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个小孩子不容易(停)返璞归真明月共光辉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八:文化乐旅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八:文化乐旅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07:06 被阅读286次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八:文化乐旅

文化乐旅

小说《回眸无悔》在小说阅读网获了个三等奖,收获2000大洋。获奖前,说好用一半陪同女儿游玩的。

五一这天上午,联系好乐山的朋友,托她预订了旅店。中午,和女儿去母亲处吃饭,也把接下来的行踪给母亲作了说明,免得她老人家牵念。然后,下午去车站购票,返途中去超市买桃片,为了找到正宗的三民斋很费时,其它杂牌的太多了,而且三民斋也已经改了包装。另外顺便告知送牛奶的停送五天,再回家作准备。因为原想参拜了大佛后去峨眉山看金顶佛光,所以衣服收了一大包,甚至给女儿带上了一件毛衣哩。当然,不喜欢大包小包提着像难民出逃的我,虽然尽量精简,也还是收拾了鼓鼓的一包。

在网上查阅到了有关大佛的各种资料,很有意思的是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东坡文化网。这就让本来无比崇敬苏东坡的我下定决心要去眉山了。

晚上,女儿为明天的出行兴奋异常,费了好一番唇舌,乃至以取消计划作要挟,才逼她老实就睡。但第二天清晨她还是没能准时起床。问她,她得意地说夜里梦到大佛啦。煮了汤圆吃了,关了所有的窗子,出门。八点过五分,车子迎着晨光缓缓出站。这样,我和女儿的文化乐旅便开始了。

下午三点过,到了乐山中心站。一下车,正往站外走,便望见朋友笑意盈盈地候着了。坐车去旅馆,泡上茶,呆在旅馆里聊天,直到六点过,去一家专卖肥肠汤的餐馆吃饭。我喜欢吃肥肠汤,女儿也喜欢。乐山的肥肠汤确实不同,不用沙参、当归之类的药材压住味道,而是尽显本味。汤里加上粉丝和少许绿叶菜,荤素俱全。女儿吃得高兴,来了三碗。但事后她说只吃了两碗,好像还没有吃够似的。

我吃得也不少,但也许因为旅途劳顿的缘故吧,没有吃出我的胃口水平。两瓶啤酒,和朋友实行包干制。晚餐结束,朋友领我们去青衣江边预览大佛。河边一溜儿排开的竹桌竹椅,已有人坐了喝茶。暮色中的河水悠悠地映照着绚丽晚霞,而大佛所在之处跳动着愉快轻佻的闪光灯。一边听朋友娓娓讲述着有关大佛的神奇传说,一边招呼顽皮的女儿,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苍翠掩映的千年大佛便朦胧在视觉之外了。

就在这个傍晚,女儿从青衣江边带回三颗鹅卵石。可是,今天回来竟然发现那三颗鹅卵石不在行李中了,会遗失在什么地方了呢?女儿还不知道哩,她要知道了,不知道会怎样怪罪我这个跟班兼搬运哟。但愿她忘了吧,阿弥陀佛。

第二天一早,按照朋友昨天耐心细致的指点出发了。坐上公交车,也就20分钟不到,到大佛寺了。买票时竟然意外地欣喜,因为之前在网上查阅,好像记得门票是100元,结果只要70元,像是发了一笔小财似的,乐不可支。

走到大佛头部旁边时,看见铁栏杆呈回形状,当时还以为是迷宫呢,后来才明白那是用来强制规范排队下山参拜大佛的设施。先跨进凌云寺去,建筑格局也就和大多寺庙一样,没什么异样。静立着的是高大挺直的银杏古树,来来往往的是或拍照或烧香的游客。偶见光着头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人悠然走过,那步态飘飘乎乎的,很有几分仙风道骨,令人心生羡慕。

一路往上,来到山之最高处的东坡读书楼。这儿人少,除了我和女儿,另有两位中年人,一个来自云南,一个来自上海。因此,竹叶摇曳的园子分外静谧,只是响起《高山》的古琴曲来。奇怪,根本就没人嘛,谁在弹奏呢?还是女儿听觉灵敏,她发现乐曲来自竹丛下的一方石头底部,靠近细细一听,果然如此。

东坡先生的读书楼关闭着,无法登临。我便坐在靠江的长廊上,女儿对门票很感兴趣,研究着她的那张半价票和我的全额票有哪些不同。听着身后的岷江在《高山》的古琴曲里一咏三叹,感慨着那位有趣的东坡先生真会选择地方,在这样的环境里就算什么书都不读,也会大长学问啦。

