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助力专题哲思简友广场
加缪《鼠疫》读书笔记(七)

加缪《鼠疫》读书笔记(七)

作者: 青衣青衫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18:52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封城之后【2】

这篇文章特别解读该章第一小节“流放”。单独拿出来解读,有这么几重考虑:

第一,从作者加缪角度看。加缪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哲学家。人们往往通过他的小说具体体味和分析他的哲学思想。而《鼠疫》就是这样一部可以具体理解哲学家思想的文学作品。

第二,从小说的主题角度看。《鼠疫》是一部描写加缪荒诞美学思想的作品,那么他是怎样用文学的语言描写荒诞,荒诞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可以说,答案就在这一节。

第三,从该章的结构来看。加缪用九个小节来写作本章,而第一小节统领全章。一方面是对封城之后,城市生活状况的具体表现,同时最重要的,是对荒诞感的描述。可以说,接下来的各部分内容是对第一节的展开和丰富。因此,没有理由不单独拿出来进行拆解。

封城之后的奥兰,像一辆疾驶的火车戛然而止,停在了原地陷入动弹不得的沉寂。奥兰城的人们也进入一种特别的人生体验。


流放感:人们说加缪是荒诞派艺术家哲学家,他正是通过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人情百态来刻画他的荒诞,也是在这一章,加缪具体解释了荒诞的特征—-流放感。


加缪首先描写了封城之后奥兰城。

封城法令之后紧接着又一道法令到来:为了防备瘟疫通过信件传播,所以严禁信件往来。至于电话,政府部门并没有明文禁止,但是在长期占线后也陷入瘫痪。最后,只剩下电报,成了唯一的通信手段,分离后的亲人把所有的情感浓缩成两个字:想你,爱你,我好……而那些在外地想返城回家的人们,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令:你可以自由地来,却不能自由地走。

封城之后的感觉—-流放感。人们因封城而分离,因分离而回忆,因回忆而等待,因等待而崩溃。

封城给人带来的最真切的感受就是被流放,就是流放感。什么是流放感,具体怎么理解。加缪在小说中进行了一下探讨:

奥兰人因封城而分离。流放是一种分离的体验,一种特殊的分离体验。除了对亲人的思念,还有此生再无法相见的恐惧。而鼠疫之下亲人们的分离与此非常相似。比如,奥兰城的居民们与亲人的一次普通分别,几天前还是一次暂别,封城之后这一别就成了遥遥无期,甚至阴阳两隔。而且这种流放感突然变成了全体民众的感情,同恐惧心理一起,成了鼠疫时期流亡生活的主要痛苦。

他们又因分离而回忆。封城之后的人们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只能沉浸在回忆中,整天思念着恍若眼前的亲人。忍受着双重的痛苦:一方面是他们思念亲人的痛苦,一方面是想象中亲人对他们的思念和关怀而不得的痛苦。他们日复一日沉浸在令人沮丧的回忆中,所有跟亲人走过的街道,以及共同生活过的痕迹都成了他们回忆的原因。

他们因回忆而等待。封城之后的分离因为这种令人沮丧的回忆更增加了亲人相逢的期待,胡思乱想着亲人们回家的门铃声,上楼的脚步声。

因等待而崩溃。在无望的等待中,他们的勇气,意志和忍耐力,轰然坍塌,他们觉得掉进了一个可怕的深洞,再也不可能爬上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精神崩溃,却忘了可以躲进将来同家人团聚的欢乐景象中而忘掉鼠疫。

他们感受着所有囚徒和流放者的极痛深悲,仅仅靠一种毫无用处的记忆活着。他们对现实丧失耐心,又敌视过去,放弃未来,活似过着铁窗生活的人。

所以,封城造成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分离,将人们在没有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突然置于特殊的分离境况。从而给我们带来一种流放的印象。荒诞的地方在于,囚徒是被流放在遥远的地方,而疫情之下的奥兰人民却被流放在了自己的家里。

此外,加缪刻意写了另外一种流放。是外地人的流放,加缪称之为深度流放。

如果说以上是封城之内的一种流放。记者朗贝尔对离别的痛苦还要变本加厉,他既远离亲人,又远离自己的家乡,他们是最深度的流放。他们却闭眼不看外部世界,固执地耽于他们的幻像,竭尽全力追寻一片故土的景象,因为,在他们看来,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故乡的位置。

