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乒乓球比赛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新材质乒乓球对防守借力型的球员较有利。众所周知,国乒一向分两个流派。一种是轻灵型的,代表人物如孔令辉、马龙。他们都是单板质量不是太高,左右摆速快的选手。另一种是如张继科、梁靖崑,单板质量高,衔接不那么流畅的。
改用新材质球后,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都下降了,个人感觉力量和旋转下降最明显。原来靠单板质量高直接创造机会进入自己的比赛节奏的球员受影响就比较大。如张继科的霸王拧就不灵光了。新材质球让原来可以拉穿别人的武器威力大减,这对防守借力型选手的压力就减小了。
新材质球更强调的是摆速和落点变化,爆力不讲理型的选手再想拉穿别人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樊振东曾经有一段低迷时期,现在他也曾加了变化。
那么单板质量高的球员出路在何方?我们先要了解单板质量高球员的优点。单板质量之所以高,是因为他们的爆发力好,发力集中,就像大炮。但同样带来一个缺点,就是衔接慢(换炮弹慢)。如何扬长避短,抑制对方的快?只有旋转。
单板质量好的球员要改变观念,拉不穿就死命的往更冲更爆的方向努力,我觉得新材质球,这方向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多了!总决赛许昕对马龙的那场球就是一个新方向。既然力量旋转都下降,我们就应该在它们两个中作个抉择,力量可以减小一点,加大旋转。也就是说在打与磨的比例上重新分配。许昕打马龙虽然输了,但他的新尝试却是成功的。例如正手对拉,许昕不是一味死冲,因为旋转弱了,你加大力量只会让对方更好借力。许昕是加强磨擦,旋转强了,马龙正手拉丢的球是前所末有的。
还有许昕的反手旋转强烈的球基本就是一板过,弧线好,旋转变化也多。这一点樊和梁真该向许昕学习。别总是反手咣咣咣地对轰练基本功,把手腕甩起来才是正道,发力更集中,突然,磨擦更到位才是王道。
许昕如果不是解决不好马龙发他正手小三角的球,胜负还末定。感觉他一直想加旋转,可是马龙发球落点好,他不容易发力。只发现有一个拉得好的,就是他预判好,拉得突然,弧线又深又长,马龙直接拉丢!所以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当客观条件不让你那么方便加旋转时怎么办?那就增加节奏的变化,增加出手的突然性。例如许昕拉不好的正手小三角的发球,让对方反拉,是因为旋转不够,那就加快出手的突然性,让对手猜你,你就赢了!
综上所述,个人感觉,单板质量好的球员不能再追求开碑裂石的快感,要用旋转与出手的节奏变化应对才行。也就是深引拍,集中发力+节奏的变化。我觉得张继科的节奏变化值得学习,还有他反手旋转与弧线的变化也值得学。
还有既然单板质量好,发球抢攻这一技术千万不能丢。现在发现发球抢攻马龙用得最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