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恐怖分子》:我们都不要成为生活里的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我们都不要成为生活里的恐怖分子

作者: 弗兰克Studio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5:26 被阅读16次

《恐怖分子》

2019年1月9日,华语电影一代宗师杨德昌的电影作品《恐怖分子》终于首次登上CCTV电影频道。时隔三十三年,这应该算是这部电影第一次在内地大规模公开放映。因为某些政治层面的原因,CCTV在播放这部片子的时候,把电影名字改成了片尾曲的名字,也就是“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

我还是更喜欢“恐怖分子”。它比“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更锋利一些,一刀见血。这也符合杨德昌的风格,他可是“台湾社会的手术刀”啊!杨德昌的镜头永远都是理性冷静客观的。他不会蓄意干扰、引导,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展现他所观察到的社会万千。就像潜伏在都市中的哲人,他时刻注视着都市的一举一动。都市生活中的问题,在他的眼底,一览无余。

《恐怖分子》便是他对都市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晶。在《恐怖分子》里,都市人之间的关系模糊且脆弱,经不起变化与诱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时刻都面临着断裂与崩塌的风险。没有谁依附于谁,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恐怖分子》

周郁芬嫁给李立中七年,二人之间的婚姻走到了七年之痒的当口。结婚前,周是一个干练的职业妇女,后来辞职在家专职写作。李立中是一个没什么情趣的医生,有着中年男人的冷漠与淡然,更不懂得如何捕捉女性的情绪变化。他不懂女人。用现在时兴的话来说,李立中是一个老实寡淡的中年直男,而周郁芬则是一个情绪饱满的标准文艺女青年。

小两口的事业和生活都平平淡淡,每天都是毫无变化的重复。对于李立中这样的人设来说,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但对于妻子周郁芬而言,重复的生活给不了她一直渴望的新的开始。没有激情与变化的生命等于行尸走肉。

这样的一对夫妻,自然会有不和,无非就是常规的感性层面的争吵。妻子写作没了灵感,心情自然烦躁不安,于是开始抱怨丈夫不解风情,一点也不懂她的心思。丈夫面对妻子的焦躁也只是平平淡淡的安慰,像极了路人。这在都市夫妻生活中本没什么大的新意,尤其是发生在两个知识分子之间,二人都有理性的一面。所以,这样的不和还不会造成夫妻关系的断裂。

《恐怖分子》

真正的导火索是淑安的一通电话,她本来是打着玩的,电话里她假冒李立中的情人,要跟周郁芬见面摊牌。丈夫出轨了!这是周郁芬的第一反映,第二反映是她要去跟电话那头的小三见面,弄清楚是什么情况。这两个反映是任何一个正常女性在面对丈夫出轨这件事时都会表现出来的。等周来到二人约定见面的地点,周却退缩了,连门都没有敲。

周立刻意识到,期待已久的生活的变化终于来了!她不能把此刻得来不易的情绪浪费在原配手撕小三这样的烂俗剧情里。于是她做出了不同于一般女性的举动——趁情绪还在,她要立马离开与小三约定的地点,去将这个故事写下来!

这是女作家的本能反映,来不及揪扯,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灵感,远比手撕小三与出轨渣男,来得更为重要。

《恐怖分子》

周还为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结局:妻子得知丈夫出轨的消息后,没有向丈夫求证事情真伪,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丈夫。老实巴交的丈夫自然一头雾水,他全然不知那通匿名小三电话的存在。他不明白妻子为何离他而去,纠结与内心的煎熬让他濒临崩溃的边缘,于是索性一枪杀死了妻子,然后自杀。

后来周的这个故事获了大奖。评审委员的评语是,这个故事非常生活,可是又很曲折,看了叫人浑身发冷。可是谁又知道,周的这个故事,正是她的亲身经历。周从这样的经历中获得了灵感,甚至成功。而她的丈夫,李立中则在这个故事里再也没有出来。

《恐怖分子》

《圆桌派》有一期谈到相亲话题,窦文涛问蒋方舟,你相过多少次亲。蒋方舟坦承七八次,还顺便提及了几次相亲的经历。全场愕然——万万没想到蒋方舟的相亲经验如此丰富!窦文涛顺势追下去,你有那么着急吗?然后蒋方舟也毫不隐讳,相亲是为了体验

多么可怕的回答。在女作家的世界里,任何事、任何人都可以简单潦草地归为一种体验。就如《恐怖分子》里的周郁芬一样,匿名小三的电话、丈夫出轨以及丈夫的命运,也仅仅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的意义,简单粗暴地来说,便是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和李立中的命运类似,《恐怖分子》提到周郁芬之前的小说里,同样记录了她与前男友沈维彬之间的故事。往深了说,一切关系,在女作家的眼里,都是一种体验。与前男友的往事纠葛、死灰复燃,与现任丈夫索然无味的生活......这些关系建立、巩固、松动最后倒塌的过程,才是周所追求的生活的变化。

