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学习

作者: 他乡老王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8:07 被阅读173次

    “向世界学习”是前段时间上海进博会,《人民日报》提出的。国家、企业如此,个人更应如此。

    既然学习,就要敞开心扉,先空杯归零。“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新”,只有时刻清零,保持“起点”,和“归零”的心态,才有可能开始谦虚的学习,自己的杯里才能盛下收获的喜悦。

    对于每一段将要发生的故事而言,纠结于过去,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未来都需要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成功来佐证。学习的目的,不正是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看未来,而不是用所学的知识去总结过去。

    曾经和几位参加EMBA学习的商界大佬聊天。成功的企业家往往觉得,学完了课程之后才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不懂,也许这才是真正学到了。也有些另有所图的企业家,完成了课程后,大肆评价老师,发现原来老师讲得自己都经历过,而且讲得都没啥用,还是自己最厉害。这不仅是没有归零的心态,连学习的心态也没有了。如果我们学的知识都是只为了证明过去的话,这个知识确实没用。要知道,心态归零不仅仅是一种训练,也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很多朋友每天都在喝着各种“心灵鸡汤”,最后来还是“营养不良”。借用朋友文章中的一句糙话:“《百家讲坛》一期不落,你也还那屌样。”

    开放的心态,要求我们一定要打开自己,真正彻底的“打开”。“打开”这个词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是自己主动的由内而外的推开,而不是来自于第三方的拉开。只有自己主动的打开了,才能包容,接纳,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变化。包容变化,接纳调整,学习未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浴火的过程是痛苦的,只有包容自己,接纳自己才可以在遇到挑战和冲击的时候,不至于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抵触。包容变化,接纳所有,也因此可以成长。

    向世界学习,是要我们继续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还是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19世纪末期美国的教育,就曾走过一段弯路。在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科普作家:希利尔长到八九岁的时候,对他来说,1492年是世界历史的开始(因为那一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他觉得这一年以前的任何事件或任务,在脑海里都会把他们放到神话故事那一格。成年后的他开创了卡尔弗特教育体系,他曾指出:“对一个美国孩子只讲美国历史,就像只对德克萨斯州的孩子讲德州历史一样狭隘。通常人们认为,这种历史教育是爱国主义行为,但这样做其实只能培养出小心眼和自大狂。因为这种自大建立在对其他民族和时代完全无知的基础上,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毫无理由、偏执的唯我主义。”

    前段时间去美术馆看到两幅图画,分别是东西方对于“海浪”的两种表现形式。

    《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木版画,于1832年出版 法国画家Gustave Courbet创作于1869-1870年的“海浪系列”

    本想和小朋友讨论讨论东西方的绘画技法,没想到小朋友异常平静地说:“没啥,和我打游戏一样,东方画是第三人称,西方画是第一人称。”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学习各种文化和知识。毕竟我们在求证“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时,多半不会去在意科学家的信仰;欣赏莫扎特的交响乐时,不会在意他与臭名昭著的希特勒是否是老乡。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o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