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思路:用户视角——产品视角——产业视角——用户视角
写在之前:本篇文章为产品体验心得,实际撰写于2018年3月中旬。
蚂蚁森林的玩法:(养成类游戏不需要动脑)打开蚂蚁森林→领取一棵小树苗→到“攻略”里开启获得绿色能量的行为→每天收自己的能量球(收树)→每天偷好友的能量球(偷树)→好友太少了,偷不爽,加新的好友→哪天心情好了,做好事,给好友浇水→集满种树需要的能量,种一棵实体树→收树和偷树的习惯养成了,再积累能量种一棵→循环往复…自己种太无聊了,和别人合种,好像比较有意思?!(合种有不同主题——家庭树、爱情树、同学林、同事林、好友树)
其他规则:种成一棵树,大约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去积累能量。用户一天偷树次数无上限,但是一天只能给好友浇水3次。道具只有保护罩,每天上午10点开始兑换,每天限量50W,钻石会员以下兑换的保护罩,从点击使用开始24h内能量不被偷,钻石会员以上兑换的保护罩则可以保持三天。
这里是一段废话: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的诞生?因为蚂蚁森林让我改掉了寒假睡懒觉的习惯,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蚂蚁森林这个天然闹钟,所以想剖析一下它到底是哪里吸引我了。然后因为寒假开始早起,每天的时间变多了,脑袋清醒状态变长了,所以不由自主会去思考一些东西,比如,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当然,这种事情思考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纠结的怪圈,那就思考一些可以看到答案的东西。思考多了,没有记录的话,久而久之我会觉得我只是在发呆,所以这篇文章诞生了。
1. 用户视角——我为什么用蚂蚁森林?
(1)关键词:天然闹钟。为什么一般都是早上产生前一天的能量?因为上班族和上学族都需要早起,关掉闹钟就刷刷手机提提神是大多数人的习惯,而收树和偷树这两个动作,不需要动脑,也不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晨起提神醒脑很合适。树为什么不是半夜里熟?因为充满正能量的阿里系产品当然不能让用户养成熬夜的习惯了!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收树和偷树而养成一个早起的习惯,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所需要的,收树和偷树这一举动无疑成了一个无形的闹钟,能量产生和领取的时间,形成一个唤醒场景。闹钟叫不醒,梦想叫不醒,收树自然醒。
(2)关键词:简洁、真实感。蚂蚁森林的界面很简洁,功能不多,还是儿童画的画风,昼夜界面背景会有变化,还可以看到森林地图,给我们用户增添了真实感。
(3)关键词:带爸妈玩。今年过年期间,“蚂蚁森林合种家庭树”出现在了首页banner轮播图的位置,可以说今年开始支付宝向我们的父母辈下手了,当前我们的父母辈更多的使用微信,因为某年春节风靡的抢红包,父母辈们开始使用微信钱包,但是支付宝他们用得就少了。关于阿里的动作,今年春晚直播,淘宝设置了4个抢红包的时间点,最重要的是关联父母的支付宝账户,可以子女抢红包,一家得红包。
(4)关键词:不用动脑。蚂蚁森林属于养成类游戏,前段时间风靡的养蛙也是(虽然我没有养),这种游戏不需要我们日常花费多少时间去照料,省心,既然是游戏,这种游戏化的产品更容易产生用户粘性,我们每天起码有一次进入蚂蚁森林,用户固定登录的习惯因此养成了。
(5)关键词:产生实体、更能坚持。你说蚂蚁森林创新了?其实我们在前几年很火的QQ农场以及近几年保持专注类APP-Forest就可以看到很多蚂蚁森林的影子,曾经我们为了偷菜,确实也是会定闹钟起床的,但是偷着偷着,好像就没劲了,因为不会有什么实体的东西产生。
(6)关键词:存在感。你说蚂蚁森林没创新?QQ农场的落寞与蚂蚁森林的崛起,是因为蚂蚁森林增加了公益性质,并且真实的种下一棵树,这种公益的真实感,使我们有了存在感,存在感是什么?是我们想刷的东西呗…
(7)关键词:虚荣心。排行榜,隐形的等级制度,抓住用户的虚荣心理。
(8)关键词:赠予精神。给好友浇水,好友+10g能量,自己-10g能量,赠予精神等于公益本质。
(9)关键词:新鲜感、共同努力的动力。“合种”功能几乎是在初期玩蚂蚁森林的用户都种了一棵树的前提下才推出,使蚂蚁森林的新玩法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并且有不同的主题:家庭树、爱情树、同学林、同事林、好友树,满足用户不同的种树需求,给种树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2. 产品视角——我觉得蚂蚁森林实现了什么价值?