读书楼下面是苏园,一条山溪水穿过园子,清清浅浅的水里浮游着很多大红金鱼,这让女儿万分惊喜。阳光下,快乐的鱼儿们上下翻飞拥挤穿梭,纷纷表演着自己的绝活。绿荫下摆了一张桌子,坐了工作人员,桌上放了喂鱼的饲料。可是几个游人只是看鱼,没有谁去买来抛撒,唯有女儿忘情于鱼儿的快乐。

一溜儿长廊上摆了竹桌竹椅,知是卖茶处,便要了一杯佛茶。躺在竹椅里,嗅着飘散在清新山气中的茶香,听着女儿的款款细语,身心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脑子里空灵一片,了无尘虑。现在回忆当时想了些什么,无法记起了。只记得那种感觉,像是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意蕴。

接下来去碑林,看见那些竖立着的石碑,有的字迹模糊,有的已经彻底风化,根本找不到成形的字儿了,叫人联想到挂在树枝上的蝉蜕。那脱壳的灵动文字扇着翅膀飞往哪儿了呢?看过阆中的碑林,看过西安的碑林,喜欢那些千姿百态的文字像是被岁月风干的蝴蝶标本。女儿没什么兴趣,嚷着要离开,叫她在碑上寻找错别字才留住了她的脚步。

于是,每看一块碑,女儿都会大呼小叫地指着她发现的错别字给我报告。她的发现引来周围游客的好奇目光,大家先是打量她,然后打量我。我实在不好意思,低声对女儿说能不能小声一点嘛,女儿自是不解。石碑沉默地矗立着,游客沉默地移动着,天真烂漫的女儿确实受不了这份沉闷,便拉我离开了。

来到下山参拜大佛的排队处一看,嚯!不得了啊!人山人海!这时犯难啦,加入到排队等候下山的行列中去,像蚂蚁走路那样慢慢地一点一点爬行在蜿蜒曲折的盘山栈道上吗?已经是中午了,火辣辣的日照照得不少的游客撑起了伞,更有人一边抹汗一边摇动着手中的扇子。如果在栈道上无树遮阴肯定更热了。怎么办?

牵着女儿挤到前边去看大佛的脸庞。我的意思是:大佛不愿给我们展示他的整个形体,至少也要看看他什么面目嘛。黑色的螺髻布满头顶,两耳夸张地垂肩,面容大气肃然,眼神默默地注视着他脚下的滔滔岷江。但喜欢画画接受了两年绘画辅导的女儿说:大佛的眼珠画得不对。问她怎样不对,她也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与或珠圆玉润或修长挺拔的大足石刻比,大佛似乎更接近云岗石窟,有北魏风格,但细节之处却没有云岗石窟的细腻。历时九十年的接力修建,身高七十二米的人类杰作。用近乎广告的话语说,真乃“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啊。

据资料介绍,过去的大佛是被依山的一层层楼阁掩盖着的,像是穿了外套的样子,只是露出一张大脸来。而现在呢,虽不是赤身裸体地暴露着,却早已颜面尽失。日晒雨淋、风霜雨露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斑斑污迹,为了乐山旅游以及旅游收入,大佛以普渡众生的慈悲胸怀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洗刷。

好不容易照下两张照片,有意思的是:摄影师指挥着我们做动作,冲洗出来很搞笑,其中一张我和女儿挥手摸着大佛的脸呢。亵渎亵渎,阿弥陀佛。拉着女儿挤出人群的时候,听见旁边铁栏杆里一位妇女打电话,说:进退两难啦,不知要排多久的队呀,唉,下辈子也不来了!听到这儿,下定决心不下山啦。

女儿早已喝完了一瓶橙汁,肚子饿了。四处寻找吃饭的地方,这才得知整个山上没有餐馆哩,要吃就只能买商店出售的袋装食品了。买了一盒饼干,一包花生,一袋米花糖,两瓶矿泉水,找了一个荫凉处吃开了。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在哟。女儿去丢食品包装袋,回来告诉我,说那垃圾桶很好玩。放眼望去,果然奇异:一个古装男子的雕塑,背上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着垃圾桶呢。再左右望去,那些背垃圾的雕塑有的是文人模样,有的干脆是和尚打扮,还有笑呵呵腆着肚子的弥勒佛哇。呵呵,自称佛都以佛都自傲的乐山终于露了馅。莫非要这些古人把现代的垃圾运回去污染那个“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唐朝吗?

