习惯

    除了读书的好习惯,曾国藩还有每日总结的好习惯,记录自己的日常经历、言行、思想等,无所不记。

    曾国藩刚到北京,因为自己生活没有规律,自我管理能力不行,很苦恼,听过唐鉴有一套自我管理的密诀,曾国藩就跑上门去向他请教。唐鉴说,自己每夜必记日省录数条,虽造次颠沛,亦不闲一天。当时朝中还有另一个大儒,叫倭仁。他的办法也是写日记。“倭仁前辈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今三十本矣。“

    曾国藩从二十多岁开始,一直到他临死前,一直在坚持写日记。而且曾国藩写完之后,会送给自己的朋友传阅,而且要求每个人做点评。所以今天我们看影印出来的曾国藩的日记,有些地方就有朋友的批语。后来离开北京,在外带兵,他就把自己的日记定期抄写,送回老家,给兄弟子侄们看。一是为他们做一个榜样,再一个是让他们监督自己。

    此外,他还有静坐的好习惯。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几位弟弟说:“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要想治好耳鸣,只有静养一个办法。于是,曾国藩开始改变。

    他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在他的日记中常常见到“静坐片刻”。他的家书中常有告诫子弟“静坐”养生的句子。

    曾国藩讲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曾国藩一生非常推崇静坐,他的修身12法就有静坐一条,静坐四刻,如鼎之镇。静坐四刻,即每日不限时间,静坐一小时,用以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静坐以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亦可常思己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楷模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r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