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十数载,昔日牡丹之景,已如烟雾般飘渺难寻。然近年间,屡屡提及洛阳之行,欲再睹牡丹之芳容,却总是未能如愿。今朝得同窗之邀,共赴洛阳,终得偿所愿。
一路疾驰,风驰电掣之间,已近正午时分。洛阳国家牡丹园外,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与洛阳同窗取得联系,得知他亦从故土赶来。匆匆用过午膳,手持同窗所购之付款码,我们顺利入园。
园中牡丹,竞相绽放,国色天香,令人叹为观止。花开时节,满城皆动,诚不我欺。各色牡丹,遍布园中,以片区划分,粉色者居多,层层叠叠,向阳而生,宛如亭亭玉立之大家闺秀。观之,令人想起盛唐之风韵,丰满大气,典雅高贵,尽显大国之气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7865/3d54a19149efb928.jpg)
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我们穿梭其中,徜徉于花海之中。人间四月,春光正好,微风拂面,花香四溢。淡淡的花香,若有若无,萦绕心间,令人陶醉。
牡丹之盘,硕大无比,比寻常之花大出数倍。花瓣层层叠叠,一圈圈向外扩展,大气磅礴,气度非凡。一见之下,心生欢喜,恍若恋人之初见。同伴们围绕牡丹,摆出各种姿态,将此刻之美,定格于瞬间,成为永恒之回忆。
牡丹之色,艳丽热烈,或红或白,或紫或黑,或粉或绿,皆倾其所有,浓重热烈,精彩绝伦,把最精彩的颜容展现在四月的春风里,奉献给观花的人儿,虽是昙花一现,却是至真至纯,让人时时处处感受着生命的热烈与纯粹。同伴们一路兴趣盎然,一路追寻牡丹之王,终在一株硕大的白色牡丹花下留下倩影,弥足珍贵。
牡丹之叶,亦有其独特之处。叶片呈五角形,大角护立两旁,小角立于中央,参差错落,盘根错节。叶片翠绿欲滴,充满生机与活力。它们昂扬向上,沐浴阳光,吮吸雨露,将精华与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花瓣。它们是牡丹的默默奉献者,虽不显眼,却不可或缺。
曾见一画者绘牡丹,片片叶儿挺立如不屈之斗士,呐喊着、踊跃着,向上再向上。那种勃勃生机与积极蓬勃之态,令观者欢呼雀跃,敬仰不已。此种力量与精神,亦传递至朵朵花儿之上,使它们美得不可方物,魅力四溢。
关于牡丹,还有一则传说。昔日武则天欲游上苑,宣诏百花连夜绽放。唯牡丹抗命不遵,武则天怒而焚之,并将其贬至洛阳。然焦木之中,竟开出艳丽之花,众花仙惊叹不已,尊其为百花之首。此即为焦骨牡丹之由来,亦即今日之洛阳红。
传说虽美,然牡丹之真实美丽与风骨更令人敬仰。百花之首之名,实至名归。万人瞩目之下,牡丹成为国人心中之首选,其美丽与风骨,将永载史册。
晚上,同窗热情招待,气氛热烈,温暖胜春。安排入住宾馆,虽处乡村,却是干净整洁,宾至如归。
同学开建工厂,多少年来经历了白手起家、历经劫难、开疆拓土的过程,现在已是三市三厂的大老板了。此次前来,以观牡丹之名,实为一叙同窗之谊。
历经寒霜雨雪,一株硕大艳丽的牡丹花在春风中怒放。半夜醒来,有雨滴落窗棂,方知是梦,是为记。
网友评论