也许有人会说我矫情,这不过是一个有趣的创意嘛,用不着这样去挖掘。但我想,一个真正尊重信仰、尊重文化的民族断不可能如此低俗。我们享用着悠久历史古老文化带来的绵绵不绝的利息,却这样子轻慢不屑,是不是败家子的恶趣恶行啊?最起码,我们对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古人应该心存敬意。

下午,出大佛寺,路遇一队人马听导游训话,导游小姐说,大家要小心,今天来大佛的有四万多人……呵呵,难怪这么拥挤哟。三点多,几经周折,总算回到了旅馆。因为对天气估计不准,我出门去买短袖。来到商场,看见一件不错,价格也还温柔,打算买,再看商标,便乐了,“沫若牌”。我怎么就忘记了大名鼎鼎的郭沫若就是乐山人呢。压根儿就没想到去他故居看看,朋友也不向我提起,这是为何?后来知道,朋友性情中人,羞于提及这位让乐山人长脸又丢脸的大人。虽说他的所作所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历史原因,但人是不能无耻到那个地步的,何况是一代文人。所以,便放弃了那件“沫若牌”的短袖,随便买了一件体恤走人。

洗掉一身汗迹,泡上一杯茶喝,女儿看着电视剧《神雕侠侣》。躺倒床上小睡了半个小时,起来看看时间已是下午四点过,便拨通朋友电话,说明天去眉山了,晚上请她吃火锅。六点钟光景,朋友驾到,便一同出门去觅食。朋友推荐乐山“麻辣烫”,也就是我们这边所说的“串串香”。

店子的生意特别好。把那些用竹签穿起来的菜肴放到锅里煮,一会儿就知道这味道确实不一样的。“串串香”用的还是火锅底料,吃出来的味儿依旧一个火锅味,而乐山的“麻辣烫”不用火锅底料,好像只是熬制好的骨头汤,所以菜肴基本就是本味。女儿胃口奇好,吃得相当馋,以至于第二天的早餐吃得少不说,中午也只吃了一点点。

在朋友的陪同下,漫步晚风习习的河岸,走在乘凉喝茶的市民中间,感觉天下太平无限美好。小城的霓虹灯闪闪烁烁,时光温馨悠然,真想让岁月就停在这三江汇合的大佛脚下。朋友说,河边曾经停泊着渔船的,到了傍晚,渔火点点煞是好看,但现在已经看不到那样的风景了。眺望侧面隐身在夜色中的大佛,心中陡生怅惘。

早晨七点钟起床,吃了早餐坐公交去长途车站,赶到时八点多。看清了去眉山的路线,买了车票出来,一回头便看见朋友来送行。收下朋友赠送的乐山特产,说说话便上车了。挥挥手,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告别了美丽可爱的朋友。人生短暂,真情久长。

四十分钟之后,眉山到了。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搁了行李,稍息片刻便向三苏祠进发。一路上想象着将看到的是怎样一个院落,半个世纪的各种运动的折腾,应该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吧,顶多不过是文化热的八十年代或者商业热的九十年代的重建,新鲜的油彩漆红了那些门柱厅堂,以一种粗俗的附庸风雅遮掩着曾经的变态野蛮,也许唯一真实的就只剩那个地址了。好在心中有东坡。

然而,进到三苏祠一看,途中的胡思乱想落空了。两棵参天银杏古树耸立,像两位来自宋朝的门卫立在那儿,静静地看护着这古色古香的庭院。如此完好的保存着的宋朝院落在四川恐怕不多了吧,何况是“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三苏祠呢。真是奇迹。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那是在苏门三父子的塑像前,父亲苏洵面门而坐,苏轼坐左侧,苏辙坐右侧。两个衣着朴实的妇女领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观看着,一位妇女对男孩说,希望他以后也成为大文豪,而孩子的母亲无限欣喜地说:他呀,要成了大文豪,我睡着了都要笑醒哩。看打扮,听口音,她们该是当地人。

我想,如今商业社会物欲泛滥,文学、文化算个什么东西?只要是不能够带来金钱带来财富的行当,国人大多嗤之以鼻了。在这样一个当下,竟然还有如此的想法,可以想见,眉山人确实不同一般。所以,三苏祠能够躲过半个世纪的破坏风潮,应该说与眉山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信念有关。

