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作为中国人标识岁月的独有刻度,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蕴藏着保持健康体魄的秘宝,体现着中医“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思想。
立春(2月4日)
生发阳气、调顺肝气
2月4日是“立春”节气,一年的养生由此拉开序幕,立春养生主要抓住两点:生发阳气、调顺肝气。
“生发阳气”就是防止损伤人体阳气,提高人体机能。穿衣方面:不要过早减衣,保护好腿脚及下半身;运动方面节奏缓和,以“微汗”为好,避免大汗伤肝阳、心阳;睡眠方面不要熬夜,不要超过晚间11点睡觉,保证睡眠质量。饮食方面增甘少酸更护肝,应少喝酸性饮料,少吃辛辣食物,多吃绿色果蔬。养肝需保持良好情绪,避免心情不和、情绪失控导致的肝阳上亢、损伤肝阴。
雨水(2月19日)
春捂防止“倒春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师陈剑梅介绍,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却又容易出现“倒春寒”。同时,人体的抵抗力在冬季后难免有所下降,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也会有所下降,易感邪而致病。根据“雨水”节气的特点,养生重在春捂防寒,健脾除湿,调畅情志,起居适宜。
有谚语“寒从脚起,湿从下入”,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上身来说较差,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减衣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