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我在和君商学院的毕业报告,过去一年,一路走一路收获,是一段细胞充满惊喜的旅途。
迟迟不肯动笔写毕业报告,一方面在“逃避”即将毕业了的事实,一方面觉得过去一年很多想法还没有落地,总觉得毕业报告少了些底气。直到前些天协助班长槐哥梳理十三届广西班大事件时,发现自己参与90%的线下听课和活动,并参与统筹一些大活动的推进和施行时,恍然觉得,原来过去一年也做成了不少事儿。于是从头到尾地梳理了入学以来的点点滴滴收获,发现过去一年,是一个跟课学、跟人学、跟事学,以及见天地、见众生,最终见自己的过程。想到这里,热泪盈眶,无比感恩。
(一)跟课学
真正学完十堂核心大课,我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套学习体系,更是一套“内功”:功力深厚、招式齐全,修行看个人。以我所在的股权投资行业为立足点,大势、产业、资本市场、市值管理、科技创新这五门课便成了未来修行的“骨骼”,是在行业的立根之本;而战略、组织、营销、企业文化,便成了未来修行的“血肉”,是为企业做投前辅导、投后管理的关键;而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则是未来修行的“心脏”,强弱程度决定成就高度。
于我而言,十堂大课更珍贵的不是“观点”或“结论”,而是真正领会到“知识付费”和“教育”之间的差距,如果说识付费是授人以鱼,那么教育就是授人以渔;还有在过程中予以我的思考、碰撞和启发我接下去要实践的事情,以及一个更高维、更广阔的企业观、产业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比如结合资本、企业文化和组织三堂课,会促使我思考,我心目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理想架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如何让里面的每一个人获得成长的同时也觉得工作是一件愉悦而让人自豪的事情?比如带着多重角度、多个问题去听课,得到的就不止一个收获: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大课的内容就变成了一份详尽的尽职调查清单和研究框架;从创业者/企业家的角度出发,大课的内容就变成了一份企业的自检清单;从职业经理人/职业高手的角度出发,就变成了垂直领域的进阶路径。
每一条路都将通往鲜花盛开的地方,关键是知行合一。我想,这也是和君商学院的办学目的之一。
(二)跟人学
本科毕业之后,经历过多个角色和细分行业,但大体上都属于企业服务行业;尽管也有独立做项目、带团队的机会,但真正从经营的角度做决策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在和君商学院里与同学们相处的时间,也是我能够大量接触不同人群、不同商业生态、不同处事方法的绝佳机会。
仍记得潘帅两次来南宁,幸运如我都能一场不落地赶上他语重心长的分享,重视及审视婚姻、重视重大资产配置、优化时间管理模型、重视家庭经营和孩子教育,希望我们在和君读出竞争力、读出力量感、读出未来意义,都一一记在心里。特别击中我这个对金钱和收入没有概念的伪文艺女青年的是,要勇于设定一个能够在当地城市舒适生活的年收入目标,充分运用商学院的所学和实践不断向它接近。刚开始懵懵懂懂,但听话照做,把今年的目标写进手册上;开年以来逐渐用所学所想锤炼工作和个人商业模式时,我开始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仍记得班主任吴老师在新生见面会时分享的深者读深、浅者读浅和空杯心态;开学之初就跟我们分享过的一堂价值过亿的招股说明书研讨会。这堂课给过后我在招股书学习小组以及在工作中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理念和基础。仍记得班主任王老师在潘帅第二次来南宁时分享的公心和利他,让我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国企的价值和意义。
特别感谢辅导员黎妈,我常常觉得他是赋能型的领导,平常话不多,但关键的几句总能点到我。比如在班委选举和组织大活动时鼓励我的想法、给我信心,还时不时收到他分享的、我所需要的行业干货,真的备受鼓舞,还附带着一种不把干货看完就对不起他的感觉。
