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婚姻育儿
孩子很孝顺,就是不爱跟大人交流是怎么回事

孩子很孝顺,就是不爱跟大人交流是怎么回事

作者: 神意通达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1:11 被阅读26次

    问:孩子很孝顺,就是不爱跟大人交流是怎么回事

    答:交流需要有共同语言。你来我往叫交流。他说不几句,不是遭呵斥就是遭贬低,他哪里还说得下去。久而久之,就没话了。不说话还能一团和气,各干各的,一说话就不开心,就不说了。这在现今的中国是普遍现象,为什么呢?

    首先是社会的剧烈变迁。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剧变,上一代人(老年人)是从饥荒和动乱中活下来的,现在的成年人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挨过饿,也没吃过上代人的苦,而且具有了世界视野,这两代人之间在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世界观上的差距放在古代或者别的国家,比如美欧,是上百年演变的结果。两代人之间突然的变化,就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

    其次是家庭结构。新中国建立前的几千年来,父亲是家里的惟一劳动力,母亲是不下地干活的,但负责家里的一切,包括带孩子、做饭、做衣服、磨面、喂养牲畜。劳累了一天的男人,晚上回到家,沐浴在女人营造的环境中回血。跟几万年前原始人的景况没有什么两样,男人出去打猎,女人带孩子和采集植物果实,到了晚上点起篝火,男人对火发着呆,女人唠着嗑。即使到了现代,在发达国家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比如日本,美国,女人结婚后成为专职家庭主妇,男人下班后回到家,只为了回血,日本男人连澡都是女人给洗的。新中国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工作了,可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不是说变就变了的。在孩子眼里,父亲在家庭中就显得有优越地位。孩子看不到父亲工作的场景,只看到母亲每天在忙碌,还要忍耐父亲的一切。

    第三是教养方式。中国传统上讲求“父严母慈”,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产生的养育观。父亲劳累一天,没有心情跟孩子废话,不听话了就打骂,因为最省事最有效。父亲是领导者、教练,母亲是养育者、陪护者。孩子痛苦了,父亲用激将法,希望孩子向自己靠拢,母亲却可以陪着孩子掉泪,是向孩子靠拢。这种分工本来是完全可以实现两代人之间的顺利沟通的。但如果一方的职能缺位了,都变成了父亲,孩子就不愿交流了,一交流就挨训,他更累,还不如自己忍着。都变成了母亲呢,交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孩子探索能力差,进取心不足,社会竞争力弱。

    孝顺是孝顺了,还得培养起社会生存能力。而沟通是社会生存所需的第一能力。人是群体动物,全靠沟通维持群体的存在,并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与其他个体的联系。没有联系,人不能生存。比不了老虎、豹子。父母必须有一方能让孩子放心地与之裸露内心,不方便与父亲说的与母亲说,反之亦可。这需要父母有自我觉察,不能浑浑噩噩。既不能两人都一个模式,也不能一方缺位,成了“住店的”。

    两代人之间懒得沟通,可以通过爱来补救,爱能弥合一切缝隙,统一一切不同的观点。观点就是观点,要与爱分开。不能因为观点有分歧,就漫延到爱的心情和行动上。小孩子打完了,记得揉一揉;成年人则根本不必打骂,你理解他的处境吗?你都没经历过怎么理解?就爱他这个人、这个生命就得了。也不用给他出主意,给他你有的,别给他你自己都没有的。你有的,并且有威力的就是爱,这是父母一代天赐的威权,干吗不用?用爱唤醒他的良知,他找到了内心力量,自己就能想出办法来的。

    他事业很顺利,在你面前又没有压力,他会整天缠着你沟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很孝顺,就是不爱跟大人交流是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w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