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入了《大概念教学》一书中的第二章学习,在大概念的视角下,单元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和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一个单元内容并不一样,英语中我们小学PEP人教版教材一般是6个单元,除了六年级下册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以讲完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作为目标。而素养时代,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我们一个大的宏观层面的目标,那么落实到微观层面,就需要我们依靠单元来实现。例如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合理的计划自己的周末、假期等生活,就需要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在周末、假期都做了什么,通过介绍自己,由他人或者自我反思进行思考目前的计划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需要改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就是关于周末活动的一些词汇,如何表达计划需要用到一般将来时态,这是我们在达成微观素养目标时用到的核心语言。
对比传统单元和大概念单元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单元将单元学习的目标定位于学习内容,关注的是内容上的关联性,强调专家结论的内在逻辑,呈现的是一种线性结构。大概念单元关注素养目标的达成,着眼解决现实问题的专家思维。大概念单元可以联结不同的内容,编织成专家思维网络,从而使学生真正形成素养。
崔允漷教授用建筑单元来类比,将原有的教材单元比作独立的建材单位(如钢筋、水泥),而学习单元则好比完整的住房单元。这样的比喻强调了单元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包括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要素。
刘徽教授将大概念教学中的“单元”定义为: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集合。单元主题是概括出来的单元要重点讨论学习的内容。单元链是按一定的逻辑划分的单元分支。单元由单元链构成,由此搭建一个单元网络。
单元的不同类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单元”是围绕大概念来组织的,因此单元具有的是恩格尔所说的拓展的结构(具有长期意义的学习任务序列),而非局限的结构(着眼于当前作业和考试等短期利益的学习任务序列)。因此,根据大概念的不同,单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宏观单元、中观单元和微观单元
宏观单元是围绕整个学科高位的大概念或者跨学科大概念组织的集合,几乎贯穿在所有的教学中,呈现弥散性,所以宏观单元容量很大,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课程”的概念。学科宏观单元是围绕学科大概念来组织的,一般会渗透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内容中。
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首先学习到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而一般现在时又涉及到be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这些形式分散在不同的年级中,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直到六年级上册完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单元链。
跨学科宏观单元是围绕跨学科大概念组织的集合,涵盖范围广,几乎涉及所有的学习。中观单元围绕某一学段的大概念展开,一般要在几个学期内完成。刘徽教授以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为例,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中均涉及学习。
微观单元一般是指教材中的现有单元,是最为常见的单元,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对象。我们可以依据现有的教材单元来提炼大概念,并围绕这一大概念形成微观的单元。
2.显性单元和隐性单元显性单元是指教材中现有的单元,或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合并和调整的单元,教师可以直接从中提炼相关的大概念。隐性单元则只涉及现有单元的部分内容,这些部分内容与其他内容拥有共同的大概念。
我们在教学中研读教材时会发现,某个单元的主题内容与前面或者后面的单元有重合之处,例如我们五年级人教版英语上册第五和第六单元为例,虽然两个单元的主题不同,一个是人与自我,一个是人与社会,但是在语言大概念上,会发现主要学习的都是there be句型,前一个单元是陈述句,后一个单元是疑问句,学生的学习是逐本递进的一个过程,两个单元是存在相关性的。
3.知识单元和过程单元知识单元的特征是单元链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关联性和层级性都会更强,每个单元链相关的大概念也会有所区别。过程单元的特征是每一个单元链内容都相当于一个案例,它们几乎都贯彻相同的大概念。
以“Seasons and Weather”为例,这是外研版(三起)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模块主题,语言功能是谈论四季与天气。本模块包括两个单元的学习,分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Meet and know the seasons:了解四季。
Feel the weather in the four seasons:感受四季的天气。
Love the seasons and the nature:热爱季节与自然。
这三个课时之间体现了关联性和连续性,都是围绕单元大概念“天气和季节”展开的。
4.学科单元和跨学科单元学科单元一般指学科内的单元,一般围绕学科大概念来组织。跨学科单元一般跨越多个学科,围绕跨学科大概念来组织,可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超学科三种不同的形态。
《Drawing in the park》:这是一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周亚文老师的课。周老师提出要基于英语立场建立学科纽带,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这节课中,英语可以与语文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简单诗词等元素;英语也可以与数学融合,用英语解决简单的数理问题。这样就建立了有意义的学科关联,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体验。
“科学膳食”主题教学:以这一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健康饮食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同时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益处及其原因。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