周郁芬谁都不爱,她爱的是自己的体验,以及能给她带来这些体验的一切人、事、物。


《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的正式海报上说,这是女作家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情杀故事。这句话浓度很高,概括了这部片子的主线,也就是李立中、周郁芬、沈维彬三者之间关系松动、重建、最后崩塌的演变过程。

但也不够准确,因为这部片子是多线叙事的,除了主线,还有其他的分叉。比如摄影师在巷子里意外抓拍到淑安从楼上跳下来的画面,淑安的那一抹回头像一个烙印,刻在了摄影师的心中。后来摄影师便与女友分手了,他重新回到拍到淑安回头的那个地方,找到了淑安待过的那个房间,并将其改造成暗房。摄影师在里面冲洗照片,将淑安回头的那张做成巨大的画布,贴在墙上,整日观仰。

《恐怖分子》

后来淑安回到这个房间,意外发现了摄影师,以及挂在墙上的自己的照片。也许是因为感动,淑安在房间里睡着了,醒来便与摄影师接吻。摄影师允诺要带着这张照片去当兵,会经常写信给淑安。短短的几分钟,两个陌生的人便完成了关系的建立、巩固的过程。后来淑安偷了摄影师的镜头去卖,因为跟买家价格没谈拢,就还是偷偷还回来了。等摄影师明白过来,淑安早就坐着摩托车离开了。关系就此崩塌、结束。

再到后来,摄影师又回到了女友身边,关系再次建立。与李、周、沈之间的那条线不同的是,摄影师与女友之间的关系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圆满的状态。原来都市男女之间的关系具备足够大的灵活性,建立、毁灭、重建都有可能发生。

这也正是这部片子恐怖所在。恐怖分子可以说指的是周郁芬,她的恐怖是因为她对关系的操纵,一手设计了这场情杀故事。也可以是指李立中,他那一枪,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结了关系重建的可能。

无论恐怖指向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才是罪魁祸首。人物只是帮凶。


《恐怖分子》

杨德昌谈到拍《恐怖分子》的初衷是出于关怀。喜闹、圆满的东西或许会让人开怀,也会对人生有较多的期望。但是希望一旦落空,人们要承受的痛苦恐怕只会更大。《盲井》的导演李杨有一句类似的话,我们拍电影,有一个提醒的责任。希望用电影的形式,把一些阴暗的东西揭露出来,让大家明白危险的存在。

但同时也希望观众只在电影院里历经危险、脆弱、恐怖、悲哀。当他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能时刻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人是善意的,关系是永远巩固、不会崩塌的。我们也永远都没有机会去经历,甚至成为,《恐怖分子》里的、那样的恐怖分子。


说句题外话,《恐怖分子》里,李立群(李立中的扮演者)34岁,金士杰(沈维彬的扮演者)35岁,而今这两位现在都成了老戏骨,李立群胡子花白,早已没了当年模样;金士杰头发掉了大半,皱纹上脸,声音里听得出沧桑。

《恐怖分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弗兰克Studio

认真生活 认真写字 认真观影 认真拍照

相关文章

  • 《恐怖分子》:我们都不要成为生活里的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 2019年1月9日,华语电影一代宗师杨德昌的电影作品《恐怖分子》终于首次登上CCTV电影频道。时隔三...

  • 恐惧与痛苦就像恐怖分子

    我们内心的恐惧与痛苦就像恐怖分子一般,因为,当我们预知在某个城市大街或者人群当中会遭受恐怖分子的袭击,那...

  • 虚拟即现实——《恐怖分子》与恐怖空间

    在没有看杨德昌的《恐怖分子》之前,我对“恐怖分子”这四个字感到疑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谁是恐怖分子? 影片的...

  • 201811杨德昌

    1031电影《恐怖分子》 人人都是恐怖分子。 1104电影《麻将》杨德昌 没有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10...

  • 恐怖分子

    我并不觉得这个电影恐怖 当你生活在恐怖中时,你是体会不到恐怖的。 这部电影就是生活 如果我是李立中 在我老婆漂亮,...

  • “恐怖分子”

    9月10日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则笑话,引起了丹华的注意:今天一朋友的老婆在产房里待产,他在外面急的团团转,口里还不停的...

  • 恐怖分子

    “市民朋友,市民朋友,近日有一些恐怖分子进入我市,政府在此提醒大家晚上六点以后尽量不要出门。在家将门窗关好,做好所...

  • 《“恐怖分子”》

    出租屋属于那种隔断间,墙壁形同虚设,隔音效果太差了。今晚本来打算早点睡,又被隔壁的女人吵得睡不着。那么别怪我,让你...

  • 恐怖分子

    从前有个人叫恐怖,还有一个人叫分子。他们俩个人生两个孩子一个叫小刀一个叫死。后来死走丢了,他们知道了就到警...

  • 今天讨论个世纪难题,女朋友为什么会生气?

    生气的女朋友和恐怖分子有什么区别? ....... 恐怖分子可以谈判。 今天要来谈论一个世纪难题,女朋友为什么会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恐怖分子》:我们都不要成为生活里的恐怖分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or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