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散记(3)

作者: 9e3a63502d76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8:27 被阅读119次

1、华容道场景
读完《故事形态学》和《故事》两本书之后,再看好多故事情节都会有新的体会。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华容道场景,实在是佩服罗贯中的手法。因为这个场景实在是把三国当中最重要的三位主角的特征用一个事件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
首先是“诸葛之智”,诸葛没有出现在这个场景里,但赵云张飞的追杀,最后关羽的收尾,都是他一手安排的,他不想让羽翼未丰的刘备和曹魏的后人结下血仇,又需要一个说法来应付东吴,所以安排了这一切,其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关二爷这个人的性格认知,实在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第二则是“关羽之义”,云长重义,天下皆知,三国里面好多个著名桥段,约法三章、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都是描写关云长的“义”的,但在华容道之前,关羽的义更多的是对刘备而言,他忠于自己的结义哥哥,不管什么样的荣华富贵都吸引不了他,而到了华容道这里,二爷的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敌人的“义”——于公,曹操是汉贼,理应诛杀,于私,他立过军令状,不杀曹操他就要被杀(至少他有这个觉悟),但他还是放了曹操,因为“义”,因为心里毕竟还是存着对丞相之恩的愧疚;
第三则是“曹操之奸”,曹操是个奸雄,但奸雄也有陌路,他败走华容,可以说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可他没有忘记挣扎,他说了三句话就打动了关羽:“将军别来无恙?”——当年我对你也是这么嘘寒问暖的;“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直接让关羽直面愧疚;“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用关羽最信奉的道德准则《春秋》打败他。一套三连击,让云长无话可说,只能放人。不仅如此,当他脱离险境,回到南郡,还演了一手大哭的戏,众人问他为何逃离生天还哭,他说:“吾哭郭奉孝耳!”,他没有把战败的责任甩给部下,却用哭郭嘉的方法来给他们压力,实在是深谙用人之道。

2、精准的许愿机
突然想起两个关于许愿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户农民,因为好心给了路过的上帝一杯水,所以上帝一高兴决定实现农夫的三个愿望。上帝无处不在,只要农夫心里许愿,他就马上为之实现。农夫很高兴,拿出自己存下来的酒,跟老婆说起这事。可是家里面没啥下酒的菜,农夫心想,这时候要是有跟腊肠多好啊,然后餐盘里就出现了一只精美的腊肠。他老婆一看,知道农夫许了个腊肠的愿,简直气死了,骂他不珍惜机会,就知道贪图一点口舌之欲,农夫被骂了也生气啊,想起老婆以前种种的不是,心想这长舌妇真该配一根腊肠一样的鼻子才是,他这么想着,老婆的鼻子真变成了腊肠一样长!老婆哭了起来,知道这又是农夫瞎许愿的结果,农夫也很难受,于是问老婆:“你是想做一个长鼻子王后呢?还是变回原本的样子?” 老婆回答:“我知道王后的鼻子都是很美的,我宁愿变回原来的样子也不要成为一个被人笑话的长鼻子的王后。”于是乎,农夫许愿把老婆的鼻子变回来,就这样三个愿望就用完了。
第二个故事就没这么中庸的结局了,大抵是讲一个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阿拉丁神灯一类的东西,可以许个愿望,结果他许的愿望是“让自己碰到的所有东西都变成金子”,这个愿望被完美的实现——他碰到的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金子,包括他的女儿和吃到他嘴里的饭菜,最后他被活活饿死在金碧辉煌的屋子里。
这类故事大多有各种寓意,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我想的问题是,人类的思考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人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比如第一个故事的农夫,他一旦表现出某种意图,就会被上帝视为是“愿望”,但他可以控制这种意图吗?有个恐怖片讲的就是人的思想不受控制,在一栋楼里,人所想的一切都会被实现,但因为人得到了某些恐怖的暗示,所以会停不住地想可怕的事情,根本停不下来,潜意识似乎是不可控的,那么换言之,我们的思想不由我们自己决定吗? 如果连人的思想都不是“自由”的,那还谈什么行为的自由呢?第二就是语言,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开启了分析哲学,正如同第二个变黄金的故事里那样,语言往往并不能完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精确的表达必然需要不断地“补充条款”,但再怎么精确的表达,似乎也不能把我们的内心完整地展示出来。

3、大道理与说实话
这世界上有两种道理,一种是开会喊口号或者“语重心长”的大道理,另外一种则是“说实话”三个字之后的道理。前者往往深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后者则趋向于世俗化的功利主义。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本不应该有什么意见,即便是在过去的封建礼法社会,不也有“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这样的人么? 但我所担心的是,大家都把“大道理”当成完全无用的伪善了,一旦有“大道理”出现,旁听者就会自动陷入到昏昏欲睡和腹诽的阶段。说起来,我也利用过这样的心理,在向其他人陈述某件事时,用“说实话”的口气似乎更容易让人信服——比如我想要写作这事吧,如果我说我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听者只会一笑而过,说不定腹诽些什么呢。但若是我说“说实话,我只是想出名赚钱买房而已”,这语言的可信度突然就高起来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旦社会的集体意识都不再接纳“大道理”,那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人们的行为准则会越来越功利,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在说实话之后,接上大道理吧。

