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姐今年回本部,我们两个班相邻,可以再在一起毫无顾忌地说话。
颖姐八年没回来,先是交流了三年,然后我们学校办分校,她又在分校待了五年。
军训期间,我们俩班距离最近,我们就在旁边的乒乓球台边办公边看学生。
颖姐讲学英语的方法,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记单词的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颖姐教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而学会学习;
颖姐并不直接讲规矩约束孩子们,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分析思考,自己选择有利于成长的方式;
颖姐说,模式一样的教育压抑了孩子们的个性,让孩子们失去了创造力;
颖姐不喜欢给孩子们硬性规定,总会给他们一个选择区间,毕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颖姐爱读书爱学习爱思考,讲方法会共情善沟通,读书读得透彻,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今天,读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对照自己反思:我们做教育工作,什么是成功?
第一个层次的成功——业绩的成功。
每个学校都会向老师要成绩,哪怕明文规定不许给学生排名,但是没有规定“不允许给老师排名”。所以,要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是好老师,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他的教学成绩。
第二个层次的成功是什么呢?是真正的育人的成功。不满足于取得好的业绩,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得到真正的发展。
其实,能做到第一个层次的成功就很不容易了,但是,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此。一时的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育人成功与否,不能看眼前,而应该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教育成功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第三个层次,就是思想的成功。
每位教师都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前提是既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也不要以追求高层次成功为借口,逃避第一个层次的成功,甚至为自己责任心不强、能力不够辩护。事实上,只要用心,教师可以同时把业绩和育人两个层次都做得很好。
“最悲哀的就是,第一层次还没有得到领导的彻底认可,又有了一点第二层次的意识。”东莞老牛老师的话正好说中了我现在的状况。
怎么办?只能在自己的课堂深挖,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不停读书,不停学习。学,学的是理论知识;习,习的是实践操作。“学”“习”结合,才能有所长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