这儿看看,那儿瞧瞧,一个上午就转悠在园子里。出来时,买了《三苏祠楹联选注》,5元,另有一本给女儿买的,《苏东坡故事精选》,18元。这是给女儿买的第一本成人版的通俗读物,她好像也明白个中意义,格外高兴,非要自己提着哩。

原本想找一家经济实惠的餐馆,吃吃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之类的,结果问了好几个人力车夫、出租车司机,除了推荐大餐馆,就没有另外的选择了。索性不吃东坡菜了,随便找了一家快餐馆,小桌小椅,倒很得女儿认可。吃下来,几个菜也就十元钱,出奇的便宜。

回旅馆,没有午睡习惯的女儿便看书看电视,我小睡半小时。醒来后泡上一杯茶喝,听女儿讲苏东坡的故事。听她竟然可以复述得清清楚楚,十分惊异。上个暑假叫她每天看几章儿童版的《西游记》,她似乎看得蛮吃力都嘛。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她昨天还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小文盲,怎么这么快就可以顺畅地阅读了呢。

下午去东坡湖公园,女儿化了五元钱掷保龄球,赢得几样小奖品,甚是欢喜。然后,她又用二元钱去转迷宫,可能十分钟吧,她转出来了。很小的时候,她就喜欢在纸面上转迷宫,每一次去书店拿了迷宫图书便舍不得放了。所以,这对她来讲,可以说轻车熟路了。

之后去湖边租了脚踏的游船,女儿非常兴奋,小脚板不停地使劲用力。湖水幽幽的蓝,几乎没什么污染。湖边呢,垂柳依依,垂柳下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人垂钓,纹丝不动地伸着钓竿。波光艳潋,想起“吹皱一湖春水”的句子来,想起西湖的苏堤,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弧形的湖岸提醒我,这湖原名月亮湖。

回到岸边,找了一个安静处喝茶。女儿摊开《苏东坡故事精选》看。我粗俗地把一双脚翘在另一把椅子上,半躺着沉醉在思绪的自由无羁的飘飞中。女儿惊呼道:哇,这就是东坡湖啊?我睁开眼,说:就是啊!怎么啦?女儿笑道:哈哈,我正读这一篇啊!于是,应我的强烈要求,她就复述着这个东坡湖的美丽传说了。

知道女儿看倦了书,为了让好动的她不影响我入定似的神思,就叫她去捉蝴蝶。灌木丛似的绿色植物上,开了一种细细碎碎的小白花,散发着闷闷的香,引得不少蜜蜂蝴蝶翩翩飞舞。女儿几次差那么一点就得手了。失败后,她掐了小枝条举了挥舞着,一边还鬼念鬼念的说:蝴蝶蝴蝶不要怕,蝴蝶蝴蝶快快来。

眼看天边微弱的霞光越来越暗,卖茶的人也开始收拾茶杯桌椅了,起身决定离开的时候,女儿终于抓住了一只白色蝴蝶,惊叫着要我去帮忙。我找出一个塑料口袋,把它装进去,可怜的蝴蝶扇动着翅膀,却无法飞出来。女儿亲自拿着口袋,一边走一边看,还一边提问。忽然,她想起养在家里一只玻璃杯里的那两只小蝌蚪来了,问我它会不会饿死,我说只要有水,就不会死。

从车站旅馆出来坐的是一辆人力车,而要返回了,却丝毫不见人力车的影子。等了半天,只得招的士,结果价钱就多了一倍。回到旅馆休息一会儿,打算出去吃晚饭的当儿,下雨了,细密的雨点叮叮叮敲击着屋檐边蓝色的雨棚,只好呆在屋子里和女儿玩牌,一直到雨霁云收天朗气清了才出门。

晚餐在一家小餐馆解决。半边卤鸭子,一盆番茄蛋汤,一盘素炒南瓜丝。我一边喝酒,一边看女儿把啃剩的骨头丢给门口打望的黑狗。那年青的厨师吼一声,黑狗便惊颤颤的逃走。女儿小声对我说:它还会回来!果然,不一会,黑狗矮着身子又来了,一双羞涩的眼睛望着女儿。