4、读诗的方法
和朋友说起如何读诗,我觉得读诗一般分成三步,第一步是“讲缘法”,我们讲诗是灵魂的输出,大多数诗也就必然不是写给所有人的,如果一眼下去抓不住眼球,或者没有细品的冲动,那大可放弃;第二步是“赏词句”,很多诗之所以传扬,靠的是韵律上的美或者结构上的妙,此中尤以律诗为甚,新诗也有不少,比如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大多数人尚未明其意,就已经先被这种韵律上特殊的美吸引了;第三步就是“悟诗魂”,好诗都是有灵魂的,单纯词句韵律美的,那叫歌词(方文山那种),很多人爱诗,也是因为诗写出了灵魂的共鸣,你想表达的未必能表达出来,别人用一种带着美感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穿越时空的两个灵魂产生了一种维系,便达到了读诗的境界,但正因为是灵魂的共鸣,所以不见得每首好诗人人都能品,没有丧亲之痛的人绝难读懂《江城子》,一番风顺的人也不会明白《定风波》,现代诗当中的情感太过复杂,能懂的人就更少了。所以,真正品诗的人往往都止步于第二步,就算说到第三步也只是寥寥几语,只有俗人才因为某句诗很有名就视作自己的“灵魂之诗”,那就把读诗跟看歌词放在同一个档次了,正所谓“矫情的人听什么都像是在唱自己”。

相关文章

  • 戊戌散记(3)

    1、华容道场景读完《故事形态学》和《故事》两本书之后,再看好多故事情节都会有新的体会。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华容道场...

  • 戊戌散记(2)

    1、浪费火车上买了一份盒饭,但是我没吃完,倒了大半。究其原因,我从小饭量就很少,实在吃不完啊。那么问题来了,这叫不...

  • 戊戌散记(1)

    1 、泡面问:冬天的泡面好吃还是夏天的好吃?答:冬天。因为冬天的油包会凝结,可以一下子全部挤出来。将一块光亮的油脂...

  • 散记121

    本篇原文《散记33》挂了3个月昨天忽然被拉黑了,现在重写,变成了《散记121》。细读原文才知道文章本身有很大问题,...

  • 散记3

    这几天仿佛忽然凉下来了,特别是早上,就穿个短袖衫骑着车臂膀被风吹的骨头痛,几乎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但晚上这温度盖个...

  • 散记(3)

    距离一个人进入复生之地已有30年了,幽王怎样也想不明白白帝为何背叛他。 白帝本是与幽王一起出生在贫瘠之地的...

  • 散记(3)

    (一) 2011届高中毕业,2018年研究生毕业的一名学生,上学时也没怎么关照过他,但是他不知怎么有了我的微信,聊...

  • 戊戌狗年之皖行散记

    闺蜜发来家乡的视频,桃花绝色,杨柳倾城,春色醉人,无酒亦微熏。看着看着思乡之潮又泛滥起来,忙不迭收拾行囊,安排一应...

  • 散记305

    连续两天没写,昨天的《散记304》被锁了3次,不想再修改再申诉了,再写个散记第305篇。 上篇说这新手机买来刚好一...

  • 浮生散记(3)

    近些天来的情绪一直有些不太好,令人紧迫烦躁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开始越发的喜欢发呆,时不时就静静的看着窗外的风...

网友评论

  • 是溪:吾与子吟也
    9e3a63502d76:@CC麻油君 :flushed:怎么说?
  • 逆行的水星: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9e3a63502d76:@逆行的水星 你要砍谁
  • 饕餮思文:没有丧亲之痛的人绝难读懂《江城子》,一番风顺的人也不会明白《定风波》,现代诗当中的情感太过复杂,能懂的人就更少了。–––细致入微的观察👍👍👍
  • Athlon_BE:精准许愿让我想起了相声答非所问里面的梗儿:几句了?:smile:
    9e3a63502d76:@Athlon_BE 是呀,处处陷阱,也是文字的魅力之一
  • 巴西哥:大道理大家不喜欢,可能也和现在过于渲染主旋律有关系
    9e3a63502d76:@巴西哥杂货铺 是的。 但过于宣传的东西并非都是错的,大家现在好像对主旋律的反面更忠实。。。
  • 巴西哥:赞👍👍👍

    思考很深入
  • 三儿王屿:第三部分,我觉得还是缘分。词字之间,人和文字之间,人和人之间都是这样。
    三儿王屿:@子吟_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很寂寞的吧?
    9e3a63502d76:我想的是社会整体氛围。因为我们听了太多虚伪的大道理,就会不由自主地否定大道理本身。其实应该否定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虚伪啊。

本文标题:戊戌散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gy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