(1)关键词:增加支付宝用户粘性。蚂蚁森林就像树状图的中心,链接支付宝其他功能,种成一棵树大约需要4个月,这种长期互动为支付宝带来长期收益。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那么4个月足够让习惯在用户心理根深蒂固,只要种了一棵树,基本就是支付宝的忠实用户,比如我。
(2)关键词:无心插柳的社交。蚂蚁森林是阿里不经意间埋下社交的伏笔,阿里几乎没有一款成功的社交产品。可能我只有转账的时候会给好友捎句话。转账,也是无声的社交行为?!在蚂蚁森林里,偷树、浇水、加好友、发弹幕,都是社交行为,在蚂蚁森林里给好友发弹幕聊天还是挺好玩的。
(3)关键词:公益。公益行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显而易见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东西,我们是要去拥护的。
3. 产业视角——蚂蚁森林的未来在哪里?
(1)关键词:绿色金融。蚂蚁森林是阿里互联网+绿色金融消费新模式的基础,低碳环保的触角无所不及。
(2)关键词:碳汇交易市场。碳汇交易——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碳排放额度,如果超过这个额度,必须购买其他企业节省下来的碳排放量。支付宝三大账户即资金账户、信用账户、碳账户。通过绿色的行为方式积累的“能量”,是可量化的,在未来可能是具备实际价值的,没准我现在的点滴低碳行为在未来会给我带来经济价值?!
4. 回到用户视角——我们还希望蚂蚁森林做到什么?还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绿色能量?
(1)关键词:界面太枯燥。对于刚开始玩蚂蚁森林的用户而言,界面简洁是好的,但久而久之会造成视觉疲劳,只有昼夜的变化实在枯燥,如果背景能有选择就更好了,或者用积分兑换新背景我也是愿意的。
(2)关键词:道具太少了。道具只有保护罩,我还希望在蚂蚁森林上多停留点时间,希望道具这里创新一下。
(3)关键词:获取能量的方式再多一点,如下。
① 这可能涉及支付宝和微信的竞争?!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支付宝线下支付能获取能量,而转账不能?以前在没有使用支付宝和微信的时候,一行人外出,先由一个人统一支付,其他人再“AA转账”时对找零的处理是比较麻烦的,之后使用支付宝和微信的频率变大了,转账时的找零已经不再成为困扰,好友同事之间转账很常见,如果支付宝转账能获取能量,那么同等条件下,起码使用蚂蚁森林的用户都会选择用支付宝转账去替代微信红包。
② 如果星巴克和阿里合作,在星巴克外带咖啡除了采用线下支付会增加蚂蚁森林绿色能量,那自带杯而不用一次性纸杯是否可以额外增加绿色能量?
③ 这个想法比较天马行空:如果阿里和高校合作,每一位高校学生的支付宝账户和高校考试系统连接,实行无纸化考试,高校开始通用,那么考期末对于学生而言也许就变得有意思和有些许期待起来,线上提交一次试卷,可以增加蚂蚁森林绿色能量,并且考试是否有作弊的情况和支付宝信用账户挂钩。如果阿里考虑发展教育事业,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了。
④ 购买电子书,购买环保家具,购买节能家电……希望将来这些行为都能够获取蚂蚁森林绿色能量。
最后,在我们身边,可以践行的低碳环保行为很多,但很多低碳环保行为却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而蚂蚁森林让我们养成了一种执行低碳环保行为的使命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