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的利用
我们的村庄,坐落在长江北岸的一条小河边上,围绕着蜿蜒曲折的小河,是一个近万亩的圩田,大小几十个村庄的一千多农户,就零星散落地住在小河的外沿。这里,就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
身为圩区人,我们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防汛和抗洪。小河外沿的两百米内,有不少坑坑凹凹的小塘口,那是历年来为加固河堤时,留下的印迹。
每到防汛紧张的时候,哪一段的河堤如遇到险情,地方领导为了救急,会立即组织人员,在小河外沿的附近,取土加固河堤。
到了冬闲时刻,在兴修水利的时候,加固河堤就成了圩区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加固河堤的同时,这些大大小小裸露在小河外沿废弃的塘口,既闲置在那里浪费了土地,污染了环境,又是河堤安全的隐患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县城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建设的渣土无处可放,如何把这些渣土安放好,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退休后的老何,有时也到建筑工地上打点零工。看到一车车的渣土从工地上拉出去,老何心想,我们的村庄离县城不远,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如果把这些渣土填埋到废弃的塘口里,上面再覆盖一层新土,这样既加固了河堤,又解决了渣土的存放,增加了土地的使用面积,一举三得的事啊!
老何把自己的想法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有关部门立即采纳了这项建议,但他们同时也担心把这些渣土填埋在村庄的附近,会引起村民的不满。
老何说先从我家门前的塘口填起吧,只要把上面的一层用新土覆盖好,估计村民们看到以后,是不会有意见的。
老何家门前的塘口被填埋以后,门前忽然变得开阔了起来。因为多出来的这块地,在如何使用的问题上,村民们相互之间却闹起了不愉快。
有些村民认为,多出来的地是集体的,不占白不占,就赶紧从家里拿来桩和绳子,打桩圈地。打桩圈地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在那上面种点蔬菜!
因为现在农村的土地都被流转承包了,只剩下房前屋后的一点点空地了,很多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有一块地摆弄了,多少可以打发些时间。
但那块地只给少数村民给抢占了,多数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地就没有了。抢到地的人,心里喜滋滋的。抢不到地的人,心里就不舒服了。心想老何毕竟是当过村干部的人,有什么好事政府首先会想到他,就是填个塘口,也要先从他家门口填。于是,他们就到老何的家里责问他,说老何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公平。
老何无奈地笑了笑说,用渣土填塘口,并不是非要指定填在哪个地方。我觉得用渣土把河堤外沿的塘口填平了,是一件多方得利的好事,所以我就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被他们采纳了。他们就先在我家门前的塘口先做个试点,如果好,以后这些废弃的塘口,早晚都要被填上的。
在我家的门前填好这一块地,我们并没有圈地种菜。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村里多出来的地,是全村共有的。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好,以后填埋的废弃塘口会越来越多,村里会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安排,绝对不会是谁抢到就是谁的。
在以后的新农村建设中,这些在村中间多出来的地,可以建广场供村民们休闲娱乐,建停车场供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停车泊车。目前没有利用起来,大伙在上面种点蔬菜,调剂改善一下伙食,也是一件好事嘛!村外面多出来的地,也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属于村民共同所有。
老何这样一说,村民们心服口服,当过村干部的人,思想境界就是不一样嘛。
昔日令人头疼的渣土,经过这么一合理利用,也就变废为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