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集注》講解-86

作者: 雲十五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09:28 被阅读0次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

    前面講得很細,主要是想讓大家先在這些細的事物裏面體會到之後,再通一下,對章句的意就能體會得深刻一些。我們現在第一章雖然講了一半,但是我們簡單通一下,大家感受一下:“天命之謂性”,天地生人生萬物,各有各的性,人有人性,物有物性,這句話就是說這個道理。“率性之謂道”,無論是人還是萬物,各循各的性就是道。

    首先人應當循人性,與人交結,人循人性的時候也要循物的性,讓物能夠隨其性,循它自己的性。比方說,春天小苗正長的時候,春天不殺孽、不刳胎、不殺夭,這些都是人循物的性,讓物各自循著自己的性生長,你一殺這個物,這個物就不能循著它自己的性生長了。這就是“率性之謂道”,人循人的性,也讓物循物的性,這樣就是道。

    “修道之謂教”,這些道,一般人理解不了,體會不到,我循我的性,萬物就是萬物,我和萬物沒有關係。實際上有關係,是聖人才能體會到,一般人體會不到,所以聖人循著人的性循著物的性來修一條人的規則規範,這就是修道。修了這個道,然後教化老百姓應當怎麼做,這就是教,這就是“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昨天講了,你一個事稍微不慎,不循道,結果就不好。我看著那個嫩苗,看著樹上的嫩葉很好玩,上去掐下來一棵,拿在手裏玩,不在意,你這樣掐一棵,它這個物就不能循其性,而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也沒有循人性,你說道可離嗎?昨天我講父慈子孝,父親稍微不慈,對子女有怨恨或者說有其它的事就影響子的孝,讓你子不孝,也影響父慈。那你說子孝,孝到什麼樣的程度是孝,最高的孝像大舜那樣,我們都盡不到,那就按聖人修的道,努力地去盡道,你一不小心背離道,效果就不好,所以說道不可片刻離開。

    當聽課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當守學校的紀律、打掃衛生等等這一切,無論是小學的功夫還是大學的功夫,這一切都是道,你離開一會兒就不行。聽課應當認真聽,你念一閃,老師講的你就沒有聽見,你說道能須臾離嗎?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道不可離。可是有時候就不知道,就不注意這一點,不知道道在何處,遇到這樣一個事物當怎麼處理啊?不思考就處理了,處理得合道不合道,自己不清楚。

    因為道不可離,人又很容易偏離道,所以說要戒慎乎不睹,恐懼乎不聞。不睹就是不見的,比方說我們在這裏講四書五經,那現在不睹,因為現在天下沒有這樣講的了,沒有這樣學的了。我做這個事,人家前面的人,看看周圍的人不是這樣做的,能見到的這些人和事,人家沒有這樣做,也不知道他做出來的結果怎麼樣,這就是不睹。什麼是不聞啊?書上也沒有記載,古人也沒有這樣做過,我這樣做對不對?可是呢,我們在這裏學四書五經,這樣的學習方法,我是有聞的,兩千年前,儒家教育子弟就是這樣教育的,儒家的學校就是這樣教人的,就是這樣學習的,所以說我們做這個事還是有聞的。那你要是做不聞的呢,你又不知道了,現實又沒人做,即使有人做,你沒有見,就是不睹,書上又沒有記載這個事該怎麼做,這就是不睹不聞。那不睹不聞的這個合不合道,不清楚。我們為什麼不睹不聞呢?有的是那裏有,你看不見,有的是書上有,你沒有學到。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無論對現實的還是對過去事物的不明,我們的心私慾障蔽造成的。因為有私慾障蔽,所以說,聖人已經說過,先儒這樣做過,可是我們在看的時候,沒有體會入心,還是等於未聞。你如果沒有那個德性,就是讀先儒的書,讀聖人的書,也體會不到,這樣依然是未聞。為什麼體會不到?還是我們的德性不夠,德性不夠是我們的心不明造成的。現實中的事也是這個樣,就是因為有私慾的障蔽,有不睹,有不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章句集注》講解-8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ue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