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乐,于欢场中享娱情,在清境中得睿智,而后者之乐尤深。古人常言: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
觅一清居,内省自观,恐怕才是人生最高的乐境!
白居易作《庐山草堂记》、刘禹锡著《陋室铭》、归有光书《项脊轩志》,清室中尽得性灵之安养。清居,是中国人最特别的行乐法。
至若一几一案,一草一木,在栖息游赏之外,更投射着主人的审美情趣。
文人为筑就诗意生活追求奢雅之物,「远实用,而近审美」,若以今人的艺术洞见来印证古人的闲情性灵,则清介孤高外更具生活的情味。
树木合边,终日规啼,看看叠山理水、曲径通幽的园林,把玩移日,闲适漫临;
看看清新脱俗、曼妙恬静的案头文玩,便会知晓古时文人是如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修身养性、物我两忘的了。
如今人在繁华之世,若要寻一刻清静,自当以素物为伴。
黄庭、楞严、南华、周易,文人一旦无涉功名利禄、声色犬马,随处可见细雨湿衣、闲花落地;
品茗、仿帖、课子、默坐,墨客一旦摆脱稻粱之谋、余财之诱,何愁缺少棋中之意、竹外之情。
雅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居净舍,不在宽庭广宅,只以畅怀为真。苏轼曾叹:清风一榻抵千金;
如此境界我辈虽不能至,但心可感之。
一个人若悟禅机,
必放旷于天地之间,
自由飘逸,随风如云安闲自在,
任意舒卷,随时随地,随心而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