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410770/1f6aebaa0eb27342.jpg)
回国讲学,和同事、朋友吃饭,席间时常遇到他们的同事或朋友。他们与我本不相识,来吃这一顿饭,只为想要和我讨论有关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事情。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同小异,因为尽管让孩子出国念书的原因很复杂,目的各不相同,但做出了这种选择之后的困惑点却大体相似。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到底需要准备多少钱?
好吧,钱。这样东西虽不是万能,却是万能之必然基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所共知。不久前,我偶然看到一份《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在即将或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群的52.28%。也就是说,有一半的留学生或预备留学生出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当家长们要面对的,是紧跟着孩子出国之前的大笔费用之后,每年的六、七月从美国飞来的大学账单,他们当中的一半人都并非经济条件特别优裕。据说有些家长到最后不得不卖房卖车,还有全家三代人一起筹钱来付账单的。
我自己曾经也是千里迢迢到美国留学的普通学生,如今站在美国的大学课堂,每年都要面对刚从国内来的新留学生,同时也为人父母,也要负担孩子念书的费用。面对国内这些用心良苦的家长,难免不胜感慨。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钱,其数目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至于家长要给孩子们“准备”多少钱,我的答案肯定是主观的。在我给出自己的主观答案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看这个客观存在的数目大致在什么范围,由哪些细项构成。
一、就读大学本科的总花费
从大项上来划分,不论到哪里读书,都包括学校的收费部分,即学费(Tuition)和住宿费(Room charge),以及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部分,即伙食(Board rate)、书本费(Book)、医疗/汽车保险费(insurance)和日用杂项(Miscellaneous expenses)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根本不可能简省,完全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一项,当然就是学费。
讨论学费,先有公立和私立大学之明确分野。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在本州学生和外州(含国际)学生之间有着巨大差别,而私立大学则一视同仁。所谓“本州生”的定义,各州有细微差别,基本上指的是考生和父母在申请学校之前已在学校所在的州居住至少一年,有报税记录。那么,国际学生肯定不在此列,收费标准等同于外州生。有个别大学会针对国际生单独收费,数目比外州生还高。
美国大学的学费年年涨,且涨幅不低,根据U.S.News公布的最新统计,在过去的2018学年度,各州平均的,本州、外州(包括国际学生)、私立的三大类高校学费标准如下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10770/19bada198ed543e6.png)
各类高校的差异、学生类别差异相结合,构成所需支付学费的总数差异。此外,学校所在地的城市消费水平,构成生活费总数的差异。这在国内也是一样的道理。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上大学,生活费支出必然要高一些。而和国内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学生的生活花费当中最大的支出项,是住宿费。将学费、住宿费及其他几个主要支出项合并,今年最新的,美国各州大学生年度总花费平均数,按学校类别排列,如下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10770/b96e862d07d03ec5.png)
这个表上红色部分是学费,和U.S.News 的统计数据有些出入,但大致上在同一范围。绿色部分显示的住宿费,根据各校公布的学生宿舍收费标准来计算,而学校的宿舍租金通常比周边民房的租金高得多。美国大多数高校只规定大一学生必须住在校内,所以这个表上所呈现的总数实际上是大一新生入学所需要准备的数额。换言之,在大二以后的数年内,如果学生自己到校外租房,则学费加生活费的总数额有可能比这个表单上的总数额低很多。
将学校类别的差异、地区差异都考虑在内,则一名国际大学生在校的每年花费最少也要三万美金。一个大学本科念下来,就是至少十二万美金。这样一笔钱,不要说对于国内的挣人民币的家庭,就算是对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也是一笔不能算小的经济负担。怎么去筹集这笔钱呢?当然,省吃俭用、集腋成裘,或者发动众亲友集资或者某天突然撞大运中了彩票大奖……都是办法,却缺乏普遍的可行性,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这里的根本问题不在于钱,而在于要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且学有所成。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从钱的数字上转移开去,再把家长从主语的位置上换下来,“父母要为孩子准备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就变成:“孩子应该怎样在美国读大学?”从字面到内涵都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则我的答案是:他们应该像美国孩子那样去读大学。
那么,“像美国孩子那样”究竟是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