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夫妻关系而言,出轨是背离了婚姻的宗旨和目标的,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社会这种事件屡见不鲜,最后大部分以打闹和离婚收场,尤其是这类现象好像都是男人出轨居多,那么男人为什么更容易出轨呢?
因为“男人总是管不住下半身”,或者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我们常常会这么表达对男性出轨的理解,不过这其实也间接触到了问题的核心,因为男性日常的性冲动确实远远大于女性,这种频繁的性冲动对于男性而言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搅扰,驱动着男性经常性地想去“解决”,而这就是出轨问题的所在了。但是为什么男人有老婆了,还不能"解决"出轨的问题呢,因为这里头涉及一个心理学上的效应——“库奇利效应”。
库奇利效应
库奇利效应,也就是“柯立芝效应”的译名。引用百度百科的描述如下:
大多数哺乳动物在交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边,也不再有性行为。这个阶段称为性不应期。其长短,因动物的种类和周围环境而异,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小时或几天。但是,如果在雄性动物交媾之后,重新给它一个新的雌性发情对象,它的不应期会大大缩短,甚至立即又出现交媾行为。
身为哺乳动物的人类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性交的频率会随着亲密关系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对妻子的性欲减退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适应,有其生物学上的意义,尽管它造成了男性用情不专。
男性的短期择偶机制
虽然库奇利效应解释了男性的性冲动为什么不会固着在一个配偶上,但是并没有解释这个频繁的性冲动产生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恰是男性出轨的核心驱力,一种源自本能的生理性驱力。
根据进化心理学对人类择偶的研究,为了解决繁殖收益的问题,男女都进化出了一套短期择偶的心理机制。男性通过和大量的女性发生性关系并使之怀孕,可以直接增加后代的数量,这种收益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为了解决性接近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男性产生想和很多女性发生性关系的欲望,男性需要一种动机适应器,这个时候性冲动便进化出来了,它促使着男性去追求各种女性,以达到繁殖收益的最大化。
但是为了获得和各种性伴侣的接近,在性交之前就需要减少时间损耗,这样才能与更多的女性进行交配,较大的时间投入会消耗男性的择偶努力,妨碍解决女性数量和类型多样化的问题,因此你会发现男性在短期择偶时,会尽可能的避免承诺。
总结
不过尽管采集狩猎时代塑造的心理机制和本能决定了男性择偶的驱力,但是我们也不必显得悲观,因为这个过程中也诞生出了理性的基因,加上人类数千年时间构建的文明大厦,这里面有着道德秩序、伦理准则和法律对婚姻的保护,而且遵循和热爱婚姻关系的男性还是非常多的,毕竟这也符合男性的长期择偶策略,整体都是相辅相成的。
为什么男性更容易出轨?简而言之,是进化出来的心理本能机制所致,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它的目的为了繁殖收益的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