酒足饭饱之后去车站预购了明晨的车票,回到旅馆,天已尽墨。旅馆的老板知道我们是来玩的,拿着一张宣传附近旅游景区以及坐车线路的传单来,我抱歉地告诉她说:明天就要离开了。她失望地笑笑,走了。我睡眠一贯像猪,此夜竟然醒了好几次,也不知怎么回事。也许这诞生了苏东坡的城市,我俗鄙的鼾声不合旋律有伤大雅吧。

十一

第二天一早便踏上了归途。女儿已经没有出来时的兴奋了,几天的奔波,让她也有几分累了。车子行驶在高速路上,她还没什么不适。后来,出了高速路,有一段路况特别差,车子在上面颠来簸去,颠得女儿有些受不了啦。她说:胸口闷,想吐。

知道她有点晕车了,可能会吐,我不得不找了塑料口袋做好准备。同时叫她歪在椅子上,靠在我身上闭上眼睛,能睡则睡,睡不着就养养神。为了让她的上身能够高一点,胃好受一点,我只得用手抬着她的小脑瓜。她醒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麻木,过了好一阵才慢慢恢复知觉。

回到自己的窝,我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身体像发了酵的面团,松松软软地瘫在沙发里。疲惫。而女儿却来了精神,感叹道:五一节,这么快就结束啦!我没力气搭理她。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在东坡湖边亲手逮的蝴蝶,忙着从行李中翻出来,结果蝴蝶死了,让她伤感了好一阵,直到想起她心爱的蝌蚪来。还好,蝌蚪健在。

后记:

一路吃喝玩乐,实在没什么文化可言,之所以取名《文化乐旅》,完全是和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文化苦旅》开个善意的玩笑。当然,硬要寻出点理由,也不是不可以:游资源于获奖,算“文化”吧,游历乐山,算是“乐旅”吧。流水账似的如实记载,只是希望女儿长大后读到此文,能够回想起这段短暂而美丽的游踪。生命在游历中成长,快乐在游历中展开。

相关文章

  •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八:文化乐旅

    文化乐旅 一 小说《回眸无悔》在小说阅读网获了个三等奖,收获2000大洋。获奖前,说好用一半陪同女儿游玩的。 五一...

  • 写给她的100万言“情书”

    有一种说法,儿子和母亲,女儿和父亲都是前世的情人。 我是很爱写“情书”的,但是写给妻子的“情书”远远少于写给女儿的...

  • 我是谁的情书

    雨是写给大地的情书 风是写给树叶的情书 鸟是写给天空的情书 蝶是写给鲜花的情书 雷是写给乌云的情书 海是写给沙滩的...

  • 写给妈妈的情书

    写给妈妈的情书 __听“金笔作文八级班2017写给母亲的情书”小记 今天放学 来校接孩子的 妈妈们 收到了孩子的礼...

  • 给女儿的情书

    (胡霜给的题目,是给爱的人的情书,所以,我这情书是写给女儿的,不算违规啊)。 女儿,很抱歉哦,妈妈今天和你说了那么...

  • 写给女儿的情书

    你总有一天会爱我 最后一次见你 你纯真的对我说: “我不喜欢你,你不要回来” 而我,是满心欢喜的 尽管有过一丝尴尬...

  • 写给女儿的情书

    亲爱的宝贝, 已经过了十二点, 今天就是你的生日了。 爸爸妈妈都记在心里。 前几天,因为爸爸妈妈想一起给你过个生日...

  • 写给女儿的情书

    亲爱的微微: 亲爱的宝贝,我是妈妈。 此刻你在我怀里入睡,你的呼吸声时而紧促,时而缓慢,你哼哼了一声,动了一下,又...

  • 写给女儿的情书

    2018/11/1是你四岁的生日,时间过的好快,舍不得你们那么快的长大。 在哥哥快三岁时,我私心的想着如果我有个女...

  •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十六:奇迹

    太好玩了!没想到如此灰蒙蒙、霾沉沉的初冬,却也有温暖明亮的奇迹发生。 昨天斗地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QQ造像穿上...

网友评论

  • 不悲伤a不仰望:虽然很长,但看的津津有味。<文化苦旅>只看了聊聊几页惭愧
    不悲伤a不仰望:@古眼 感谢大西瓜:+1::+1:送你小红花: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古眼:@不悲伤and不仰望 辛苦辛苦!🍉🍉🍉
  • 5c48d3628afd:陪伴是最好的孝敬,也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古眼:@直言不讳_aea3 所言极是!

本文标题:《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八:文化乐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pt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