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971/226b9ce0dd983f60.jpg)
江泳解读:
南齐世祖武皇帝的遗诏中说:“我死后灵座上,不要用牛羊猪等牲口做祭祀品,只需要摆些饼果、茶饮、干饭、酒和果脯就行了。”
南齐世祖武皇帝是谁呢?他的名字叫萧赜,字宣远,南朝齐第二位皇帝,是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长子。萧赜在位十一年,年号永明,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提倡节俭之风。国家经济上出现了一定的繁荣景象,文学上也出现了‘永明体’,算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根据《南齐书.列传第三十四 良政》的记载,“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永明之治’。
根据史书《南齐书·武帝纪》的记载,萧赜在濒死之时,立下了三份遗照,其中一份交代了后事的安排。如陪葬品、陵园的建设、祭祀品等等。关于祭祀品,是这样写的“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这是什么意思呢?萧赜说的是“祭祀重在孝敬之心,而不在祭品;灵前的祭品不用三牲,只摆饼、茶饮、干饭和酒脯,一切从简。不只自己这样,萧赜还将自己对祭品的要求加以制度化推行,全天下的人死后,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祭祀。用茶作为祭品,这算是有正史记载的最早的记录了。
祭祀,在古代是有一定的礼仪要求的,尤其是对于皇帝的礼制。民以食为天,祭祀用品以献食为主要方式,食物里肉食动物为最,其中牛羊猪为三牲,为主要祭品。萧赜做为皇帝,主动放弃三牲祭品,提倡以茶饮等素斋为祭,反应了他的节俭之风。同时也与他与佛教结缘有关。萧赜小的时候跟着父亲一起与佛教结缘,受到佛教戒杀生的戒律影响,也是其推行以茶等素斋作为祭品原因之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971/5828ec371766353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971/c49cd070c1780b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971/ecdc0d2cbfc942a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