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一座纪律森严的美国中学,该校一直以: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为校训,也一直遵循此教育原则使学校成为全美优秀预备学校之一。但新学期,一位名叫基丁教师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地狱般学校的沉重。
第一节课基丁吹着口哨在教室巡视一圈推门而出,他笑称可以尊称他为:我的船长。他邀请学生到教室外面,请他们念了那首劝少女们珍惜时光:及时采拮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日便在风中枯萎。
抓紧时间,因为我们是蛆虫的食物,不管你信不信,我们在场的每个人有一天都会停止呼吸,变冷死亡。他邀请同学们看历年校友的照片,告诉他们那些年轻的面孔早已不再,但仍然告诫他们: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与众不同。
第二节课他带领学生们挑战权威,撕下书中所教的品读原则。他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学会欣赏汉字和语言。他说文字和语言趋势可以改变世界:我们读诗写诗,并非为它的技巧,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持我们一生。但是,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意义。人活着因为可以奉献一首歌,你的诗歌呢?
第三节课他抛弃书上死板的对莎士比亚的解读,用幽默的讲述引得学生哈哈大笑。他站在桌子上鼓励学生换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目光来看待事物。每换一个角度视野就会不同,哪怕你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你也必须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很荒唐或者愚蠢,但你必须试下。
第五节课他鼓励学生每人念一首自己的诗歌。学生诺克斯由于喜欢一个即将订婚的女生闷闷不乐写下致克里丝:我在她微笑中看到甜蜜,她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但生活如此复杂,我已心满意足,只要知道,他还活着。
学生霍普金斯只念了一句:一只猫坐在垫子上。引得班里哄堂大笑,但基丁鼓励他:美好的主题都是简单的。基丁老师用:我野性的狂叫站在世界的屋脊上鼓励胆小的安德森引念出了他心中的惠特曼: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瞪的我的心砰砰直跳,他一直在念叨真理,但真理就像一床总能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哭如何叫喊。
第四节课他让学生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话并用脚踢出足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自信:
“与逆境不屈的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
“我要做生活的主宰,不是奴隶”
“走上绞刑台,迎向行刑的枪口,我自安子如泰”
“做一个真正的上帝”
第六堂课他让学生在操场随意踱步并拍手,每个人开始都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节奏,可是走着走着步调却一致了。他说顺从存在的问题,要坚信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鼓励大家坚持自己的信仰,不用表演,完全为了你自己。罗伯特弗罗斯说过:“两条路在森林中分叉,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条。”他希望同学们也找到自己的路,哪怕是自负,哪怕是愚蠢。
在基丁老师教育下诺克斯终于下定决定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便那个姑娘早已与他人订婚,但他仍勇敢的冲破阻碍顺从自己的本心,一遍遍向姑娘表达心意,最终两人成功牵手。
新来的转学生安德森是一个内向的人,性格有些孤僻的他却也在基丁老师的鼓励和男主尼尔的陪伴下变得开朗自信,电影的最后基丁老师无辜成了男主死亡的替罪羊被迫离开学校时,没想到是这个最内向的孩子却出人意料最先站起来向校长及权威发起挑战为基丁老师辩护,并动情的站在桌子上喊出:“船长,我的船长”引得同学们纷纷鼓起勇气用这种方式表示对基丁老师的敬爱。校长恼羞成怒的控制未果,基丁老师站在门口热泪盈眶的说:“谢谢孩子们”。电影戛然而止。
基丁老师在电影中的六节课令人深思,自信,自主,独立思考,热爱生活,基丁所传授的正是这些可贵的精神,而电影所带给我的感悟不止于此。电影之所以名为《死亡诗社》源于电影中的巨大悲剧:几乎每门功课全优的好学生尼尔却一直被严格的家庭教育所打压,他的父亲一直以:你要上哈佛,你要当医生,你是我和你母亲的希望要挟,残忍剥夺尼尔的兴趣爱好,尼尔对父亲惟命是从放弃了在校的助理编辑。后来在学校的一次招募戏剧演员的宣传中尼尔终于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他心中对演员的渴望促使他去参加面试,面试过后他不敢对父亲说出实情,开始排练偷偷的排练,不幸的是在演出前一天被父亲知道后骂了一顿,父亲坚决要求他退演,基丁老师建议他好好和父亲聊聊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尼尔没有勇气这样做,他瞒着父亲参与了演出,虽然演出圆满成功但赶来的的父亲却在愤怒中将他强行带回家,并要求他转入一所军校开始长达是十年的学习。出于对父亲的恐惧尼尔最终没有说出他对喜剧的热爱,父亲留下一句冷冷的:演戏这种事你就别想了。尼尔在父亲走后喃喃道:我演的真的很好,真的很好。
尼尔在无力反抗的绝望中将心爱的演出时的花环戴上掏出父亲的手枪自杀了,电影在这种激烈的冲突中引向高潮,尼尔的死亡无疑令人心碎,他是这样美好的一个男孩却选择了一种悲壮的方式离开,所谓悲剧往往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
尼尔死后基丁老师成了替罪羊,学校以他煽动学生组建死亡诗社为由将他开除,其实基丁并无煽动学生,而是学生出于对诗歌的喜爱自愿组成的诗社小组用来念诗交流。可是学生迫于学校拿开除相要挟,不得不选择明哲保身。
最终基丁还是离开了,或许充满浪漫主义的他根本不适合当一个教师,但无疑他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甚至完美的不真实,他用热情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在学生及观众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只有在梦想中的人才能永远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优美的景象
鲜明的人物性格,帅气的演员,直到现在依然不觉得有年代感的服装
紧凑的故事情节 富有诗意的台词
这部电影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学生们以死亡诗社名义在山洞里交流念诗欢快场面令人难以忘记: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