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写“我读金刚经之”系列感悟的过程中,一再问自己,发心何在?多番思量下来,有三点可陈述:
1、《金刚经》历时千余年盛极不衰,其内涵之神奇,远已经是超越了宗教领域的大智慧了。经文的思想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此观点是怀师所述,阅读后大为叹服)故不读此经就不能了解先贤前辈的奇文妙语。
2、《金刚经》自东晋传入我国,至唐时已经为各个层次所熟悉知晓,上至皇族贵胄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可以从中撰取灵感,汲取养分,滋养着乱世中一辈辈祖先。故不读此经不能对前人圣贤以最大的敬仰。
3、“道德经”中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让一些道理变得玄乎莫明,佛经也是如此。我觉得不必看作空中阁楼般的不可及,西方哲学的大发展就是思辨方法的运用,古时候佛门内部的思辨更是蔚然成风,我们不能因为六祖惠能的“顿悟”而忘记了神秀的“渐修”之功。“顿悟”虽神奇终究太玄,不是常人所走之路,所以,作为一个普通凡人,在读经中一点感悟和思考都是点缀出佛法的奇妙。
我读金刚经之平常心 缘起今天,我的一个朋友在问我,你读“佛经”好像很久了,你信佛教吗?我笑着回答说,佛法虽外来宗法,但传承千年,早就融入我们的儒家、道家甚至融入我们的血肉中了,你没发现吗?
是啊,在不经意间,其实最高深玄奥的佛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看上去那么平凡,如同《金刚经》开头那一段,“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吃饭的时间到了,穿好衣服,出门乞食,回来后吃好饭,脚上有泥巴啥的,赶紧洗脚,铺好坐席准备打坐。一个个动作,一件件事情,平常到根本看不出佛陀有任何神奇之处。
这就是我们即感到毫无出奇却又一直追寻的“平常心”。佛原来与我们一样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在最平凡中建立起一个非凡的佛的境界。
平常心
说到“平常心”,先从“平常心是道”的典故说起。此案为南泉接化赵州时的对话。
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如此又引出赵州耳熟能详的名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林中,‘平常心是道’是习惯用语。就是日常生活中所具有之根本心,见于平常之喝茶、吃饭、搬柴、运水处,皆与道为一体。
如此,我们看到《金刚经》中世尊的一系列平常之极的举动,诠释了道的真意。为后面的“降服其心”做好了铺垫,试想,若没有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万事万物,又如何在万事万物前“无所住” 呢?
那么我们所理解的平常心又有哪些呢?
从字面的理解,平常心无非是对平时发生的事情做到坦然面对,不大惊小怪。
稍嫌冷淡,认为不关我事不关你事是平常心。
对社会上好坏事情都以一句“平常来兮”的避之,自诩为平常心境界。
眼界大了,境界高了,经历的很多,眼前的这些事都不是事。
波澜不惊,心如止水,见怪不怪,无动于衷。
诸谤加身不放心上,诸怨涌来谓之平常。等等。
以上各种仿佛都和平常心有些关系,却又感觉少了什么?
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世人能不俗气是一个境界,但能对众生有情的话就是菩萨情怀了。所以说,我们所说的平常心或许需要加一个“多情”才是和大贤们说的平常心接近了。但若有情,如何有做到平常心呢?
可是有些事情又该如何看待呢?
案例1、据“新京报讯”近日,有一名叫“卓玛”的姑娘代表一个群体募捐510万从屠宰场买下6387头羊放生到色达草原,引发网民热议。有人赞功德无量爱护众生,有人说盲目放生破坏生态。你怎么看?
案例2、
每年的9月10日,敏感而温情的日子“教师节”,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老师为收到各种各样的小礼物发愁,这么多的花花草草代表着拳拳赤子之心,该如何处理?一边家长也为送啥小礼物能够聊表感恩之情?其中纠结估计每个家长和老师都经历过……
案例3、
朋友小聚,按照传统礼节,饭桌上杯觥交错,相谈甚欢,酒过三巡,气氛热烈,然后…..
如此开头的场景,估计各位不用看下去也估摸着能猜到几个结果。
国人饮酒,如同下棋,既是雅事又是较量,期间斗智斗勇,插诨打科,机智百出不胜枚举,量不过皆大欢喜,一旦过量,其中滋味各有千秋了。
三个案例三种执着,执着与功德、感情、友谊。作为一介凡夫,本对一些现象无可厚非,孰是孰非站的立场不同答案也完全相左,而对于执着对健康、家庭、财富、名利和地位等等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正向目标,但如饮酒,小酌怡情,过则伤身害命。内心的平常心失衡,攀援心过度会引起“贪嗔痴”三毒,烦恼也因此滋生。
佛法中对此类外境的刺激的描述特别的多,莫说佛陀开悟时受诱惑者魔罗攻击,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种种诱惑和愤怒,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没有一颗平常心来维持真的会迷失在外界世界。
《金刚经》中的心无所住,希望能破除外界执着,不时的观照本心,杜绝世间种种虚妄。同样,执着不仅是外界的诱惑,更是厉害的是对内心的影响。古时有一位名叫“法达”的僧人,刻苦用功,专研“法华经”十余载,却不能勘破佛理,六祖作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解,与义作仇家”来指点他。
如今,且不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顿悟之理。但一个“平常心”的修行仿佛更适合凡俗渐修理念。“怀师”曾说,世间法更难。维摩诘虽没有出家但不着三界常修梵行,并演示平常发生的病苦之相,以致佛的小乘佛法众弟子感觉惭愧不敢面对他。可见“平常”实在“不平凡”。
一行禅师的《一心走路》则以“正念”来平和内心,倡导真正的和平,其修行的方法是通过“平静地走路”迈出平静和幸福。而平常心就是用来观照“无常观”的方法。佛法一理相通,在修行的路上主要分出“有”、“空”不同的路,“万物唯识,万法唯心”,但最终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的一样的。面对的众多的法,如何来选择?
《传灯录》中记载江西大寂道一禅师曾对大众说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言下之意,在修行的途中,平常心是体悟的关键。但也不必执着,适合就好。
生活中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平常心呢?
所述众多,那作为我们应该拥有怎么样的平常心才是纰漏最少。
爱因斯坦曾写到:“人是这整个我们所称的宇宙的一部分,受时空限制的一部分……我们的任务应是扩大同情心,去拥抱所有的生命和自然界中美好的一切,把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
有了爱心的平常心是否就是我们需要拥有的呢?我觉得是!
佛教中“菩提萨埵”本身就是有情的觉者之意,做的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南泉大师行菩萨道,为我们指点出一条“平常心是道”,不再让佛法只在灵山。而是融于血肉。灵山远不远我不知道,向内求的过程中还无法看到,但行平常之事抱平常之心却是可以身体力行的事。
如果我们真的修行到了佛法中描述的“平常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能够想到的也只是平和、安宁和喜悦感。其他的…..待到了再说。
上传中,请稍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