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中午,我做的红烧黄花鱼,儿子夹起一块鱼籽,边嚼边说“妈,你小时候,是说不让吃鱼籽吗?”,我一听乐了,“嗯,大人说吃鱼籽不识数,我小时候不敢吃,怕自己变笨了”。
现在想想,老人编出这个谎言唬小孩,阻止小孩的馋嘴,不单纯是因为那时物质条件差他们自己想吃,也是有点道理的。鱼籽营养丰富可是不好消化,小孩儿肠胃弱,还是少吃为好。
“还有呢,吃猪蹄脚歪,吃猪尾巴后惊”,我给儿子讲起小时候的事: 六七岁时,我在农村的奶奶家住过一段时间。过完年,肉吃的差不多了,最后只剩下猪蹄和猪尾巴。奶奶把这些炖好端上桌来,当时满屋飘香。我小时候就像只小老虎,特别爱吃肉。看着这么香的东西,心想我要吃个够。可是,一夹猪蹄,奶奶说,“小孩不能吃,吃完脚歪,走路会崴脚”。要吃猪尾巴,又说,“不能吃,走夜路时会后惊,总像有人跟着,害怕”。
怎么哪个都不让吃?我委屈地瞅着爷爷向他求援。爷爷平时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爷爷笑眯眯地,把猪蹄夹到自己碗里,说“小孩不能啃猪蹄,”怎么爷爷也不给?我噘着小嘴,委屈得马上就要哭了。这时,爷爷把猪蹄剃掉小碎骨,把一块块的肉夹到我碗里……猪蹄软糯香,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忙乎吃猪蹄,竟然忘记了吃猪尾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走路一崴脚,我就会想是不是我小时候吃了猪蹄的缘故。
后来我琢磨: 猪蹄、猪尾巴的小碎骨头那么多,不让小孩儿吃,一定是担心他们喉咙被卡住,所以大人就编出这么个善意的谎言来,而且口口相传,流传好几辈人。
“好像,还有别的?”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儿子说“还有,吃盐吃多了,会变成燕别虎”“哈哈,对对,还有这个”,他爸爸不言语,在旁边笑呵呵地听,今天还不错,没有说吃饭少说话。燕别虎,就是蝙蝠,传说,老鼠吃盐吃多了,就变成了燕别虎,这是民间古老的童话。所以老人告诫孩子不能吃咸了,否则就会变成燕别虎,这和今天低盐饮食的理念是一致的。
小时候,东北农村住的是大炕,我睡在爷爷奶奶中间。睡觉前,爷爷经常给我讲故事,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是《倒穿鞋的是佛》,一个是《铡美案》。爷爷的故事特别有趣,我总是听不够。“爷爷再给我讲一个吧”,我闹着不睡觉,这时奶奶会吓唬我“别说话了,看大麻猴把你背走,他就在窗户外面藏着,专吃小孩儿”,这时,我就会乖乖地闭上眼睛睡觉了。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这“大马猴”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隋朝时一位将军,叫麻叔谋。此人凶恶好杀,专爱吃小孩儿肉。凭着自己位高的身份,强行夺走百姓的小孩儿。此人南下修运河时,老百姓都把自己的孩子藏起来。后来他死于反王之手,尸体被人们鞭打脚踢,骂为“麻猴子”。此后的民间,为了让小孩早睡觉、不外出,就吓唬说“外面有大马猴,专门吃小孩!”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爷爷奶奶那些善意的谎言,现在想起来是那么的珍贵、可亲。这善意的谎言浸润着的浓浓亲情和爱,让我在这美好的情感中拥有了快乐的童年……
201907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