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消寒

作者: Athlon_BE | 来源:发表于2015-12-22 19:00 被阅读1034次

1222日,冬至。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对于北半球来说,冬至这一天是“阴极而阳始”的日子:黑夜最长而白昼最短,所谓阴极;从冬至开始,白昼渐渐增长,所谓阳始。

漫长的黑夜,寒冷的季节,对于古人来说,无论是在生理体验还是心理感受上,这一天都是一年之中独一无二的时刻。在现代人工照明出现之前,日照的多寡必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黑暗的恐惧和对春天的向往使得人们在这一天创造了许多宗教活动和节日。

在基督教出现之前,西方原本也是庆祝冬至节的,其中最有名的是古罗马的农神节(Saturnalia)。农神节是一个古老的异教节日,以纪念古罗马的守护神土星,罗马人在12月17日到24日这一周以狂欢和享乐的形式庆祝这个节日。公元一世纪的诗人Gaius Valerius Catullus曾经说,农神节是“最美好的时光”。

在基督教兴起之后,教会把耶稣的诞辰定在了12月25日,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农神节这个异教徒的节日被慢慢转移到了25日,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这个节日和其它传统节日(如圣尼古拉节)逐步融合,最终形成了现代圣诞节的雏形。

就这样,冬至这个节日逐渐淡出了西方人的传统。但在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冬至大过年”,不管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冬至仍然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历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中国人的餐桌之上。

不过,知道冬至要吃饺子或汤圆的年轻人不少,知道九九消寒的人还真就不多了。

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数,三数共二十七天后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即常说的“三九天”,差不多正好是大寒的节气;九数共八十一天后已经是惊蛰之后,春天已然来到,又称“九九艳阳天”。人们在这段寒冷的日子里用数九的方式送走寒冷,迎接春天的到来,因此也把数九叫做九九消寒。九九消寒的具体玩法,除了传唱大家耳熟能详的“九九歌”以外,还有一项有趣的活动那就是填画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起源于北方,可能始于元代,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咏》写道:“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臙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可见九九消寒图的雏形乃一闺中小游戏,漂亮姑娘每天早上梳妆后顺手用胭脂涂红一片白梅花瓣,等到八十一天后满枝的梅花俨然杏花一般艳丽,天气也就回暖了。

画梅花消寒,在明代刘侗和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图片来自凤凰网。

到了明朝后期,宫廷中渐渐出现了图文混排的消寒图。万历年间的宦官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才是冬’起,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皆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知如何相传耳。久遵而不改。近年多易以新式诗句之图二三种,传尚未广。”

纯文字版的消寒图,或者真正的“写九”,则开始于清代。清末的徐珂 在《清稗类钞》中写道:“ 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於其端。南书房翰林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夏仁虎也写有《消寒图》一诗:“亭前垂柳待春风,珍重亲涂一画红。九九图成春已至,宸居真可亮天工。”

清宣宗即道光皇帝,他写了九个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的繁体都是九笔,以双钩描红的形式写出来,冬至后每天填写一笔,等九个字全描画完,春天也就到了。除了这御制的九字,民间也流传着其它组合,比如“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等,每种组合都是九个字,每个字九笔,组成的这句话多少带有盼春、迎春的意味。

除了填画一笔以外,每天的天气变化也可以用不同色彩来表达。清末完颜佐贤所著《康乾遗俗轶事饰物考》中记载:“晴涂红色、阴蓝色、雨涂绿色、风涂黄色、雪可不涂,或添铅粉。九九完成,已是冬去春来,每格笔画颜色不同,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晴天红日,阴天蓝调,雨润绿树,风带黄沙,雪自然是白的或者铅白。

今年暖冬,或是不会留白了?

古人填画九九消寒图,源于冬日里宫中生活的无趣,一笔一划消磨日子只待春天的来临。近代人填画九九消寒图,除了传承传统应个景儿外,孩子们还可以认字描红,学会观察记录天气。而在我看来,对现代人来说九九消寒图的最大用处莫过于治疗拖延症了。

对于拖延症来说,九九消寒图的作用倒不是用来数日子。因为哪怕离deadline只有半天,拖延症患者仍然可以找到各种“合理的”理由来暗示和原谅自己。比如:正准备开始写论文,群里有朋友问询超市的开门时间,“朋友的事情当然比自己的事情更重要”,于是以极高的效率查好超市开门时间发到群里,然后满足地去喝杯咖啡,让自己长时间沉浸在助人为乐的喜悦之中。论文?咱还有时间嘛!

九九消寒图的本质是“化整为零”,化整为零也是治疗拖延症的方法之一,即将整个任务分割为若干个子任务,在计划的时间内将其逐个完成。一开始可以从最简单的子任务入手,预留相对较多的时间,比如在半天内完成论文中的一个表格。也许你觉得一个表格根本用不了半天,但“按计划”这三个字非常关键,鼓励和督促自己完成它,然后在check list上骄傲地划掉这个子任务,你的内心中多少会生出些成就感。

别小看这一点的成就感,它毕竟是你第一次“按计划”完成任务,是摆脱拖延症困扰的良好开端。随着一个个子任务被完成,成就感慢慢累积起来,你的情绪将逐渐进入一个正反馈——按计划完成任务,内心愉悦,不再畏惧下一个任务……

九九消寒图,即可以充当这个check list。将整个任务分为八十一份,按deadline给每份子任务计划一定的时间,按期完成子任务后便在消寒图上填画一笔,当九个字都填满,你的任务也就按期完成了。九九消寒图,一笔一笔消去的是你的惰性,迎来的是你强大行动力的春天。

朋友们行动起来,论文一节一节地写,简历一家一家地投。冬至一阳生,昼渐长而夜渐短,转机已然在眼前。

文/Athlon_BE

2015.12.22 初稿
2018.4.6 二稿
2018.12.20 三稿  

相关文章

  • 九九消寒

    周末喜欢窝在床上看书,今天看的是:《帝京景物略》。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

  • 九九消寒

    12月22日,冬至。 对于北半球来说,冬至这一天是“阴极而阳始”的日子:黑夜最长而白昼最短,所谓阴极;从冬至开始,...

  • 九九消寒

    明天冬至。从这一日起,开始了数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就春暖花开了。 为了记录这九个九,特画了“九九消寒图”,每...

  • 九九消寒

    早上看见这个九九消寒图,觉得真好。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一字九笔,一日一笔,九九八十一日,正好九数完,...

  • 九九消寒

    12月22日昨天是冬至节气,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

  • 九九尽,春已归

    01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

  • 消寒图的文化价值

    “九九消寒图”的文化价值 “九九消寒图”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是我国文化传承的手段和途径。 “九九消寒图...

  • 跟岗学习第四天日志

    赞九九消寒 延星 新鲜小学九九消寒, 传承文化自主创新。 师生置身雅致校园, 冬去春来静待花开。

  • 九九消寒图

    今日惊蛰,在群里看到群友发的一张禅绕数九图,从一九到九九,共九个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天写一笔直到九九八十一...

  • 【九九消寒诗】

    【九九消寒吟】 (一九) 关河萧索冷横行,老树寒鸦忍雪零。 绝迹秋黄无觅处,唯还春暖地葱青。 (二九) 风萧野岭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九消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tv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