加缪特别写了情人们的流放。

只有一个例外,人的感情超越了对死亡折磨的恐惧。

比如,老凯斯泰尔夫妻感情并不好,疫情让他们突然意识到彼此远离就无法生活;比如曾经轻浮的男人突然珍惜起眼前人来变得忠贞不二。他们以一种强烈的客观态度,审视自己的情感,发现自己的缺点,他们责备自己多么轻率,竟然对情人的时间安排不甚了了。

总之,封城之后,人人都得单独面对苍天,开始一天天混日子。有些同胞甚至干脆屈从于另一种奴役,甘受晴天和雨天的支配,听任变化无常的老天的摆布。他们无论伤心痛苦,还是心存希望,都没来由了。

他们处于极度孤寂的境地,每个人都独守自己的忧虑。他们谁也不指望邻居来相助,因为谁也救不了谁,并且他们发现,对方和她所讲的风马牛不相及。

封城也有好处。

封城之后唯一好处是,人们发现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对抗鼠疫。封城之后唯一幸运的是,流放者的心思完全转向了他们等待的人。这种等待给瘟疫的核心地带带来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分心。

加缪写作《鼠疫》时,并没有切身体验,他是根据资料写作,主要想写的应该是置身人潮汹涌中的一种孤独感,也就是学界公认的加缪式荒诞感,属于哲学家加文学家加缪的个人情怀。至于加缪式荒诞感何解?我们暂且在这里提出来,接下来的章节再看加缪如何用形象一步步深入诠释荒诞。

最后,想谈一点个人体会。从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真的像小说中写的,封城成为现实,整个世界被孤立起来,现代人真正生活在封城现实之后,现实中的生活和感受与小说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比如说,今天的网络,比如说封城的规模,比如说国内封城和国外封城的区别,比如说封城之下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形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用荒谬感来概括封城之后的人生百态确实不够全面,但是,作为作者诠释自己哲学观的一种方式倒无可厚非。【无戒学堂】

相关文章

  • 加缪《鼠疫》读书笔记(七)

    第二章 封城之后【2】 这篇文章特别解读该章第一小节“流放”。单独拿出来解读,有这么几重考虑: 第...

  • 《鼠疫》加缪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字都让人觉得非常贴切,尽管它写的是一场灾难。 真正经历过灾难的人...

  • 加缪《鼠疫》

    鼠疫 (加缪看到的是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绝大部分人能做出简单的善恶判断,但只有少数人愿意在判断下做出实...

  • 加缪 《鼠疫》

    加缪的《鼠疫》文字清冷理智,那种冷凉到心底而刺痛,却又充满勇气与温暖,作者以一位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一场鼠疫对一座...

  • 加缪——鼠疫

    加缪的《鼠疫》: 书中的人们在老鼠大批死亡直到政府宣布“鼠疫”封闭城市时心里状态的变化。 书中提到中国广州鼠疫,我...

  • 加缪📖鼠疫

    在我的待看书架上,一直放着这本书——加缪的《鼠疫》。说来惭愧,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断断续续翻开多少回我也一直未能完整...

  • 又见加缪 ツ

    为什么说又见加缪呢?今天下午又重新开始读了加缪的《鼠疫》。 我手里这本书是收录了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两部作品...

  • 加缪《鼠疫》读书笔记 1

    但是叙述者认为,过分夸大值得称道行为的重要性的话,人们也许在不知不觉中鼓励了人性糟糕的一面。因为人们会认为这类行为...

  • 加缪《鼠疫》读书笔记(十)

    第二章 封城之后【5】 在上一讲,加缪通过格朗和朗贝尔谈到:真正能够驱除流放感的是实际行动,在这...

  • 加缪《鼠疫》读书笔记(十四)

    第五章 解禁 《鼠疫》大结局,我们将继续追随加缪笔迹,穿行于疫情时期的奥兰城,跟着奥兰人民一起经历鼠疫期间的悲欢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缪《鼠疫》读书笔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cc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