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画画,真的是要羞愧的,虽然高中学了点美术,但功底和新手比起来估只是多削过几根铅笔。到了大学,虽然还是很喜欢画画,但也就是自己瞎摸索,画出的画没有几幅能看得。好朋友桂花经常半正经半开玩笑说我是抽象派画风,再稍微努力下没准就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她的话鬼才相信。
送你一池清荷不过,且不说好与不好,至今确实画了不少画呢。说实话,画画这件事情并没有带给我太多的快乐,更多时候是郁闷。我想这种郁闷时大多数美术统考生的的一个痛点吧---学艺不精。
记得当时我所在的年级有四个美术班,大概300多个人,每个班级配备两名专业老师。不否认专业老师为了过线率丝毫不敢放松,几乎与学生同吃同住了,但是由于每个班级学生基数太大,即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一个下午下来顶多也就给2到3个学生改画,指导。
送你一池清荷我自己是属于那种扔在角落里,能闷不吭声画一下午的人,若不是老师走过来,自己根本不会央求老师帮我看一看,改一改。今天来看,这不是明智之举,有些时候还是主动一些较好,事情开头,如若能趁早解决掉基础问题,后面即使留下后遗症,也会轻巧很多。
不过还算是个勤奋的学生,虽然很少得到老师的指导,但最后在统考中取得了自以为比较满意的成绩。要说,统考有没有套路呢,老师说是有的,后来回想,自己就是这套路大军中的一员,我GET到了套路的点,所以幸运了。
送你一池清荷到了大学,不明不白的被分到设计的班级,画画这件事情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基本就结束了。不过大学期间并没有停止画画,有幸入了一所文化宫做少儿美术教师,不仅教授儿童水彩,线描装饰,而且还带了一个小班的素描。
前两样,在教授过程中得心应手,唯独对于素描,有种小心翼翼的敬畏感。不过后来发现,担心有点多余。可能是因为大了一些,脑子也好用了一些,对于素描这件事情,竟然开窍了,慢慢的有了些高中时期不同的体悟,有时给学生改画的时候,突然记起高中时候老师讲的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送你一池清荷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在教授学生,不如说是自己对于素描的一次救赎。
但是,高考留下的套路并没有得到消退。毕业以后我已经不怎么再画画了,偶尔有天突然心血来潮,又会开始涂涂抹抹,很少有满意的作品,甚至称不上作品。那些画完的没画完的仿佛像个旧故事,充满了意味,在厚重的画本里,虽然没有落了灰尘,但也仿佛被尘封了。
这几日在看一些大师的荷花图,见了几幅清丽的,手又开始痒痒了。忍不住的打开画材来,画本的第一页正是一幅画了一半的荷花图,记得当时这画画到一半被搁浅,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后越画越没信心,就放弃了。
这一次清空了之前的沮丧,耐心仿佛比平时多了些,重新画起来。以至,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送你一池清荷乘着热情,又画了两幅。
正好家里还有几个宜家的空置的相框,把画放进去,白色的框,和画中的意境相得益彰,美不胜收。以前常常看到同学把画好的画小心裱起来,当时不太理解,非要是喜欢,贴在墙上不也可以么?一张小画也需要这么大动干戈?
昨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带了一句“洗手作羹汤,不做汤画画时也需要洗手呀”。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画好了画,突然发现画画前削铅笔后忘了洗手,导致画面里有一些隐隐约约的黑色手印,橡皮擦了几次,也没给擦干净。
有小伙伴给我留言说“仪式感”。她以为我说的是把画画整件事情看的很幸福和重要,当然需要洗手这种仪式来对待。虽然没有说中我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我同意她说的这三个字---仪式感。
裱一张小画这件事,应该就是可谓的仪式感吧
看着相框里的一枝荷花,心中能生起一池的来。打算把这两幅中的一幅送给我的好朋友---小雨。希望身为教师的她在备课,或者批改作业感觉疲累的时候,能一眼看到它,看到一池清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