特别感谢班委伙伴们,班长槐哥,班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很多看不见的、难以协调的工作他都默默完成了,而且在过程中一直时沉着冷静温和的处事风格和态度,我一个暴躁星人真心佩服;外联委员坦克,在佩服他坚持一天不落的在朋友圈分享公司产品之余,还觉得他在组织管理上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能力;学习委员阿德和财务委员Y珍,从他们身上感受到职业经理人的素养、闭环的做事方式以及绿友农的企业文化,那种与公司文化融为一体又保留职业特色的工作风格,特别受启发;纪律委员老申,常常被他的热情和纯粹感染,也深刻明白保持赤子之心的不易和针对,因此被他始终先行与我的付出带动着,觉得自己也应该为班里做点什么;体育委员成M,远在玉林,却常常克服困难,就为了跨越一座城,和一群人相聚;宣传委员思Y,班里年纪最小、气场最强的女孩子,后浪的代表,拥有同龄人甚至很多人身上没有的自信和自立精神,非常珍贵、非常敬佩;期中增补的班委敏L,被点燃之后开始点燃他人,我对敏隆在期中作文里提到的对公司和行业的热爱记忆犹新,当各行各业蔓延着内卷和丧文化时,热爱二字,无比稀缺、高贵。
特别感谢各行各业的同学们,和每一位同学的交流或者在课后阅读TA的作业时,都会有深深浅浅的触动。同桌永S,是有过犹疑又步履坚定的前行者,他的工作内容与和君的教学体系天然契合,相信假以时日他会让很多人刮目相看;秋秋和H莹,记得他们在参加教育产业班之后,就非常果断地完成了职业转型或者把教育作为下阶段的努力方向,我不禁自问自己是否在相似的场景下是否有同样充足的勇气;未来进行时的画家恬恬,在小小的年纪就坚定了长远的志向,在绝对真诚面前走自然而然生成的道路,让常常在米字路口徘徊的我自惭形秽;俏F和小熊,两个气氛组担当,年纪轻轻冲劲十足,大场面毫不怯场,且组织管理能力在逐渐显现;漫Q,腼腆又踏实的小姑娘,从新生见面会的对接就感知到她对人的诚恳和对事的踏实,未来可期;未来的企业家日C,做事自带管理者思维,且近一次见面与上次相比,又有更成熟、更新的思考和观察;明Y和妍姐,事业上快同龄人好多步,是被潘帅赞许的、将和君所学快速落地的典范,在知行合一上,她们是我的榜样;小涛,被毕业论文和疫情封校耽搁的活跃份子,期待他迈入真实的商业世界中保持少年气,实现自己的民宿梦;紫Y、世X、倩S,我们班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水平担当,取得较高的学历之后,还能在喧嚣的世界里选择站在安静的讲台前,很佩服;道Y,放下法律人的标签,选择在小城市坚守金融理想,以及因工作忙碌从未谋面的洁X,有着自己坚定的工作热爱和同龄人不具备的吃苦精神,都让我心生敬意。
这一年,结识大家,好值得。
(三)跟事学
开学之初,对期中作文和演讲作业的心态是既期待,又抗拒的:期待的是,这似乎是一次全盘梳理、系统输出的机会;抗拒的是,短短这么几个月,我真的能对自己的职业理想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和预判吗?我真的能和先生一样,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大道理吗?真正完成后,才发现学院的良苦用心:入学过半,不一定真的能写得出心中所想、说得出ABCD的大道理,作业的目的在于提醒和启发,期中作文启发我们越早能想清楚要走的路,才越早知道要用多长时间、什么方式到达;演讲作业启发我们真正学到、实践些什么,而不是沉溺于鸡汤式、敷衍式打卡。
9月时,差点没法接招海南班热情似火的快闪式游学。第一次组织统筹游学活动,心里各种慌,幸好有黎妈、坦克和一众师兄师姐协助,在没出什么差错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这次活动,不久后的海南班游学结束后,还收到海南班师兄回赠的信物,感受到浓浓的和君情谊。这次组织教会我,凡事皆有方法可循,不必慌;遇到事情不需要总想着自己解决,不需要带着怕给对方添麻烦的心态求助,自己解决是一个人成长,协作解决是两个人成长,同时增进友谊。
12月第三届广西校友年会,在十届师兄和槐哥的总统筹下,我得以以总导演的角色体验了一个跨届组织联动的大活动的全过程,非常过瘾,也是真正从这场活动中感受到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句话的含义。一方面是在活动从0到1、再到落地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和协作的力量,有几次在追细节的过程中发现有差点掉链子的现象,第一时间和槐哥沟通,他都能衔接上做备案,他付出很多;组委会实在人手不足,年会前还没定下物料制作时,传胜师兄立马揽下这个急单,还上演了穿西装搭桁架的一幕;在活动现场,发现有嘉宾的接车安排有变动,求助展学师兄,师兄二话不说马上协助……坤哥常说无私无我、竭尽真诚,我在这之前没有具象;遇到这些情谊之后,我想这一定是。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好像把过往的经历和经验都调动起来了,过往的每一步,都算数。
这一年,收获好多,好充实。
(四)见天地、见众生
过去一年,发现自己难以平衡外出游学和工作本身时,决定暂缓游学计划,这一定是我的遗憾。因此,将见天地、见众生的主题,落到工作和日常的方方面面里。
阅读《三度修炼》系列书籍时,书里就提到行业的精进公式:经管法书+商业案例+招股说明书/年报+培训讲座+项目历练+同事指导+客户问题+良好作息,特别把它贴在书桌前,作为提醒。
还真挺有用。
