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堂书屋
中国无哲学吗——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哲学史》读书思考2

中国无哲学吗——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哲学史》读书思考2

作者: 当下Aurora | 来源:发表于2021-02-01 13:00 被阅读0次

我曾听到有同学说类似”中国无哲学””哲学来自西方”这样的观点,果真如此吗?

今天继续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且引用其中的一些我深以为然的观点,辅以个人思考,作为给这位同学,以及一些同样对此心存疑惑的人们的参考解释。

中国哲学书虽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而较少精心结撰,导致一些人论中国哲学无系统、中国无哲学,但“系统有形式上的系统与实质上的系统,此两者并无连带的关系”。

中国哲学虽有弱点,形式上未能首尾贯穿不成系统,但它是有神的,实质上自成一派,实质上说,中国哲学并不弱于西方哲学。

为什么这么说?

冯友兰先生写道:

”威廉.詹姆斯说: 若宇宙之一方面引起一哲学家之特别注意,彼即执此一端,以盖其全。”

如善于批评哲学的荀子所说,古哲学家之有所蔽正因其有所见

”形式上的系统,希腊较古哲学亦无有。苏格拉底本来即未著书;柏拉图之著作,用对话体;亚里士多德对于个问题皆有条理清楚之论文讨论。按形式上的系统,亚里士多德之哲学较有系统,但在实质上,柏拉图之哲学亦同样有系统。

因而,哲学所以称之为哲学,必有实质的系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

所以”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对我的启示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国无哲学,这个论断,我自然不敢认同。没有首尾贯穿的系统哲学书籍就相当于没有哲学了吗?当然不是。

如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中国哲学是有实质的,实质上它不弱于西方哲学。

哲学家有所见即有所蔽。就像老子哲学中的”有无相生”,二元辩证。

”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

讲学有宗旨,研究有目标,人生有方向。

我们研究哲学,要有宗旨,有方向,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学习中更要不断思考总结,以达到各个学科底层相通的道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无哲学吗——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哲学史》读书思考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cj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