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故事
我们总是容易质疑,而又缺乏理解

我们总是容易质疑,而又缺乏理解

作者: 咸看 | 来源:发表于2016-04-05 21:31 被阅读61次
今天说说我看到的一个新闻,关于抑郁症的···

现在的网络已经发达一个地步,我每天晚上只要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新闻等等。而且我发现有时候网站还会为了方便阅读,把类型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

然后,我很多天之前看到一个新闻是“上海一3岁女童被母亲9楼扔下 母亲疑似精神异常”。其实说实话,这样类似的新闻真的不少,但是我每次不愿意去看下面的网友评论。

因为评论很多都是:

“虎毒还不食子呢!为什么伤害孩子!”

或者“那些伤害自己孩子的母亲,就是禽兽”什么的

“最毒妇人心,为可怜的孩子祝福,大难不死,从此平安。”

似乎大家的想法都是这个女人该死,孩子可怜。

但是新闻里面描述,这个母亲自己带着孩子,丈夫在外地工作,平时很正常,发病的时候明显不正常了,目击者也表示平时看着很正常,一直独自带着两个小孩,没有请保姆,发生这件事的时候,看上去精神不太正常,说话语无伦次。

包括部分网友评论也说:这个人压力太大了,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已经是抑郁症了,不然谁也不会这样。

我第一次感觉到抑郁症对人影响很大的事情,是张国荣,记者采访过他的朋友,说他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些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手和脚,真的很困难。

再后来是崔永元,我觉得真的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主持任何节目,我想一个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如果不是实在坚持不了,是不会中断那么长时间的。

最近的一个是我看欢乐喜剧人里的佳佳,节目上每次提起都是轻描淡写,通常就是一句话带过:最近睡不着觉。

我发现其实我们的观念也还一直在进步的。

因为很多年前的张国荣的事,那会儿我听到的好多评论是,嘴一撇,吃饱撑的。

虽然我知道如果不是很严重不会导致那样的结果,但是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其实还是不懂其中的痛苦。

到最近这几年,信息的发达,让人们发现越来越多这样的人,也逐渐了解了这个生理和心理的疾病。

我在前几天和一个人谈起这个新闻的时候,她跟我说了她生孩子的时候的状态。本来计划是顺产,但是一直没有生出来,最后又改成剖腹产,中间的过程没有细说,但想也知道,生产本身耗费体力,长时间的折腾还蚕食着人的精神,更何况还是来来回回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所以后来,她住院的一个礼拜基本就没有睡觉,每天不困,特精神,根本睡不着。家里陪床的人都睡了,但她合不上眼睛,就在病房里来回转圈。

不过好在她可能只是有点抑郁的倾向,在感觉自己的情况不太正常之后,就找医生商量打算要点药,医生就说没事,这是正常的,不要紧张,过几天就好了,不用吃药。

好在一个礼拜后回家了,然后慢慢也恢复了一些。这还只是点抑郁的倾向,并没有像严重的方向发展。

我想了下,不说几天不睡,我就是一觉没有睡好,我起来之后一整天脑子都是浆糊的,脾气也不太好。

更何况长期失眠的人,想睡不能睡,整体混混沌沌,然后生自己的气,为什么别人都能睡着,你就这么多事。最后,崩溃,暴躁。

但是连做喜剧的人都会被抑郁症困扰,我们又怎么能保证大家都正常···

那种感觉就是,我知道我有些问题,但是大家都很忙,我不想让大家更烦恼,只好自己憋着,直到自己撑不住了。

这个生理和心理上共同作用和影响的问题,很多时候靠自己的意志挺不过去,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才是支持他的力量。

我想大家对这种因为类似的心理或者精神疾病导致的事情,抱有抵制的态度。可能是因为曾经有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在伤害过别人以后,以自己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来逃避责任。

所以大家一遇到这种类似事情以后,会首先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是不是真的?有没有那么严重?

甚至抱着一种责怪的态度站在旁边,说:最讨厌这样的狗屁废话,践踏别人的生命还有理由说什么借口。用孩子的生命来治愈你们所谓的抑郁症,孩子需要保护,不然你就别生···

抑郁症患者本身就自我怀疑,在被很多人这样说,病情可能会急剧加重的。

就像开头的那个新闻,孩子的确是最无辜的,伤害孩子的行为不能被开脱,但是知道了事件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这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理解是最大的善意。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变成那样,谁都希望能开心的过日子。

我们常常说,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并不是让你以自己的想法来考虑对方的遭遇,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用对方的想法来看看这件事情。

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总是质疑别人的人,你会发现,理解真的很重要。

相关文章

  • 我们总是容易质疑,而又缺乏理解

    现在的网络已经发达一个地步,我每天晚上只要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新闻等等。而且我发现有时候网站还会为了方...

  • 我们总是容易

    我们总是容易用一种自虐的方式制造出一种痴情的假象来使得自己站在感情的道德制高点上,获得一种畸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其...

  • 为什么你总是很难专注?

    为什么你总是很难专注? 容易忘记事情,容易分心,阅读时会跳行或无法理解文意,做事易拖拖拉拉,缺乏规划,逃避需要持续...

  • 学习《深度思维》——大势思维训练

    我们总是对简单的规律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一些复杂的规律却望尘莫及。这就导致我们在生活中做事缺乏特殊的优势。那如何发现复...

  • 书单推荐‖这5本育儿书,你一定要读一读

    “教育失败,从来都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01 你是容易暴躁...

  • 我们总是容易遗忘

  • 为什么我们总是缺乏耐心

    《为什么我们总是缺乏耐心》 今天,花了点时间,补看了最新一期的《中国达人秀》。其中有这么一名选手令人印象深刻。来自...

  • 2018年02月10日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要过年啦 今天发现自己是比较容易紧张的,还是缺乏锻炼,也再一次质疑自己,连说...

  • 我们总是太容易~太容易~

    我们总是太容易被外在的人、事所左右,对于陌生人的小小微笑点点笑意就会让我们温暖不已,而些许关联的人不经意的冷落就令...

  • 读书‖人物的九型人格类型之质疑者对话设计(7)

    文/朱朱哥弟 在故事中质疑者性格类型人物特征—— 第一:质疑者说话总是出于恐惧或怀疑,尤其是在他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总是容易质疑,而又缺乏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i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