每当我被对接的项目方气得血压直飙的时候,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这句“降压药”,便冷静下来不卑不亢地继续沟通工作,在和不同类型客户打交道的过程,既是检验自己业务水平的过程,也是横向管理甚至向上管理的过程,这里面,谁能包容谁,谁就能引导谁。
但,也不是没有副作用。
在十次大课、节气课里学到的方法,一些工作中也适用。久而久之,便承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和项目,即将要为养发服务行业做点贡献。
(五)见自己
过去一年,也是被成长的恐惧包裹的一年。通过和君了解更真实的投资生态之后,我也终于承认,现阶段的我,不足以与理想中的、见过的投资经理比肩。
越往行业深处走,越发现这个职业所需要的对资本市场的认知深度、对产业和政策的了解深度、对法务和财务的理解基础、对企业和创业者的评估角度等多个维度的难题,都是我一股脑儿地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所没预料到的;当周围的环境让我觉得孤立无援的时候,更产生了百十倍于以前的自我怀疑:是不是进错了行业?是不是选错了职业?是不是就应该从事原本就擅长的工作?是不是换一个公司/行业/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眼下感到痛苦,是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还是仅仅是现阶段没胜任?
当成长的恐惧感袭来的时候,恐惧就来自于方方面面:恐惧被周围的蝇营狗苟同化,变得不再少年;恐惧落后、被辞退;恐惧没有真正成长;恐惧即便换了一个公司后不如现在……特别是,当周围人都认为自己进了一个好行业、好公司,自己却知道这些认可都来自于平台而非自己的光芒时;翻看过去的发布过的文章,发现当前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自己一直在旋涡里打转的时候;当其他人用自己的热爱和擅长在很长的坡上滚起了雪球,自己却在艳阳天里找自己的雪花的时候;当我猛地发现看不到自己的积累的时候,最最煎熬。
“煎熬”二字在我的字典里极少出现,但在2020年,我却时常与它,面对面。
到什么时候才平静下来?大概是读到了稻盛和夫老先生的这句话:“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我开始反思在选择行业和职业的初心,以及我理想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状态:
因为曾经的一份工作里拥有我非常喜欢的内容、运营、社群、咨询、服务、活动等,还有一个非常棒的协作团队和决策环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缘分至此;之后再选择工作的时候也几经波澜,想在这些元素的基础上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而,一旦环境和自己的预期有不同,我便开始怀疑当时的选择。
是的,我太希望有一个平台承载我对事业的所有向往和追求:能力成长、薪酬福利开挂、领导信任、同事可亲、工作压力始终在我掌控范围之内、不内卷、成人达己……这里面的“太希望”,是仅寄希望于环境,而非自己;这里面的“太希望”,是焦虑下的无作为和贪、嗔、痴。
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公司,在自己没有全方位成长起来的时候,很难遇到;或者说,现阶段的我根本不配那个最好的结果;又或者说,它还在等着未来的我,去创造。
也是这一年,让我相信且坚定,这世界有一条路,是完完全全属于我的。在找到这条路之前,所经过的都不是弯路,都是必经之路。那些让自己兴奋、分泌肾上腺素的工作,是热爱;那些让自己厌恶的工作,是老天让你往它的对立面走。
在和成长的焦虑和平相处之后,我学会不期待一个完美的环境,还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不需要外界鼓励的人。人在收到正反馈之后,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得更好;久而久之,也会导致有一批人,为了得到正反馈,而表现得更好。我曾经是这样的人。
现在不了,多累啊。
越长大,越明白,人是为自己活的,把自己活明白,有自己的价值坐标,才会真正做些实在而有用的事情。
(六)一些遗憾
竞选班委的时候曾经也同学们许下“宏愿”,一部分flag做到了,一部分flag倒下了,比如访谈、私董会等等,就移到毕业之后吧,自己立的flag,也要自己把它扶起来。
(职业理想的部分略)
最后,真的要结束了,借用古希腊卡瓦菲斯《伊萨卡岛》中的一句诗和大家共勉: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当我们从十三届光荣毕业,愿我们每一个人的道路漫长,充满发现,充满奇迹。
也和屏幕那头的读者朋友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