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最后一次站在初中学校的门口接女儿。如往常一样,校门口聚集着很多家长,三三两两地聊着天。只是与往常不同的是空气中似乎流淌着异样的因子。是的,今天初三年级毕业了,学校举行了盛大的毕业典礼与送别仪式。
在初三年级的家长们不停地张望中,终于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校长蹒跚地拉着第一个孩子送出了校门口,然后站在校门口与每一个孩子道别。初二的学弟、学妹们拉起一条条写满祝福与鼓励标语的横幅,隔出一条狭长的通道,从操场一直通往校门口。在学弟学妹们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孩子们走过通道时大多泪流满面或神情悲戚,在老校长谆谆叮嘱声中送别最后一个孩子后,孩子们算是彻底告别了自己的母校,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庄重地画上了一个句号。在告别中少年第一次品尝到了别离的难过与悲伤。只是时光永远翻滚向前,留在这个校园里的三年时光已开始成为少年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舍不得离去的孩子们又聚集在校门口,男孩子们红着眼眶,互相拍打着肩膀一遍遍道别,一遍遍道别后又不忍离去。女孩子们索性三两个抱在一起大哭,纯真的年纪里他们的感情率真而不加掩饰。低年级的孩子和家长都已离去,孩子们又回到了校园,带着对陪伴了他们三年的老师和校园一草一木的恋恋不舍。门口的爸爸妈妈们第一次没有一个人催促,有些妈妈们也跟着孩子红了眼眶,在孩子长大这件事上,妈妈的情感似乎更加复杂难言。
“叔叔,这朵花送给你。”一个高个子男孩把一枝向日葵送给保安。
“叔叔,你能不能给我的校服上签个名?”说着便从已经签了许多名的校服上找了一小块空白处,把笔递给了保安。
另一个男孩子也跑过来了,冲着保安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保安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考。”世间美好的情感有很多种,眼下这种没有任何层第观念,不受任何名利诱惑的最纯真的感情应是其中的一种。
在第一次被送出校门时女儿走在最后,她背着书包,抱着一摞书,看得出她拼命想抑制住自己的难过,但还是满面泪痕,泣不成声。当然她也第一时间又返回了校园,去和她的老师、同学甚至校园的角角落落再次一一道别。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留恋不舍,反复用各种方式作别自己的初中生活后,校园里的人影逐渐在减少。
我站在操场边的树荫下等女儿,夕阳已落进树顶,几缕光从树缝里漏下来,映在绿色的地面上,带着傍晚独有的宁静。
“妈妈,我想再去教室看看。”女儿双眼红肿,满脸凄然。
校园里已空空荡荡的,除了操场上几个男孩子还在打篮球。或许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只是女儿的不舍还在继续。
“妈妈,要不你先回家吧,教室里特别脏,我想打扫干净再回家。”女儿给我打电话说。
“没关系,妈妈等你一起回家。”无论如何在这一时刻我都愿意等着女儿。我无法想象女儿独自满心悲伤地离开空荡荡的校园,孤孤单单走过校门口那条熟悉不过的狭长的小巷的情景,或许只有陪伴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半小时后女儿从教学楼里出来了,她挺着肚子抱着一大纸箱垃圾,可能是因为今天毕业的原因,那一箱垃圾格外多。她从我面前走过时随口说:“我去把垃圾扔了。”她的背影被罩进柔和的夕阳里,白色的T恤泛着淡淡的光晕。空阔的背景使她的身影略显单薄。我的心中突然有点泛酸,我不知道她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打扫已不属于她的空空荡荡的教室的。或许她以为明天还会和往常一样上学,或许她想在记忆里全部都储存美好。总之少年的小别离是如此细腻而不留任何缺憾。
正当我内心颇为复杂时,女儿回来了。她轻松地拍拍手后拿出手机说:“妈妈,你看。”女儿给教室最后的留影是干干净净的教室里凳子整齐地扣放在课桌上。“这边的桌子还没有对齐。”女儿挑剔地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女儿所上初中学霸云集,三年内她承受了多少重负她从来没有提起过。如果单从学习成绩来论的话我的女儿不是很优秀,但我却常常感动于面对重压她依然健康阳光地成长,并在挫折中始终保持着最纯真的对所有人和事的宽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女儿给我翻看着所有的照片,我对拍了教室后面黑板的那张照片印象深刻,黑底彩色的大字:“梦想,从这里起飞。”三年来记忆的积淀,三年后离开这里开始新的征程,人生正如这般,在开始与结束中周而复始,每一次新旧接替都带着无法言及的不舍与苦涩的别愁离绪。
只是少年的小别离纯粹、伤感、纯真、美好,不掺杂任何尘俗的杂质,同时还插着梦想的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