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孩子预约了去电视台参加一档儿童节目的试镜遴选。
我问他:“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你打算怎样介绍你自己?”
他想了想,说:“我知道怎么说。”
我建议:“你可以把我当观众,先试讲一下。”
他嘻嘻一笑:“不用了!”
我问他:“你确定不用预演一下?”
他点点头:“我确定!”
我又问:“第二个环节是介绍一位家长,你打算介绍谁?”
他回答说:“我要介绍爸爸。”
我看着他,猜他这次会同意预演,问他:“那你打算怎么介绍爸爸?”
他顿了一下:“我想想。”
过了一会儿,我拿了个麦克风递给他:“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爸爸。”
他接过麦克风,拿在手里玩,却对我说:“不用预演了,保持一点神秘,到了舞台上你会知道我说什么。”
这孩子就是有个性,但我不放心:“其他试镜的小朋友在家里都请爸爸妈妈帮忙预演过,你不担心自己的思考不够好吗?”
他看着我,眼神坚定。他说:“我要真实地表现自己,也许不够好,那也是独一无二的我。”
我只好说:“好吧,每个人对自己负责。”
他表扬我说:“我的妈妈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她愿意帮助我,但不会强迫我接受她的想法。”
孩子都这样说了,我是无法干预了,只好作罢。
在试镜现场,看到有小朋友站在舞台上紧张得手揣衣角,突然语塞的样子,我开始担心了。我们家孩子连预演都没有试过,他会不会很紧张,站在台上不知所措?
到孩子时,我看着他走到台前,拿过工作人员递给他的麦克风,心里捏了一把汗,心想如果是我站在这台上,我会不知道如何是好。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淡定地做完了自我介绍,并介绍了他心目中的爸爸。他描述的也许不够完美,却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让人觉得真实,那就是他自己的想法。
在接下来的能力测试和表演中,他也反应迅速,从容应对。
在小组试镜中,他完胜同组组员,最先被评委宣布晋级。评委评价他准备充分,思维敏捷,表达清晰,表现力强。
回家的路上,孩子很开心,我表扬他做得很棒。
突然觉得,我是那个瞎操心的家长。其实,放开手,孩子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突然庆幸,我们家孩子是那么有个性,拒绝我的干预,坚持做那个真实的自己。
如果孩子知道要怎么做,家长为何不能放开他们的手,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呢?
成长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但可以自己努力,自己思考,自己摸索。
成长从来都应该是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被过度干预。
对于家长来说,与孩子平等对话也许很难,但在孩子对预期有信心并可控的情况,不干预孩子的行为,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我记住了孩子那个坚定的眼神,还有他那句话:“也许不够好,那也是独一无二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