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我接受的有限的音乐教育是从结婚开始的。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尤其从农村挣扎着出来的,从小学到大学期间,都没有音教这门科。
那时的农村孩子只是从电影里,广播喇叭里,听过有限的几支歌曲像《地道战》《洪湖赤卫队》《闪闪的红星》等电影主题曲。还有几个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唱段。至于别的声乐和音乐知识几乎是零。上了大学没了升学压力,也跟着同宿舍的城里来的室友开始附庸风雅-买了小录音机,买了几盘磁带。陆续听过几首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命运》《水边的阿狄丽娜》……不过,纯粹是跟风,一点也听不出所以然。
音教从婚后开始工作后认识了我爱人,俩人恋爱期间,有几次他带我去长春的几大歌厅听歌-我未来的大伯哥在那驻唱。他那时正当红(在吉林电视台和长春电视台是王牌主持人,又是吉林省著名相声演员……)。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爱人时不时给我普及一些音乐常识-单簧管和双簧管区别,巴松就是大管,大提琴和贝斯区别,什么是通俗、民族、美声唱法………其实我爱人也不是搞音乐的,但是他热爱音乐,是音乐发烧友。尽管对音乐方面知道的也有限,不过比我强了很多很多!
音教从婚后开始结婚后,来到婆婆家,每当过年过节或者公婆生日等家庭宴会,必举行小型音乐会-我大伯哥或者大伯嫂当主持人,人人必须表演节目。大伯哥两口子是多面手,唱歌,说相声,演小品,样样精通。公公是戏曲爱好者,程度是票友水平。京剧,评剧,豫剧,甚至我家乡的吕剧和茂腔都能来个唱段。大姑姐和她爱人及我爱人都有一副好嗓子,唱支歌是很容易的事。
主持人,对新来的弟媳妇根本不同情。必须表演节目!对于五音不全、唱歌跑调的我是一件极难胜任的苦差事!
音教从婚后开始记忆中我在小学五年级六一儿童节时上台表演了个“三句半”节目,在台下练习时台词背的滚瓜烂熟,和同学们配合的也很好。可是一到了台上正式演出那天,面对着下面全校师生,不敢抬头,两腮绯红,紧张的不敢看人-低着头磕磕绊绊表演完了节目,狼狈极了!在大学里有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竟然被选中去参加了学校合唱团,为纪念“国庆多少年”汇演,在众多演唱者中滥芋充数,充当了一名大合唱演员,演唱的好像是《黄河大合唱》……来婆婆家第一次“演出”记得是我公公生日宴。轮到我表演了,实在开不了金口(当众抬不起头来,还没有说话面颊就红透了),想了半天拿不出一首有把握的歌,那就来一首最简单的“生日快乐”祝寿歌吧,可是在专业人士面前实在发不出声……大伯哥幽默风趣地说:弟妹新来乍到,就得入乡随俗。今日适逢老爷子生日,必须表演!你看老妈(我婆婆)文化程度没有你高,还唱了家乡的“沂蒙山小调”,你受过高等教育又是医生,不会唱歌,说个笑话或者来段家乡话也行……逼得我没招,只好说了几句祝福老人“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等吉祥话,算是暂时过了这一难关!
自从嫁到婆婆家,逢年过节,小型“春晚”是必须上演的。
长春这边的风俗习惯,年夜饭一般在下午三点多钟开始,六七点结束。之后是包饺子,等中央台春晚开始。所以我们家是自己先开始家庭型“春晚”,精彩程度不亚于中央台:我大伯哥做主持人,自己先开始唱歌,一曲接一曲:《桃花盛开的地方》《小白杨》《咱当兵的人》《茉莉花》《小河淌水》……他的声线适合民族唱法,其水平不亚于蒋大为,郁钧剑,阎维文等著名歌唱家。我大伯嫂子是戏曲演员(她家是戏曲世家,父母是评剧演员,姥爷姥姥和爷爷奶奶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全是搞戏曲和曲艺的),专业是西河大鼓。每次必唱一些西河大鼓曲目《花场绕口令名》《玲珑塔》等,有时也来段评剧。我公公爱热闹,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他老人家宝刀不老,必和儿女唱合:《沙家浜》中他扮演胡传奎,我大伯子演刁得一,大伯嫂扮演阿庆嫂,三人配合的天衣无缝,精彩纷呈。婆婆每次都是她的沂蒙山小调。我只有欣赏喝彩的份。但只是欣赏,逃不过主持人的火眼金睛,也得来点小玩意凑数!公公这时常常鼓动我:小z来段山东吕剧《小姑贤》,你们家乡曲子。我哪会啊,最后还是公公吚吚哑哑越俎代庖……等我女儿和大伯哥家孩子长大了,汇演中又多了他们小哥俩:我女儿拉二胡,学过的那些经典曲子都陆续表演过《赛马》《葡萄熟了》《二泉映月》《兰花花》《空山鸟语》……,后来考上音乐院校选修了京剧,也来段《贵妃醉酒》《苏三起解》《包公》等唱段。我大伯哥家公子从小学单簧管,表演过很多经典管子曲目-《单簧管A大调协奏曲》《茶花女》《引子主题与变奏》等。这个孩子遗传了父母艺术天赋,流行歌曲,小品,戏曲,相声,样样精通。他唱的流行歌曲,我个人感觉比《中国好声音》决赛出来的前几名也不差上下!
音教从婚后开始嫁到婆婆公公家二十多年来,一个音盲,对音乐知识近乎零的乡下妹子,通过家宴“音乐会”熏陶学习,不再像当年那么拘谨自卑脸红,除了一如既往的欣赏外,也能大大方方唱上几句了,尽管唱的不好!在这个音乐大家庭里,通过多年的“上课”,我也多少补上了缺失的音教这门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